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顧問 vs 商業開發:不是誰重要,而是你現在需要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幾年,我經常遇到一個場景:

創業者告訴我,「我現在需要找個顧問,幫我拉資源、拓通路。」 下一次見面,他說,「我最近找了個做商開的,請他幫我設計營運策略。」 我微笑點頭,心裡卻浮現一個提醒: 「你可能,把兩種完全不同的角色,混成了一種。」

這不怪誰。這是這個時代「角色模糊」的必然副作用。

顧問被期待像開發,開發被要求像顧問。就像導演被問:「你可以順便當演員嗎?」 而商業系統的誤用,其實常常不是知識不足,而是節奏不對、順序混亂。

這篇文章想陪你梳理這兩種角色的差異與關係。

也許你會發現: 問題不是「你找錯人」,而是「你還沒搞清楚,自己在哪一段旅程裡」。


|寫給在成長邊界上徘徊的品牌經營者|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時刻:

剛推出新產品,心裡覺得不錯,但賣得不如預期;

開了一場講座,現場反應熱烈,卻轉單率不高; 團隊很努力,但每次討論完都像繞了一圈,沒真的往前。

你開始想,是不是該找個顧問?還是該衝刺業務開發?

但一不小心,就落入一種「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的自責深淵。

我想跟你說的不是要告訴你哪一個角色比較厲害,

而是希望讓你——作為正在現場經營的你—— 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當下在哪個階段、面對什麼問題、真正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這,是你在混亂中為自己點一盞燈的開始。


O|Observe(觀察):我們卡住的,往往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我曾經陪伴一位品牌創業者,她的產品質感、內容力、行銷包裝都不錯,但業績就是不上來。

她不斷加碼廣告、找更多通路,也參加很多行銷課程,卻越做越焦慮。

直到有天她跟我說:「我覺得我不是缺方法,我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問題在哪。」

我們一起把這一年來的決策流程、團隊狀態、品牌傳遞方式一一攤開,她才發現:

她一直把「商業開發」的能量用在解「品牌定位模糊」的問題,

就像拿水桶去裝水,卻忽略了水管本身破了個洞。


好比說當時這一位品牌主理人電話打來焦急地問我:


「你可不可以幫我把這三個月的銷售拉起來?我們有些代理開發的名單,可能也要你一起幫忙開會提案…」 我聽完沉默了一下,反問他:「你覺得我是一位什麼樣的角色?」 他答:「就是你們這種策略型顧問,應該也能協助開發吧?」


這其實是一種普遍的混淆現象。


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人們傾向用「一個角色解決全部問題」,但這不過是效率焦慮下的短視應對。 當你期待顧問幫你打通人脈、追蹤進度、媒合對象時,你其實需要的,可能是一位商業開發者(Business Developer)


而當你希望商開幫你看懂產品邏輯、重構營運模式時,你其實需要的,是策略顧問(Business Consultant)


兩者都重要,但出場時機不同。


Q|Question(提問):你需要的是更大的聲量?還是更清楚的聲音?

很多創業者都在問:

「我要不要先找業務來推廣產品?」

「是否該找顧問優化系統流程?」


但更深一層的提問應該是:

「我現在真正要解的,是營收短缺的症狀,還是策略結構的根源?」 「我卡住的,是『看不清楚』,還是『做不出來』?」

這兩種卡,會導向兩種完全不同的支持角色。


一個幫你看清楚問題;一個幫你衝破眼前。


不妨問問自己:


「我現在的卡關,是在策略上,還是在執行上?」 「我需要的是路線圖,還是推進動能?」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攸關資源配置與組織運作。


如果我們把一間公司比喻成一場即將開演的舞台劇:

  • 顧問像是劇本設計者與導演,他們負責幫你看清結構、分配角色、安排節奏。
  • 商業開發像是製作人與通告統籌,他們負責找資源、談合作、推進現場。

當你在寫劇本階段,就急著找製作人,那劇還沒開始,資源就已流失。


反過來,當劇已經要上了,你還在討論結構,那演員只會更加混亂。



D|Deconstruct(解構):顧問 vs 商開,不同的是什麼?

|1|時間尺度不同

商業顧問像是建築師,幫你畫藍圖、算結構。看的不是這個月,而是這一年、這三年,你的系統能不能撐得住未來的願景。

商業開發像是工程隊,今天有訂單就開工、明天能合作就簽約。看的是這個季、這波流量,怎麼最快轉化為營收。


|2|工作焦點不同

顧問會問:「你是誰?為何而做?這系統穩不穩?」

開發會問:「這產品現在能賣給誰?怎麼快速成交?」

顧問處理的是品牌、結構與價值鏈設計;

開發處理的是人脈、談判與通路轉化。


|3|適用時機不同

當你還在:

  • 品牌剛轉型、還在摸索方向
  • 客戶回饋很分歧、不知自己特色在哪
  • 團隊溝通混亂、角色分工模糊

👉 先找顧問,讓你回到本質,搭建可長可久的經營基底。

當你已經:

  • 品項成熟、核心訊息清楚
  • 團隊穩定、內部流程順
  • 只是缺乏曝光與營收成長管道

👉 請商開出手,快速對接市場,加速轉化成果。


從這裡我們會看見一件事:


顧問是在你「還不知道要去哪」時陪你一起找方向,商開是在你「已經知道去哪」時,幫你打開門、帶你進場。



R|Reframe(重構):如果你有兩個工具箱,哪個該先打開?

你可以把顧問和商開想像成兩種工具:

  • 一個是 指南針:幫你辨認方向,對齊內外部的行動邏輯;
  • 一個是 羅盤車:幫你在對的方向上快速前進,不偏不倚。

真正困難的是,我們常常在該停下來問「我在往哪裡去?」的時候,卻拼命往前衝;

或在該衝的時候,還在盤算完美策略,結果錯過時機。

經營,是一場順時而行的修煉。

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比誰更知道什麼時候該跑、什麼時候該停。

我們還可以用「能量分工」而不是「角色對立」來思考

與其問「哪個角色比較重要?」,不如問:「我現在需要哪一種能量?」

顧問是一種「向內整合」的能量,協助你看見自己的底層邏輯與核心問題;

商開是一種「向外推進」的能量,幫助你找到資源連結與市場落點。

當你過度依賴顧問,會卡在「想得很美但走不出去」;

當你過度依賴商開,會陷入「跑很快但方向錯誤」。


最健康的做法是:

顧問設計飛機,商開駕駛飛機,而你是那位負責決定飛行目的地的機長。



E|Express(呈現):不是選邊站,而是站對時間點

最後,我想邀請你回頭問問自己:

現在的我,是處在「卡住不知道怎麼走」的混沌? 還是「知道要去哪,但不知道怎麼快點抵達」的卡頓?

你可以不用急著做選擇,

但當你願意這樣問自己, 其實,就已經開始轉動了。

無論你選擇顧問或商開,請記得:

顧問幫你種下能長出森林的種子。商開幫你搭起飛往市場的橋樑。而你,是這整件事的創造者。

raw-image



最後,我想送你一段小行動練習:

  1. 拿出筆,寫下目前你最困擾的三個經營問題。
  2. 問問自己:這些問題,是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做」,還是「我知道但做不動」?
  3. 如果是前者,你需要策略顧問;如果是後者,你需要商業開發者。

也許你會發現:你不是沒找對人,而是你還沒準備好讓對的人進場。

企業經營從來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

而是懂得在哪一個關卡,讓哪一種專業,進來成為你的共伴者。

而我,也會繼續在你身旁,

像一道溫暖卻清醒的光,陪你慢慢走過創業者的孤獨長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7會員
26內容數
黃暉展,愛發科技BD經營者、個人與企業品牌顧問。 運用自創的O-Q-D-R-E模型,結合市場趨勢與個人價值,協助個人及中小企業從混沌中提煉清晰,實現可執行、可成長的行動藍圖。 相信清醒而溫柔地前行,讓每一個選擇不放棄的人,都能在現實中練習成為自己的光。
2025/05/10
—從說故事,到活出故事的練習 【前言|一場安靜卻深遠的品牌革命】 那天,我在一家熟悉的獨立書店轉角,看見一個品牌的紙袋,靜靜躺在沙發邊。沒有大大的 LOGO,沒有強烈的廣告語,卻讓我停下腳步,忍不住想靠近。那是一種說不出口的感覺——彷彿那個品牌,不是在向我推銷什麼,而是在默默地對我說:「我懂你。
Thumbnail
2025/05/10
—從說故事,到活出故事的練習 【前言|一場安靜卻深遠的品牌革命】 那天,我在一家熟悉的獨立書店轉角,看見一個品牌的紙袋,靜靜躺在沙發邊。沒有大大的 LOGO,沒有強烈的廣告語,卻讓我停下腳步,忍不住想靠近。那是一種說不出口的感覺——彷彿那個品牌,不是在向我推銷什麼,而是在默默地對我說:「我懂你。
Thumbnail
2025/05/02
設定目標容易,但要讓目標真正驅動團隊行動,則需要重新思考目標的設計方式。本文透過觀察、提問、解構、重構、呈現五個步驟,引導讀者設定真正能激發內在動機、凝聚團隊能量的目標,並提供一個簡單的目標轉向練習,協助個人或團隊設定更有效的OKR。
Thumbnail
2025/05/02
設定目標容易,但要讓目標真正驅動團隊行動,則需要重新思考目標的設計方式。本文透過觀察、提問、解構、重構、呈現五個步驟,引導讀者設定真正能激發內在動機、凝聚團隊能量的目標,並提供一個簡單的目標轉向練習,協助個人或團隊設定更有效的OKR。
Thumbnail
2025/05/01
「做品牌」的重點不在包裝,而在於建立品牌人格!本文從觀察、提問、解構、重構、呈現五個面向,探討如何打造一個讓年輕世代(尤其是Z世代)喜愛的品牌,並提供實際的行動練習,幫助創作者建立品牌語氣、分享共感故事,以及展現與價值觀一致的行為,進而建立信任,提升品牌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5/01
「做品牌」的重點不在包裝,而在於建立品牌人格!本文從觀察、提問、解構、重構、呈現五個面向,探討如何打造一個讓年輕世代(尤其是Z世代)喜愛的品牌,並提供實際的行動練習,幫助創作者建立品牌語氣、分享共感故事,以及展現與價值觀一致的行為,進而建立信任,提升品牌影響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介紹成功人士在經營人脈方面的策略,包括破解人脈經營中的盲點,重視自身的品格與勤學的重要性等。
Thumbnail
介紹成功人士在經營人脈方面的策略,包括破解人脈經營中的盲點,重視自身的品格與勤學的重要性等。
Thumbnail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EP29精華重點: 1.合夥創業的優缺點評估 優點:能量互補、觀點多元、資源互補、技能多樣 缺點:如果缺乏信任或目標不一致,則可能產生嚴重問題 2.尋找合適創業夥伴的重點 價值觀和目標一致 能力和資源能互補 彼此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基礎 3.創業夥伴協議的重要性 明確約定分工職責、股權
Thumbnail
EP29精華重點: 1.合夥創業的優缺點評估 優點:能量互補、觀點多元、資源互補、技能多樣 缺點:如果缺乏信任或目標不一致,則可能產生嚴重問題 2.尋找合適創業夥伴的重點 價值觀和目標一致 能力和資源能互補 彼此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基礎 3.創業夥伴協議的重要性 明確約定分工職責、股權
Thumbnail
準創業者應著重企業內部管理,包括顧客管理、商圈經營、進銷存管理、員工管理、行政管理、行銷(線上線下)管理等。從成功與失敗的路前進,關注內務管理及在競爭中優化,以提高營業效率。
Thumbnail
準創業者應著重企業內部管理,包括顧客管理、商圈經營、進銷存管理、員工管理、行政管理、行銷(線上線下)管理等。從成功與失敗的路前進,關注內務管理及在競爭中優化,以提高營業效率。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