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書評|《拯救手機腦》數位失憶

2024/04/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都知道建構長期記憶需要專注力,但在現代工作環境下,手機、平板、電腦等提高生產力的工具,卻有可能不斷吸走注意力(見微書評|《拯救手機腦》如果手機是閨蜜),因而降低對於工作本身的專注力。

令人訝異的是,除了吸走眼球之外,對於學習、工作而言,手機、平板、電腦等「代勞」的工具,竟然會造成數位失憶!


Temp: Canava

Temp: Canava


什麼是數位失憶?

數位失憶(Digital Amnesia)又稱為谷歌效應(Google Effect),指的是當我們把資訊保存在其他地方,大腦傾向不主動想起要去記住的現象。比起保存資訊內容,大腦會優先記得資訊的位置。

或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電腦上用 Word 編輯好一份文件,過了幾天,需要用到時,只記得文件儲存的資料夾,卻不記得自己在裡頭打了什麼。(筆者很常如此)這就是非常經典的數位失憶。


對此,《拯救手機腦》一書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需要具備一些知識在腦中?

讓手機、電腦協助儲存不好嗎?

1.必須具備知識才能與社會連結

因為我們稍微記得一些知識(當然不能跟Google大神比),所以可以提出疑問、做批判性思考,對於識別資訊的正確性而言,是很重要的能力。

生活中有不少「不確定正不正確」的資訊(暫不下定論是假消息),需要透過先備知識,來衡量,甚至在查證過程中,也仰賴本身的知識量,是否有辦法解讀原始資訊?是否能識別查證的網路資料可信?

某位朋友分享,過年回家時,發現阿姨深信鄰居推薦的神奇水,據傳聞可治百病,販售商品的網頁上有不少「統計圖表」,說明該商品的療效。阿姨秀出網頁告訴親戚朋友這真是個好東西,邀請大家一起團購,朋友接過阿姨的手機,看了一眼網頁後,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圖表沒有寫 x 軸、y 軸代表什麼耶!」阿姨回答:「你看越來越高,這就是越來越有效。」據我所知,後來朋友花了約莫三十分鐘,跟親友們解釋「統計圖表」要如何解讀,最後雙手投降放棄。

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面對疑似假訊息,查證的行為、結果,與本身知識量息息相關。


2.訊息不只是記得,還要經過整理、自身體驗融合,才會構築成知識

國小時,家庭聯絡簿很流行寫「反思」,這個回家作業,堪稱是同學們最討厭的功課之一,但我寫起來並沒有特別困難,甚至覺得輕鬆,大抵內容是今天在圖書館讀到什麼故事(金庸、民間習俗故事)、上課學到什麼。到了大學,某位課堂教授也希望大家每週上課後,繳交「手寫反思」報告,由於課程內容是「生物學」,一時間,許多人都難以理解,為何有這麼「人文」的作業?

某次在電梯裡遇到教授,他突然跟我閒聊起反思作業,教授表示自己知道,這是學生很討厭的作業,甚至有同學抗議過。但他歷年來教學,總會有幾位學生,在學期末的教學意見回饋時提及:因為精美的上課筆記、心智圖整理,讓自己對整個知識架構更了解,也更不容易忘記,甚至會有同學因此對生物學的歷史感興趣,閱讀課堂沒有提過的科學史,書寫在反思作業中。因此,教授堅持這是生物學課堂最重要的作業!

或許當年教授就深知訊息整合、保留知識之道,即便沒有明講箇中用心,還是「壓著」我們每週手寫反思,讓我們在剛進大學,那個正要從以紙筆為主的高中生活,轉變成以鍵盤為主的大學生活,還保留有慢慢寫、靜靜想、好好記的能力。


回到生活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幾乎可以說,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近期,我嘗試在紙上紀錄下會議重點,一邊讀書一邊畫心智圖,再用收機拍照轉存pdf,雖然犧牲了一點精準的搜尋效果,但似乎在記憶上,有延遲遺忘的效果呢!







站在巨人上的肩膀閱讀,評字不敢當,用文字紀錄、連結所讀內容與生活感觸,每位讀者都是風,我們翻閱,然後在生活裡留下沙沙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