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的勇氣,都有一個無人知曉的起點。
那天的我,繞了兩圈才鼓起勇氣走上前去。
她站在一家小超商外滑手機,紅色粗呢外套在夜色中發著光,屬於那種——你會忍不住多看一眼的存在。
第一圈,我假裝看手機。
第二圈,我在巷口來回踱了三次,開始盤算:
- 「她如果十分鐘內還沒走,是不是該去搭訕?」
- 「還是她在等男朋友?」
- 「或許只是來蹭 Wi-Fi?」
理性與情緒的小人,早已在腦中開戰好幾輪。
我繞著那條街走了兩圈,假裝找路、假裝在等人。
實際上,我只是在等那個敢抬頭、敢開口的自己。
我不斷在心裡排練各種開場白,排練可能的結局。
但越是彩排,越心虛。 所有話彷彿一出口,就輸給了現實。
最後,我什麼也沒準備好。
只是一個轉身、一個深呼吸,像交出一張沒時間潤飾的草稿——開口了。
搭訕的內容我早忘得差不多,只記得開口前手心是濕的,聲音有些顫。
她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然後……(省略)
但不論結果如何,我都知道:
這次,我不是為了認識對方才開口, 而是為了不讓自己再一次停在「差點就」的遺憾裡。
很多時候,我們錯過的不是因為不夠好,
而是因為我們太擅長在心裡預演失敗, 讓自己在行動之前就先投降了。
而那天的我,至少做了一次與以往不同的選擇。
也許它沒改變人生,但它改變了我看自己的方式。
—
咦,你是不是很好奇結果怎樣了?
我如果成功了,你覺得我還會坐在這裡發廢文自嘲嗎?
要是我成功了,我現在應該在發一篇炫耀文:
「越南女友認證中,各位請開始吹捧我。」
🧠 補一句給跟我一樣的宅宅們:
喜歡的女生,就像薛丁格的貓。
在你沒開口之前,她同時是喜歡你也不喜歡你的狀態。
開口之後,才會知道結果是觀測崩潰,還是命運重啟。
但至少,那一刻你是觀測者,
不再只是箱外的幻想工程師。
你絕對可能會輸,
但不問,你永遠沒資格知道答案。
輸了?你不是本來就心裡有底嗎?
但我確定你某種程度贏了——
因為你成功避免了未來因為後悔而引發的長期心理挫敗。
(這勝利不多,但夠用來撐過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