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終點,學術的起點 —— 探訪阿爛陀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我們來到孫悟空師父——

唐三藏的母校參訪。

這裡,正是《西遊記》裡西天取經的終點——阿爛陀寺(那爛陀寺 Nalanda)。

raw-image

(2018.12.26拍攝於阿爛陀寺一角)

始建於西元五世紀的那爛陀,是古印度佛教最高學府,也是當時世界最頂尖的學術中心之一。

據記載,這座佛寺曾收藏多達九百萬卷藏書,有超過一萬名來自各國的僧人與學者在此求學講學,盛況空前。

直到十二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軍隊入侵,寺院慘遭焚毀,僧人們被迫流亡西藏,間接促成了藏傳佛教的興盛,然而,印度本土的佛教卻從此逐漸走入歷史陰影,被世人遺忘。


一場橫越時空的求學夢

西元645年,玄奘法師學成歸唐,長安城為之震動,這場文化壯舉深深打動了當時年僅十五歲的義淨和尚,他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沉潛準備了十五年,直到三十歲,才踏上求學之路。

他的故事,對我來說比神話還勵志——因為大多數人「想去」就卡在「很想」那裡,而他真的「去了」。

五年跋涉後,義淨終於抵達那爛陀,在此潛心研讀十年。

他留下的記錄成為現今考古與修復的關鍵依據。他曾描述:

「那爛陀寺如方城,四方長廊圍繞,寺高三層,磚砌而成,高三至四丈,屋樑以木搭起,頂鋪磚面。

四邊各有九間僧房,呈正方形,房寬一丈餘,僧房前設高門與窗洞,但不得懸掛簾幕,以便相互觀照,不容片刻隱私。」

這樣的設計,一邊實踐戒律清淨,一邊也讓學習無所遁形,真是一種佛法中的「開放空間概念」。

當時的那爛陀,每天開設超過百場課堂,講授內容從大乘佛典到天文、數學、醫藥,彷彿古代版的「跨域學院」。

raw-image

被掩埋的文明,重新甦醒

時間來到1861年,印度開始挖掘這片被歷史塵封的學術聖地,歷時六十多年,最終在德國團隊協助下完成重建,2016年,那爛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更令人振奮的是:2014年,在新加坡與東協多國支持下,沉寂八百年的那爛陀大學正式復校,恢復招生,第一期僅收15位碩博研究生,象徵謙遜卻堅定的學術重啟。

這所新那爛陀大學,是非國有、非私人、非營利的獨立學術機構,首任校長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哈佛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馬爾;現任則是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

這不只是重建一所學校,更是重燃一種精神。

raw-image

從紅磚與佛塔中,望見時間的長河

行走於這千年紅磚遺跡之中,我彷彿看見當年身披袈裟、手持經卷的學僧們穿梭其間。那不僅是佛法的交流,更是文明的傳遞與思想的交會。

在那個沒有網路與機票的年代,僧人們用一生去旅行與學習,我們今天所謂的「國際化」,不過是他們的日常。

如果你問我:「那爛陀的精神是什麼?」

我會說,那是一種願意為真理跋涉萬里、靜心十年的修行之志——

比起立志成功,他們更讓我敬佩的是:立志求道。

raw-image
raw-image

2018.12.26 寫於阿爛陀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23會員
226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黃同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1
一次三芝小旅行,串起山海之景與親情之暖。從靜謐的龍殿到熱鬧的漁港,再到輕踏海濱燈塔的步伐,作者記錄的不只是風景,更是與父母共度的細膩時光。歲月無聲,唯有愛意與陪伴長存。
Thumbnail
2025/06/11
一次三芝小旅行,串起山海之景與親情之暖。從靜謐的龍殿到熱鬧的漁港,再到輕踏海濱燈塔的步伐,作者記錄的不只是風景,更是與父母共度的細膩時光。歲月無聲,唯有愛意與陪伴長存。
Thumbnail
2025/06/09
一台老舊熱水器、一段持續低鳴的聲音,揭開了家中瓦斯設備潛藏的危機。透過一次更換過程與技師細心的調整,作者重新認識「安全」背後的細節與責任。3公分的距離,也許就是危險與平安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6/09
一台老舊熱水器、一段持續低鳴的聲音,揭開了家中瓦斯設備潛藏的危機。透過一次更換過程與技師細心的調整,作者重新認識「安全」背後的細節與責任。3公分的距離,也許就是危險與平安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6/07
在這城市交錯的人海中,幾個微小的舉動,成就了命運的驚喜轉折。本文記錄兩段「隨手幫忙」卻成就深遠緣分的故事,提醒我們:每一位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可能是未來人生路上的重要夥伴。
Thumbnail
2025/06/07
在這城市交錯的人海中,幾個微小的舉動,成就了命運的驚喜轉折。本文記錄兩段「隨手幫忙」卻成就深遠緣分的故事,提醒我們:每一位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可能是未來人生路上的重要夥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20240524 寫一寫西遊 「西遊記」,其實很有意思。 從故事開端,到結束,都充滿著「佛法精神」的寓意。 一天,同學來問事,結束後,他說: 我念了很多經、也讀了很多論、但是覺得佛法對我的人生沒有產生作用。 我問:你希望產生什麼作用? 他:就像你師尊書裡寫的
Thumbnail
20240524 寫一寫西遊 「西遊記」,其實很有意思。 從故事開端,到結束,都充滿著「佛法精神」的寓意。 一天,同學來問事,結束後,他說: 我念了很多經、也讀了很多論、但是覺得佛法對我的人生沒有產生作用。 我問:你希望產生什麼作用? 他:就像你師尊書裡寫的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 西藏三大千年古寺供佛 廣修福慧資糧,觀音山在慈悲 龍德上師加持下發起,全球海內外道場七眾弟子與善信法友,以至誠虔敬心向大昭寺 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覺沃佛)、小昭寺 釋迦牟尼佛8歲等身像(覺沃佛)、桑耶寺 如我一般蓮師,專人前往至西藏進行供養,莊嚴佛身及佛殿。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 西藏三大千年古寺供佛 廣修福慧資糧,觀音山在慈悲 龍德上師加持下發起,全球海內外道場七眾弟子與善信法友,以至誠虔敬心向大昭寺 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覺沃佛)、小昭寺 釋迦牟尼佛8歲等身像(覺沃佛)、桑耶寺 如我一般蓮師,專人前往至西藏進行供養,莊嚴佛身及佛殿。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20240129 角度10 - 舍利 有一次,應邀到中部,途經一座廟宇。 這廟座落在名勝風景處,有山有水、環境優美。 整個景觀,仿造日式禪寺,安靜、乾淨,沒有中式寺廟的喧鬧與紛亂。 我上了二樓,看見了唐代高僧「玄奘」的舍利。 樓牆四周,介紹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
Thumbnail
20240129 角度10 - 舍利 有一次,應邀到中部,途經一座廟宇。 這廟座落在名勝風景處,有山有水、環境優美。 整個景觀,仿造日式禪寺,安靜、乾淨,沒有中式寺廟的喧鬧與紛亂。 我上了二樓,看見了唐代高僧「玄奘」的舍利。 樓牆四周,介紹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
Thumbnail
佛陀的出生、證悟成道、講經說法、涅槃。對於娑婆眾生來說,是在千古闇夜中的一盞明燈,引領我們解脫輪迴苦海。佛教徒一生至少一次朝禮佛教聖地,依循著佛陀的足跡,追隨佛陀弘法的腳步,獲得無上的加持。每一處聖地都因諸佛菩薩的廣大慈悲願力而具足無比殊勝的加持。
Thumbnail
佛陀的出生、證悟成道、講經說法、涅槃。對於娑婆眾生來說,是在千古闇夜中的一盞明燈,引領我們解脫輪迴苦海。佛教徒一生至少一次朝禮佛教聖地,依循著佛陀的足跡,追隨佛陀弘法的腳步,獲得無上的加持。每一處聖地都因諸佛菩薩的廣大慈悲願力而具足無比殊勝的加持。
Thumbnail
佛教徒一生至少一次朝禮佛教聖地,依循著佛陀的足跡,追隨佛陀弘法的腳步,獲得無上的加持。 本篇文章您可以看到 為什麼要朝禮聖地? 印度聖地介紹-藍毗尼 尼泊爾聖地介紹-帕平蓮師洞 朝禮聖地注意事項 龍德上師開示:聖地苦瓜 印度尼泊爾聖地 祈福除障專案(四種廣大殊勝行) 為什麼要朝禮
Thumbnail
佛教徒一生至少一次朝禮佛教聖地,依循著佛陀的足跡,追隨佛陀弘法的腳步,獲得無上的加持。 本篇文章您可以看到 為什麼要朝禮聖地? 印度聖地介紹-藍毗尼 尼泊爾聖地介紹-帕平蓮師洞 朝禮聖地注意事項 龍德上師開示:聖地苦瓜 印度尼泊爾聖地 祈福除障專案(四種廣大殊勝行) 為什麼要朝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