我只是想寫。
寫一些觀影後的思索,
寫一些我認為該被關注的議題,
寫一些我與主流看法不同的觀點,
寫一些關於生與死之間的事,
還有那些你我都有,卻遲遲過不去的心結。
但說真的,我很忙。
我超級佩服那些能定期更新、開訂閱寫作的人。
我沒想過,也絕對不會承諾自己
「一個月要產出幾篇文章」——
這種壓力我真的扛不起。
話雖如此,我也從沒把寫作當作娛樂。
生活已夠忙碌,
我幾乎是用盡了所有的閒暇時間在寫。
當我放棄娛樂、只想專心寫出一篇更好的文章,
卻被AI檢測判定「大多數內容是AI撰寫」,
只因為我用了比較完整的結構與用詞?
老實說,那一開始我真的超不爽。
但現在——
我們已經握手言和了。
我不怪它。甚至可以說,我現在超愛它。
有了AI的協助,
我終於能利用那為數不多的空檔,
專注在「想說的話」本身。
不用再把時間耗在潤稿、修辭、調結構、調段落上(真的超花時間)。
或許是我寫作的功力還不夠,
別人可能信手拈來就完成了,
但對我來說,AI讓一切更有效率。
我依然會自己寫,特別是那些讓我有深刻感受的主題。
但說實話——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光是前兩段我就超滿意,
結果中場休息時拿去AI檢測,
那個結果讓我差點吐血。
從那之後,我就不再執著了。
現在我都靠AI潤稿、調整。
至於所謂「人工比例」是否被冤枉,無所謂了。
只要我想表達的觀點,有被清楚傳達出來就好。
不過,我不會使用完全由AI生成的文章,
因為AI永遠無法準確知道——
我想說的是什麼、我想怎麼說。
我最在乎的是:
那些我認為需要被關注的事,
那些我想傳遞的觀點,
有沒有被文字清楚地傳達出來?
有沒有可能因此幫助到某個正在卡關的人?
或是,讓某個人開始關注一個從沒想過的社會議題?
其餘的,我不在乎。
只要我還有想法,我就會繼續寫。
最後,我講這些,是出於體諒。
如果你無法接受這樣的寫作方式,
我也絕對尊重你的選擇。
出門右轉,祝你一切順心。
這就是我,簡短的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