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失智的常民指引(三)動作與身體功能篇~~她不是懶得動,而是忘了怎麼動:動作記憶與操作失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明明以前很勤快,到處走來走去,現在怎麼坐著不動?

有一天,你提醒她:「該洗手了喔。」

她站起來,走到水槽前,卻盯著水龍頭發呆。

水流已開,她卻沒有伸出手去洗。你忍不住懷疑:「是懶得動?還是根本不想理我?」

其實,她不是懶,而是「忘了怎麼做」這種情況,屬於失智中常見的操作失序(apraxia),也可被視為動作記憶的斷裂:

動作不是做不到,而是做不順,也想不起來該怎麼開始。

身體知道該動,但順序混亂、關鍵步驟消失

失智的動作困難,不是來自肌肉退化或神經麻痺,而是:

認知與動作的聯結關係

認知與動作的聯結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她可能會「拿著衣服卻穿不上」、「坐在馬桶卻忘記脫褲子」,或是「湯匙在手上,卻不會送進嘴裡」。

※不是不願動,而是動作流程「當機」了

以下是日常觀察到的幾種操作失序現象:

  • 動作卡住:「手已經舉起來,但停在空中不動」
  • 步驟錯亂:「還沒脫褲子就坐上馬桶」
  • 動作混用:「拿著梳子要刷牙」
  • 重複或遺漏關鍵步驟:「衣服穿了一半就轉頭走開」
  • 需要模仿才能做:「看到你洗手,她才開始跟著動」

這些失序不代表她不配合,而是需要重建身體的「操作流程表」

※協助她「想起」怎麼動,比叫她「去做」更有效

  1. 拆解指令、一次一件事:「先把水龍頭打開」、「現在手伸進水裡」
  2. 用模仿喚醒動作記憶:自己邊做邊說「我現在在洗手喔~」她會跟上
  3. 讓她看到目的物品:「妳的衣服在這裡,我們一起穿上」而不是只說「妳去換衣服」
  4. 避免用抽象語言:「整理一下」不如「把這件褲子疊起來」
  5. 尊重她做得慢或不順的節奏:她不是慢郎中,只是路徑變長了

㊣給照顧者的建議:她動不了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 →視覺提示搭配語言:「這是牙刷,來,我們一起刷牙」
  • →動作分解、逐步引導:「先打開蓋子,再拿湯匙」比「你去吃藥」有效
  • →身體陪伴式操作:握著她的手一起做,不是強迫,而是共動
  • →重複日常操作、建立慣性:讓她每天做同一件事,幫助動作進入身體記憶
  • →不要責怪「做錯」、「做太慢」:錯的不是她,而是腦中的流程表掉了幾頁

請記住:她不是故意不動,而是需要你一起「動一動」來喚回記憶。身體有它的記憶路徑,只是現在,需要我們幫她找到回家的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執中的沙龍~~韜光不滅,筆墨執義
0會員
45內容數
「江河未息,仍須問道;天地無聲,誰來執言?」 我是【允執詠光】—— 未敢言休,未肯熄燈,筆鋒猶在,當書未竟。 曾經,我親身走過不公;如今,我願以筆為刃,剖析真相,記錄未竟之事。 我擅長以古詩與時評交織,將複雜的議題化為文字,讓歷史與現實對話。 在這裡,你將看到的不只是故事,而是堅持與信念的延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了解失智症,以及相關知識。
Thumbnail
★了解失智症,以及相關知識。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位個案是一位失智症的媽媽,這次女兒把媽媽帶來做療癒主要是想針對最近媽媽雙腳時常來回搓動以及嘴巴容易不自主咀嚼的這兩個部分。因為擔心是否是失智症藥物副作用造成,希望我能做些解讀並改善這些症狀。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位個案是一位失智症的媽媽,這次女兒把媽媽帶來做療癒主要是想針對最近媽媽雙腳時常來回搓動以及嘴巴容易不自主咀嚼的這兩個部分。因為擔心是否是失智症藥物副作用造成,希望我能做些解讀並改善這些症狀。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目前,失智症仍無法治癒……為了避免拖垮家裡,請你照顧好自己與家人,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Thumbnail
目前,失智症仍無法治癒……為了避免拖垮家裡,請你照顧好自己與家人,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