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第二章:善現啟請分 - 白話文翻譯與解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白話翻譯

這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從座位上站起來,偏袒右肩(一種表示恭敬的姿勢),右膝著地,雙手合掌,恭敬地對佛陀說:

「世間少有的世尊。如來善於關心和保護所有菩薩,善於給予教導和囑咐所有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即菩提心;成佛的心),應當如何停住心念並且停在清淨至善的境界、如何降伏這些煩惱、妄念?」

佛陀回答:「很好!問得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如來善於護念所有菩薩,善於囑咐所有菩薩。你現在仔細聽,我將為你說明。善男子、善女人,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應當如此安住心念,如此降伏他們的心念。」

「是的,世尊!我非常樂意聽聞。」

內容含意解釋

這個章節叫做「善現啟請分」,主要記載了須菩提尊者(又稱善現)向佛陀請教修行大乘佛法的關鍵問題:

  1. 須菩提的禮節:須菩提以非常恭敬的方式向佛陀提問,「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都是當時印度表達最高敬意的禮節。這表明在求法過程中,恭敬心的重要性。
    並在與佛陀發問之前,通過讚頌佛陀的稀有難得,表明對即將聽聞的教法的珍視。
  2. 近一步讚歎佛陀:須菩提首先讚歎佛陀善於「護念」(給予關心和保護)和「付囑」(給予重要教導和囑咐)諸菩薩,表明佛陀對修行菩薩道的人有特別的教導方式。
  3. 如來:對成道成佛者的通稱,等同於我們說的聖人。
  4. 核心問題:須菩提提出兩個關於菩提心的核心問題:
    這兩個問題是修行大乘佛法的根本問題,因為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基礎,而如何維持和淨化這顆心是修行的關鍵。
    • 「云何應住」:發了菩提心(成佛的心願)後,應該如何安住這顆心?
    • 「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內心的妄念和煩惱?
  5. 佛陀的回應:佛陀對須菩提的提問表示讚許,並承諾為他詳細解答這些問題。佛陀的回答「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暗示了後面將要展開的教導。
  6. 須菩提的歡喜:須菩提表達了聆聽佛陀教導的喜悅和期待,顯示出對法的渴求。
  7.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 可以分解為:
    • (a):無、無盡
    • 耨多羅 (nuttara),指的是最高、沒有更高的;阿耨多羅譯為無上。
    • :指完全、合一
    •  (samyak):「正等」或「正確」;三藐意為徹底的、完全的、正確,譯為正等。
    • 菩提 (sambodhi):「正覺」或「覺悟」;三菩提意為完全的覺醒或覺悟,譯為正覺。

合起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代表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完全且無上的覺悟。這是佛陀所證得的境界,也是所有修行者追求的最終目標

這一章是《金剛經》核心教義的引子,提出了大乘修行的關鍵問題 - 如何安住菩提心和降伏妄念,為後續的深入教導鋪設了基礎。須菩提的提問不僅代表了他個人的疑問,也代表了所有修行菩薩道者可能面臨的困惑,因此佛陀的回答不僅是對他一人說的,也是對所有發菩提心修行者的開示。

原文位置:金剛經全文

延伸閱讀(上):簡談如來 - 法性本然:從無為法到如來
延伸閱讀(下):簡談如來 - 發心應世:從菩薩到如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明翰的人生轉角處-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9
簡談如來 - 法性本然:從無為法到如來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5/13
感恩無私分享🍀🍀🍀
avatar-img
明翰的人生轉角處
4會員
15內容數
充滿資訊虛假與注意力分散的世界洪流中,如何能夠找回自己的力量 透過身心靈、哲學、心理學工具,在這人生大舞台活出瀟灑奔放的自我探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  從〈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至〈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佛陀揭示般若妙理,亡分別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  從〈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至〈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佛陀揭示般若妙理,亡分別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導讀:   〈善現啟請分第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導讀:   〈善現啟請分第二〉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導讀:   【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導讀:   【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Thumbnail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前言:   此分宜和〈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合在一起看,再與〈依法出生分第八〉對比做參照。須菩提
Thumbnail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前言:   此分宜和〈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合在一起看,再與〈依法出生分第八〉對比做參照。須菩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