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下,中小企業的選擇題:撐過,或轉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當經濟「好轉」,真的就比較容易了嗎?

我去年輔導的一間品牌工作室,在疫情期間反而逆勢成長,卻在經濟復甦之後,開始感到不安。

他們跟我說:「好像什麼都在變得更好,但也更不確定了。」

我聽見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浮出一個感覺:我們其實早就習慣了「逆境求生」的節奏,反而在「可以鬆口氣」的時候,感覺更像是要做一個轉彎前的抉擇。

這不是只有他們的故事。這是許多中小企業、個人品牌、微型創業者,正在一起走進的現場——經濟慢慢回來了,但回來的,不是我們原本熟悉的那一種市場邏輯。

而是另一種混合了機會、壓力、加速與重構的新賽局。


O|Observe|復甦之下,未必是穩定的地面

去年2024初,從南非到台灣,從東南亞到歐美,都傳來「經濟回升」的訊號。報告裡數字向上,但我觀察到的現場,卻像一個剛從地震中回穩的城市。

人們開始出門,但不敢花太多;


企業重新招聘,但不敢簽太長的合約; 投資有了意願,但更看重彈性與數據。


這不是「恢復常態」,而是一種「邊走邊試」的模式。

中小企業面臨的是一個兩面壓力:一邊是「你要快點回到市場」,另一邊是「但現在的市場規則已經變了」。

而這個變動之下,最大的危險不是選錯策略,而是——還用舊的眼光看待現在。


Q|Question|你真的準備好迎接「復甦」了嗎?

我想問的不是一個市場預測問題,而是一個品牌存續的核心問題:

如果接下來的經濟,是「彈性更大,但變動更快」的型態, 你用什麼來面對這樣的節奏?

這不是你準備了多少工具,而是你有沒有一個「內在節奏」能對應外在的不確定。

就像是打鼓的人,要先聽得見自己心裡的節拍,才不會在節奏忽快忽慢的曲子裡亂掉。

很多企業現在急著數位轉型、升級AI、導入流程,這些當然重要。但如果背後的「策略節奏」還是舊的,那只是把焦慮換一種形式跑出來而已。


D|Deconstruct|復甦之後的經濟節奏,其實像一首「即興演奏曲」

我曾經把現代市場比喻為一場爵士演奏——沒有固定樂譜,只有主題動機。

而現在的復甦期,就像是每個音樂人重新拿起樂器之後,試著即興協奏。

但如果你還用交響樂團的思維(全部對齊、流程一致、指揮統一),就會發現完全跟不上。

這時候,中小企業需要的是:

  1. 更靈活的資源運用方式:不是拼裝現成工具,而是要能根據情境快速重組資源。
  2. 即時數據的應變能力:AI可以成為你的即時參謀,而不只是報表生成器。
  3. 心態上的轉換:從「穩定規劃」轉向「彈性決策」,從「預測未來」轉向「即時校準」。

說到底,這不是一場比誰有錢、誰大、誰工具多的戰爭。

是比誰能在這種變奏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拍。


R|Reframe|不是等風來,而是練習在風裡找到自己的步伐

如果用O-Q-D-R-E的語言重構現在的企業策略,我會說:

你不能只做「回到以前的樣子」的努力。

而是要練習——如何用現在這樣的資源,走出一條「新的存在方式」。

這條路,可能不是「擴張」路線,而是「深化」;


不是「急著上市」的路線,而是「準備迎接長期波動」的策略。


當你不再試圖「找一條能讓我一路直衝的直線」,而是開始設計「能陪我一起轉彎的組織系統」時,你就開始真正回應了這個時代的節奏。


E|Express|你要準備的,不是萬全,而是內在的彈性

寫到這裡,我想給你一個小提問:

如果你只能準備三樣東西,去迎接這場新的「經濟復甦」,你會選哪三樣?

我的答案是:

  1. 一套可以快速整合變化的內部工作流程(而不是流程本身)
  2. 一個願意一起面對不確定的團隊默契(而不是完美分工)
  3. 一種在每一次市場訊號中,練習轉譯成行動的小節奏(而不是一張五年計畫)

我們不需要急著跑贏這個時代,

但我們需要練習——用自己的節奏,回應這個流動的世界。

這,就是中小企業真正的競爭力所在。

raw-image



📎 留給你的練習提問

  • 如果你要為自己目前的經營狀態,重新設計一套「能應對波動」的內部節奏,它會長什麼樣子?
  • 你正在經營的團隊,是否能在變動時保持彈性而不散掉?
  • 你有哪些資源,是可以重組、再利用的?有哪些是該放手的?

歡迎留言分享——

我在這裡,會一起陪你把這場變奏曲,練成屬於你的節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8會員
52內容數
黃暉展,愛發科技BD經營者、個人與企業品牌顧問。 運用自創的O-Q-D-R-E模型,結合市場趨勢與個人價值,協助個人及中小企業從混沌中提煉清晰,實現可執行、可成長的行動藍圖。 相信清醒而溫柔地前行,讓每一個選擇不放棄的人,都能在現實中練習成為自己的光。
2025/05/11
這幾年,我經常遇到一個場景: 創業者告訴我,「我現在需要找個顧問,幫我拉資源、拓通路。」 下一次見面,他說,「我最近找了個做商開的,請他幫我設計營運策略。」 我微笑點頭,心裡卻浮現一個提醒: 「你可能,把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混成了一種。」 這不怪誰。這是這個時代「角色模糊」的必然副作用。 顧問
Thumbnail
2025/05/11
這幾年,我經常遇到一個場景: 創業者告訴我,「我現在需要找個顧問,幫我拉資源、拓通路。」 下一次見面,他說,「我最近找了個做商開的,請他幫我設計營運策略。」 我微笑點頭,心裡卻浮現一個提醒: 「你可能,把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混成了一種。」 這不怪誰。這是這個時代「角色模糊」的必然副作用。 顧問
Thumbnail
2025/05/10
—從說故事,到活出故事的練習 【前言|一場安靜卻深遠的品牌革命】 那天,我在一家熟悉的獨立書店轉角,看見一個品牌的紙袋,靜靜躺在沙發邊。沒有大大的 LOGO,沒有強烈的廣告語,卻讓我停下腳步,忍不住想靠近。那是一種說不出口的感覺——彷彿那個品牌,不是在向我推銷什麼,而是在默默地對我說:「我懂你。
Thumbnail
2025/05/10
—從說故事,到活出故事的練習 【前言|一場安靜卻深遠的品牌革命】 那天,我在一家熟悉的獨立書店轉角,看見一個品牌的紙袋,靜靜躺在沙發邊。沒有大大的 LOGO,沒有強烈的廣告語,卻讓我停下腳步,忍不住想靠近。那是一種說不出口的感覺——彷彿那個品牌,不是在向我推銷什麼,而是在默默地對我說:「我懂你。
Thumbnail
2025/05/02
設定目標容易,但要讓目標真正驅動團隊行動,則需要重新思考目標的設計方式。本文透過觀察、提問、解構、重構、呈現五個步驟,引導讀者設定真正能激發內在動機、凝聚團隊能量的目標,並提供一個簡單的目標轉向練習,協助個人或團隊設定更有效的OKR。
Thumbnail
2025/05/02
設定目標容易,但要讓目標真正驅動團隊行動,則需要重新思考目標的設計方式。本文透過觀察、提問、解構、重構、呈現五個步驟,引導讀者設定真正能激發內在動機、凝聚團隊能量的目標,並提供一個簡單的目標轉向練習,協助個人或團隊設定更有效的OK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經濟格局正悄然改變,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2024年,這個轉折之年,對香港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中,還是在區域發展競賽中,香港都需要敏銳地調整策略,以維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樞紐及創新城市的地位。 本篇部落格將從多個角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經濟格局正悄然改變,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重要經濟體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2024年,這個轉折之年,對香港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中,還是在區域發展競賽中,香港都需要敏銳地調整策略,以維持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樞紐及創新城市的地位。 本篇部落格將從多個角
Thumbnail
而家樓巿個問題變左:你估係公屋富戶多,定係新樓供應多?
Thumbnail
而家樓巿個問題變左:你估係公屋富戶多,定係新樓供應多?
Thumbnail
中租經營之放貸業務屬合約制, 業務量穩定, 營收可預測性很高, 一直很穩定成長。 近年獲利下滑, 本益比到11.1, 以本益比河流圖, 來到便宜區間。 歷來只有中國大陸在經濟不佳的時刻, 中租才會來到便宜區間。
Thumbnail
中租經營之放貸業務屬合約制, 業務量穩定, 營收可預測性很高, 一直很穩定成長。 近年獲利下滑, 本益比到11.1, 以本益比河流圖, 來到便宜區間。 歷來只有中國大陸在經濟不佳的時刻, 中租才會來到便宜區間。
Thumbnail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外資一說陸港股有短期反彈機會,馬上自由落體,走自己的路,崩盤的路。
Thumbnail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外資一說陸港股有短期反彈機會,馬上自由落體,走自己的路,崩盤的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