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奇麗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葉郎

raw-image
看場電影吧 還是喝杯茶
或者搭著小田急來去私奔吧
變幻中的新宿 武藏野的
月兒會從百貨大樓的屋頂上升起
 ──〈東京行進曲〉歌詞

1

第一次注意到「奇麗馬」這三個有點奇幻感的字是在「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站中,發現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的酒樓東薈芳對面巷子裡有家名為臺灣奇麗馬館的電影院。

後來臺灣奇麗馬館被當時經營西門町第一世界館、第二世界館的古矢家族買下後,改名為第三世界館。這三家距離只有幾公里的世界館極可能是臺灣最早的連鎖電影院品牌。戰後,位於大稻埕的這家電影院則是以大光明戲院為名,持續營運到1986年才停業,拆除改建為住宅大樓。

我的奇幻旅程因此從這個問題開始:到底什麼是奇麗馬?

2

日本流行音樂的起點是一首電影主題曲。

1928年,以童謠創作著稱的日本詩人西條八十接到日活株式會社的宣傳部委託,為一部還未開拍的電影《東京行進曲》創作主題曲。

前一年美國才剛剛推出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導演溝口健二因此野心勃勃地打算將《東京行進曲》拍成日本第一部有聲電影。但有聲電影的計畫後來因故作罷。西條八十創作歌詞的同名主題曲〈東京行進曲〉,最後是以日本默片經常採用的方式出現在電影院裡──

搭配電影片頭的東京街景蒙太奇片段,同步在影廳裡用留聲機播放主題曲。

raw-image


電影《東京行進曲》的票房不算太好,然而同名主題曲〈東京行進曲〉卻一炮而紅,成為日本流行音樂史上第一首大街小巷傳唱的電影主題曲。勝利(Victor)和古倫美亞(Columbia)等外商唱片公司正好相繼落地日本,全力將日本唱片產業推向全盛時期。因此在全日本僅有二十萬台留聲機的年代,由日本勝利唱片發行的主題曲竟賣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二十五萬張之多。

也就是說許多樂迷可能像現代的年輕人一樣,明明家裡沒有唱盤,卻還是把這黑膠帶回家收藏。

3

距離關東大地震大約五、六年,西條八十的四段歌詞正好記錄了災後復興的銀座、丸之內、淺草和新宿改頭換面後的樣貌。尤其是關於新宿的第四段,能看出整個都市的軸線翻轉工程已經劇烈地開展。正好跟臺北的西門町和信義區的東西翻轉相反方向,東京東邊曾經充滿電影院、劇院、餐廳的淺草,正慢慢地把娛樂中心的地位讓位給東京西邊武藏野台地上正在快速崛起的新星──新宿。


變幻中的新宿 武藏野的 
月兒會從百貨大樓的屋頂上升起


這段歌詞描繪的就是伊勢丹百貨的前身ほてい屋和三越、松屋等新潮百貨公司在新宿接連拔地而起的一夜繁華。「武藏野的月亮」既是引用在浮世繪以及和歌裡頭經常一起出現的意象,也在提醒觀眾這裡原是關東平原西邊的武藏野台地、那個原本什麼都沒有的地方。

在歌詞中作為私奔交通工具的小田急鐵道那時候才通車兩、三年,剛剛開啟了東京人沿著鐵路往武藏野台地郊區移居並回到新宿上班、消費的新通勤生活型態。

這首流行歌擅自將「小田原急行鐵道」的公司全名縮寫成「小田急」。對於已經習慣臺鐵、北車、桃機等縮寫的我們可能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但據說小田原急行鐵道的社長當時氣得跳腳,認為這傷害了他們家才正要建立的企業品牌。

社長並未能如願促使〈東京行進曲〉修改歌詞。但我們現如今看到的第四段歌詞確實被修改過。西條八十原本寫下的版本是長這樣:

長髮飄飄的馬克斯男孩
今天也懷抱著「紅色的愛戀」
無產階級的新宿 武藏野的
月兒會從百貨大樓的屋頂上升起

西條八十不是心血來潮突然插入了社會主義革命觀點,《東京行進曲》的故事本來就帶有批判階級的主題。年輕的溝口健二和西條八十都有社會主義思想,只要有機會就積極展露他們對於日本社會現況的批評和對於無產階級勞工的同情。

在日本政府鎮壓左翼的預備姿態越來越明顯的時刻,發行《東京行進曲》的日活當然沒讓這段歌詞過關。

4

看場電影吧 還是喝杯茶

後來被替換上來的這段歌詞原本可能被西條八十和溝口健二用來嘲諷資本主義下有產階級年輕人的虛無浮華。不過左翼思想的歌詞被大刀剪掉之後,這首歌的嘲諷語氣變得非常隱晦。

附帶說明,洋派的潮男潮女並不是來新宿喝日本茶。

他們出入的大概是1927年在新宿開張的中村屋喫茶部。從印度革命領袖拉什.貝哈里.博斯(Rash Behari Bose)那兒得到印度咖哩祕方的麵包店老闆相馬愛藏,就在這兒開賣所謂「印度貴族的純正咖哩」。不滿足於日式咖哩的年輕人,果然立刻愛上了更濃烈的印度咖哩。中村屋喫茶部建立了印度咖哩在新宿人、東京人甚至所有日本人心中永遠無可動搖的美食地位。

至於歌詞中他們出沒的電影院,有很高的機會是1920年開館的新宿武藏野館。

raw-image


現在仍在營業(但已經歷改建)的武藏野館比較像是放映非主流電影的獨立電影院。但在一百年前,它是整個東京映演外國電影的最高規格電影院,吸引大量影迷和更多新電影院陸續往新宿聚集。原本穩坐東京首輪地位的淺草公園六區電影街,在新宿這些更新、更好的電影院擠壓之下,只能一家一家地慢慢退出舞台。

5

回到正題,〈東京行進曲〉歌詞中使用了現在日本人已經很少使用的冷門詞彙「シネマ」來指電影或電影院。

戰前,日本人主要把電影稱作「活動寫真」,或是「電氣寫真」。其他比較沒有那麼普及的稱呼還有「自動幻畫」、「自動寫真」。1920年代則出現標新立異的新詞把電影稱作「キネマ」或是「シネマ」。前者,出現在現存世界最古老電影雜誌、1919年創刊並持續發行中的《電影旬報》。後者,就是出現在1929年發行的〈東京行進曲〉歌詞裡頭。

事實上,這兩個詞的源頭可以一路追溯到歐陸。法國電影放映機先驅研究者Léon Bouly率先結合古希臘語的κίνημα(意為運動)和γράφειν(意為描繪)兩個字,創造出新的法語單字kinématographe(有時候也拼寫成cinématographe)。後來他把這個字連帶放映機的專利轉讓給盧米埃兄弟(frères Lumière)繼續發展,成為我們今日認識的電影(cinema)。

即便是流行語,「キネマ」對個性嚴謹的日本人來說又比「シネマ」顯得更加得體。理由是「シネ」正好跟日文的「去死」(死ね)同音,所以「キネマ」一詞又更普及了一點。

1920年代興建的日本電影院因此有不少就叫作奇麗馬館(キネマ館)。1923年在臺北大稻埕開張的臺灣奇麗馬館,就是這股奇麗馬風潮的其中一員。

raw-image

6

我曾把上一本書《從前,有個錄影帶店》的寫作過程比喻成一場降靈會。招魂儀式開始之前,可能會以為所有招來的資訊都是來自過去的幽靈。畢竟那本書的主題是已經消失的媒介──錄影帶和錄影機。

而上次的心得是,即使是遠去的古老幽靈都會夾帶了大量來自未來的訊息。

剛剛那個從「臺灣奇麗馬」為起點的迷你降靈會就是一個好例子。「奇麗馬」這個詞誕生於電影院這個娛樂形式已經站穩腳步的1920年代。舊的那一批電影院這時候開始初顯老態。躍躍欲試的新競爭者,不只找到了比映畫館更潮的新詞「奇麗馬」,也精準地預判了城市軸線翻轉的進程,選擇落腳於快速崛起的市場新區位。

日式咖哩被印度咖哩逼宮,演歌被電影主題曲取代,吳服店變身成華美的百貨,小田急把本來住在市區的人載往了郊區,不同社會思潮也正像相撲選手那樣在這個小舞台上互相搏鬥。

如同COVID-19疫情加速了人和消費的遷徙,關東大地震所做的也是加速本來就蠢蠢欲動的遷徙趨勢,而不是無中生有地創造了東京的東西翻轉。明天的滔天巨浪,總是源自昨天的細小騷亂。

7


大稻埕再也沒有電影院。

過了極盛時期的西門町電影街(武昌街),扣除掉本書寫作當下正在拆除改建的日新戲院,整條街僅剩新光影城、樂聲和豪華戲院三家電影院。

曾經和西門町武昌街一樣有整排電影院的淺草公園,如今一家電影院都不剩。起起落落的新宿,則繼續是東京人出門看電影的選項之一。

這本書會把前面那個「臺灣奇麗馬」的解謎流程套用在整個西門町之上。我將以武昌街上的幾家電影院為基本框架,時不時會飛奔到紐約、東京、上海、倫敦等城市探查一些我去過或者沒去過的電影院作為對照,並沿路撿拾來自過去和來自未來的訊息,試圖拼湊出關於電影院近未來的終極答案:

為什麼電影院會出現在這裡?

為什麼我們選擇在這裡看電影?

我們還能做什麼來確保它繼續待在這裡?

未來它會變成什麼模樣?

(摘自 《從前,有個奇麗馬》)



第一本集結臺灣、好萊塢、日本的戲院軼事


從臺灣出發,穿越百年戲院風華,漫遊全球電影院蹤跡。從電影膠捲到串流時代、手機螢幕到世界最大影廳、馬戲雜耍到演唱會電影不只是電影的前世今生,更是未來娛樂體驗的狂野預言

《從前,有個錄影帶店》作者Openbook好書獎.作者葉郎 最新力作──

王師、張大春、陳伯任、陳鳳馨、聞天祥、褚明仁、蔡明亮、蘭萱  一致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經典文化 ThinKingDom 的沙龍
327會員
285內容數
勒利•索可洛夫(Lale Sokolov,1916~2006)人生中有超過50年都懷著一個秘密,這段不能說出口的往事發生於二戰時的歐洲,那時,納粹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不可思議的恐怖事跡。80歲以前,勒利完全無法向人說出這段過去,即使他的生活離那個恐怖地方有千里遠。 勒利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刺青師。
2025/05/02
(以下轉自葉郎 葉郎的異聞筆記) 「等一下,為什麼葉郎到底要寫一本關於沙奇馬的書?」 ㄟ~不是沙其瑪啦!是奇麗馬。 第一次注意到「奇麗馬」這三個有點奇幻感的字是在《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站中,發現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的酒樓東薈芳對面巷子裡有家名為臺灣奇麗馬館(臺灣
Thumbnail
2025/05/02
(以下轉自葉郎 葉郎的異聞筆記) 「等一下,為什麼葉郎到底要寫一本關於沙奇馬的書?」 ㄟ~不是沙其瑪啦!是奇麗馬。 第一次注意到「奇麗馬」這三個有點奇幻感的字是在《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站中,發現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的酒樓東薈芳對面巷子裡有家名為臺灣奇麗馬館(臺灣
Thumbnail
2024/06/21
★ 第59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劇本賞 ★繼《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後,又一打動當代人心之作 ★ 金智媛、孫錫求、李民基、李伊 聯手主演 歡迎加入朴海英的出走同好會 ✦ 我的出走日記 나의해방일지 #劇本豪華套組 𝐒𝐩𝐞𝐜𝐢𝐚𝐥 𝐄𝐝𝐢𝐭𝐢𝐨𝐧限量紀念版
Thumbnail
2024/06/21
★ 第59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劇本賞 ★繼《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後,又一打動當代人心之作 ★ 金智媛、孫錫求、李民基、李伊 聯手主演 歡迎加入朴海英的出走同好會 ✦ 我的出走日記 나의해방일지 #劇本豪華套組 𝐒𝐩𝐞𝐜𝐢𝐚𝐥 𝐄𝐝𝐢𝐭𝐢𝐨𝐧限量紀念版
Thumbnail
2024/03/18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2024/03/18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化創意聚集地 華山文化創意園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是一個充滿歷史和現代創意氛圍的地方。這裡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酒廠,如今經過重新規劃和修繕,成為台北市民和遊客最喜愛的文化創意聚集地之一。 各式各樣的展覽 在華山文化創意園區,不同時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從藝術展到設計展,從科技展到手工藝展,應有
Thumbnail
文化創意聚集地 華山文化創意園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是一個充滿歷史和現代創意氛圍的地方。這裡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酒廠,如今經過重新規劃和修繕,成為台北市民和遊客最喜愛的文化創意聚集地之一。 各式各樣的展覽 在華山文化創意園區,不同時期會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從藝術展到設計展,從科技展到手工藝展,應有
Thumbnail
融合了藝術與歷史 華山文創園區,一個融合了現代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地方,總是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尋求靈感和放鬆。在這個充滿創意的氛圍中,我找到了位於一個角落的小酒館,決定坐下來進行一場街頭速寫。 樹蔭下 這家小酒館隱身於華山文創的樹蔭下,門口擺放著幾張木質桌椅,給人一種既溫馨又隨性的感覺。我選
Thumbnail
融合了藝術與歷史 華山文創園區,一個融合了現代藝術與歷史文化的地方,總是吸引著各式各樣的人來這裡尋求靈感和放鬆。在這個充滿創意的氛圍中,我找到了位於一個角落的小酒館,決定坐下來進行一場街頭速寫。 樹蔭下 這家小酒館隱身於華山文創的樹蔭下,門口擺放著幾張木質桌椅,給人一種既溫馨又隨性的感覺。我選
Thumbnail
東京鐵塔拍攝景點之一 赤羽橋地鐵出口 這是一個相當熱門的景點 可以看到許多遊客在這邊拍攝美照 在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後面就是令人驚豔的東京鐵塔~ 交通方式也相當簡單地鐵赤羽橋站一出來 過一個路口就到了~
Thumbnail
東京鐵塔拍攝景點之一 赤羽橋地鐵出口 這是一個相當熱門的景點 可以看到許多遊客在這邊拍攝美照 在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後面就是令人驚豔的東京鐵塔~ 交通方式也相當簡單地鐵赤羽橋站一出來 過一個路口就到了~
Thumbnail
我們向櫃臺人員詢問搭往奇美博物館的公車路線。即使我曾多次造訪奇美美術館,但以前都是依賴著家人開車前往,這次是我們首次自行搭車,帶來了不同的新鮮與冒險感受。 下車後我們在美術館前的阿波羅噴泉前拍照留念,將行李放在行李櫃後,跟隨人潮進入展館。展館內一波又一波湧入的人潮令人驚嘆,難以想像假日參觀的熱鬧景
Thumbnail
我們向櫃臺人員詢問搭往奇美博物館的公車路線。即使我曾多次造訪奇美美術館,但以前都是依賴著家人開車前往,這次是我們首次自行搭車,帶來了不同的新鮮與冒險感受。 下車後我們在美術館前的阿波羅噴泉前拍照留念,將行李放在行李櫃後,跟隨人潮進入展館。展館內一波又一波湧入的人潮令人驚嘆,難以想像假日參觀的熱鬧景
Thumbnail
「如果沒有來東京,我會不會比較幸福?然後一陣鼻酸。  最近我老是在聽以前瞧不起的團團轉樂團的〈東京〉。」 日本人氣推特作家以麻布競馬場為筆名,開始在網路平台上寫作, 將圍繞著東京鐵塔生活的都市男女們比喻成賽馬,在名為東京的這座巨大競賽場上,朝著看不見的終點全速奔馳,過著追求表面光鮮、實質碌碌無為
Thumbnail
「如果沒有來東京,我會不會比較幸福?然後一陣鼻酸。  最近我老是在聽以前瞧不起的團團轉樂團的〈東京〉。」 日本人氣推特作家以麻布競馬場為筆名,開始在網路平台上寫作, 將圍繞著東京鐵塔生活的都市男女們比喻成賽馬,在名為東京的這座巨大競賽場上,朝著看不見的終點全速奔馳,過著追求表面光鮮、實質碌碌無為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PxuGOFHyw今天的雨還是下下停停的, 但很開心有出門去, 還拍了不少張美照 區域內都是行人徒步區,附近有停車場規劃,今天也有遇到一些遊覽車來參觀,園區內,有一些參展區,存放了 漫畫連載連刊收藏,也有遇到 諸葛四郎的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PxuGOFHyw今天的雨還是下下停停的, 但很開心有出門去, 還拍了不少張美照 區域內都是行人徒步區,附近有停車場規劃,今天也有遇到一些遊覽車來參觀,園區內,有一些參展區,存放了 漫畫連載連刊收藏,也有遇到 諸葛四郎的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Thumbnail
透過手繪分享了歐式復古、日式清雅和臺式古樸的城市景觀,每種風情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各有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