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文收錄於「點亮」,文章列表點我)
本文為《錢》第18篇|原本這篇,我是要寫:「為什麼存款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差」。但最近,因為美國對全世界祭出新一輪的關稅政策,加上原物料與油價波動,引發了新一輪「通貨膨脹」的恐慌。很多讀者在後台私訊我,希望我用白話講清楚——
到底我們要怎麼在這樣的局裡活下去?光靠努力、節省、存錢,還撐得住嗎?所以,這一篇我決定臨時插播。寫一篇你真的能看懂、能感覺到痛,也能知道該怎麼動身的——
在這場慢性搶劫裡,普通人該怎麼活?
下一篇,我再來寫那個「關於存款與人際距離」。如果你正在為生活費、物價上漲、收入焦慮感到疲憊——這一篇,是寫給你的。
你要活下來,第一件事是要承認:努力工作、不碰槓桿、只存錢,是一條被設計好的死路。
—
開門見山,【什麼是通貨膨脹?】
從字面看,通貨膨脹(Inflation)就是「貨幣變多,價值變薄」。但這樣的解釋,太學術,也太溫柔。實際上,它是這樣運作的:
當一個社會的商品與服務產出不變,但流通中的錢變多,每一張鈔票的「購買力」就會下跌。這個現象,就是通膨。
你可能會問:錢變多,不是代表大家更有錢嗎?錯。更貼近真相的說法是:你手上的錢,在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
【你以為的通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