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宴
改編自李安的同名電影,用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來重新詮釋同志故事,我沒看過李安的版本,但覺得這部蠻好看,梗概圍繞四個人兩對同志情侶:美洲原住民李(五月花殺手的莉莉葛萊史東飾演)與亞裔的陳安、韓國富豪之子玄珉與亞裔美國人克里斯,四位彼此是好朋友,故事契機是珉與克里斯求婚、李與安計劃生養小孩,女女與男男對稱讓我想起前陣子中國得獎同志電影《漂亮朋友》,但本片出彩的特色應該在李安故事擁有的角色互動,並且利用到美國亞洲人跨國的格局,四人中的珉是富豪後代,他的奶奶是我覺得這部最大的看點,作為傳統韓國女性又是執掌豪紳的管家,故事後期看到她坦承自己年輕時也擔負許多體制衝突下的掙扎,也因此她其實很能理解同性戀孫子珉不被傳統儒家家庭接受的處境,祖孫間原本偏生硬的關係,透過遠渡重洋與珉交上親製服飾得到意義重大的緩解,奶奶為了大局做出婚宴的決定,此時的決策有將帥的風範,另一方面安與克里斯在關係天秤上的類似處境又同病相連,讓起初看似假戲的婚宴最後轉變成真誠的刻印。
尹汝貞作為幾年前奧斯卡時無前例的韓國得獎演員,表演身手自是不在話下,我之前就蠻喜歡她透過媒體傳達的敏捷語錄,這次算是真正在螢幕前體驗到她的演技,我覺得值得觀賞。(2025-5-14)
絕命終結站:血脈
飛機失事、高速公路車禍、雲霄飛車、賽車脫軌到吊橋意外,以無形死神與生活中處處可見意外為賣點的絕命終結站這一集又擴大規模,讓死亡的命運延伸到三代。最初編劇傑佛瑞是在雜誌上看到一則驚險避開失事航班報導得到的靈感,原本還偏小螢幕發行的小眾題材,因為對生活危機引起的警覺漸漸成為新線影業的大IP。本集原本在天景大樓該死的女主角祖先,在避開死亡的命運後好像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子孫滿堂,過去每一集都命中該絕的角色命運轉移到這些後裔身上,基本上心裡建設早已被前幾集建立起來的觀眾都會喜歡那種爆米花安排,像第一集浴室被繩勒死到第五集體操意外都讓人嘖嘖離奇,可以感覺背後這種地獄創意仍然在持續。說到創意,這個系列似乎充滿對「碎片」的執念,大多數都是天外飛來的致命外力,讓人難免會感到疲乏。最後要提一下演員Tony Todd,系列中總擔任任務嚮導的角色,在血脈中也揭曉曾是純真的孩童,現實中在2024年11月去世,本片用角色的方式永遠活下去,提升這個系列作為另類啟示寓言的境界。
頤和園
幾乎是史上唯一以天安門事件為背景的電影,我與家父一起看的。1989年左右,中國正值鄧小平領導迎來轉變的契機,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受北京學生悼念,藉此學生群引發疾呼開放的思潮,當時家父在收音機前聽廣播一度覺得「中國是不是要變民主了?」,隨後6月4號發生軍隊鎮壓的慘事,自此成為Deepseek與ChatGPT兩種語言模型的一個分野,後者使用的自由世界資訊是流通的,但在極權封閉的制度卻無法提起,本片導演婁燁也因觸碰禁忌被中國封殺(多年後再度用疫情故事《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引領思潮)。
說回本片,頗有存在主義作家(卡謬、沙特、淑本華...覺得「上帝已死」)的思想氛圍,故事女主角學生余虹與周偉的分合,深究過程並沒有著重在中國社會制度,但卻隱約感覺到中國共產制度如影隨形的存在,每個人都不能提及,這竟讓人覺得歷史事件顯得更諷刺,我的理解裡,女主角余虹帶著很多人都有的自毀傾向,身在感情中又想逃離感情,這樣的故事如果在自由空氣中述說會是不同的色彩,但觀眾目前只能與片尾駕車別離的男主角一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