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搬來義大利的時候,手機應用程式的發展還沒那麼蓬勃。不過,旅行之前的細膩準備,依然是可能(而且是必須)達成之任務,靠著直覺與經驗,就算是完全off-grid,完全沒有任何的網紅影片與資料可供佐參,只靠著紙本旅行指南,一樣可以完成天涯獨行的各種路線。
某次我的伴侶要去維也納出差,他把由旅行社購票、發給出差員工的行程表遞給我,我看了之後皺眉,查了維也納機場官網(當時的flightrader24尚未興起)好幾分鐘之後,果斷做出結論,「你不可以托運行李,因為轉機時間不足,絕對跟不上。」
對於出差也要精心打扮的義大利人來說,只帶一個七公斤的小登機箱出國,簡直就像是日本女生出門不化妝一樣驚恐。但是我拿出之前查找維也納機場每日的班機延遲資料、機場平面圖、登機口之間的距離,逐一分析給他聽,他雖然不爽,也只能接受了。他在機場報到的時候,被其他同事恥笑;不過,回程的時候除了他之外,每一個人的托運行李都是在返家之後兩、三天才收到。當初笑得最大聲的某位同事,在第二次前往維也納出差的時候也學到了教訓,如法炮製,只不過他沒有登機箱,臨時拿了女兒的芭比娃娃小行李箱湊數。
無網路時代也能談遠距離戀愛
二十多年前由江國香織與辻仁成雙寫的小說《冷靜與熱情之間》大為轟動,身為住在義大利的外僑,對於裡面的諸多細節偏差與錯誤當然不以為然,不過,倒是有一段情節讓我印象深刻。男主角認為打電話找他卻不吭氣的就是住在米蘭的舊情人,唯一的線索就是話筒另一頭傳來的雨聲,於是,他打了貴森森的越洋電話給當地朋友詢問天氣。
天啊,如果寫作背景換作現在,查一下accuweather就可以了,就算打電話的時間是去年,也一樣可以查得到哦。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各種網路與應用程式如此發達,不少人的腦袋與思維卻還停留在上一個世紀。
伸手牌行為令人厭惡
「我在X月要前往X國,請問當地天氣怎麼樣?」
除了accuweather 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預報天氣的網站與應用程式的選擇,想要查詢好幾個月之後的預報參考資料也不成問題,好,就算完全不懂英文,台灣的中央氣象局也有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氣預報。
「我在X機場轉機,時間只有X小時,這樣夠嗎?」
不是應該先查轉機時間是否足夠然後再買機票嗎?航空公司或第三方網站的開票原則是只要不低於機場的規定時間,再怎麼緊迫的轉機時間都開得出來,屆時你自己行李跟不上、失接、得要排隊改簽甚至耽誤行程,那就是只有保險與(感謝EU261)的金錢補償而已。此外,如果善用flightrader24,就算是免費版,也可以知道班機是否有常態性延遲,要取得機場平面圖,也只需要動動手指幾秒鐘就夠了。
「我在X月要去歐洲,幾點天黑啊?」
所謂的歐洲,包括了已經進入北極圈內的北歐部分地區,還有已經靠近非洲的炎熱南歐,不但天氣狀況殊異,緯度也相差甚大,幸好我們有timeanddate網站,這網站更佛心了,二十年前的資料也可以查得到。
伸手牌之所以令人厭惡,其一是因為懶惰,其二是因為不用腦也不用手指頭,其三,最讓我深惡痛絕的一點,自己必須準備的功課,怎麼好意思剝削別人的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