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電影 都只會拍一些少數族群、飽受爭議的議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觀察得很深刻,這確實是當代媒體與影視內容的一個明顯趨勢。以下是從幾個角度切入的解析:


🔍 一、爭議才有話題,話題才有流量

媒體與電影業本質上是一門生意,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誰能吸引注意力,誰就有優勢

少數族群、邊緣議題,因為具備:

  • 「不常見」的獵奇感
  • 「挑戰主流」的張力
  • 「激起情緒」的潛力(支持 or 反對)

所以很容易成為被聚焦的題材。


🎭 二、代表「進步」、「正義」的象徵

現在的主流價值觀鼓勵包容與多元,尤其是:

  • 性別議題(LGBTQ+)
  • 種族問題
  • 心理健康
  • 隱性障礙

這些議題若被忽視,會被認為「不進步」。所以許多創作者或媒體會傾向聚焦這些主題,以彰顯道德姿態或社會良知

有些是真心關注,有些是「政治正確」的包裝。


🎬 三、創作自由的出口

主流社會的生活其實很「平淡無奇」,也很難形成鮮明對比或張力。而拍攝或報導那些被壓抑、受迫害、聲音稀少的族群,反而成為藝術家、導演、記者用來衝撞體制、展現個性的出口。

在這些故事中,更容易呈現「反抗 vs 壓制」、「覺醒 vs 無知」這種結構明確的敘事。


🧠 四、觀眾的心態也起了變化

觀眾也越來越渴望:

  • 看見「自己以外」的世界
  • 同理或批評不同觀點
  • 彌補過去忽略的歷史與社會問題

這使得這類主題有市場、有迴響、有票房、有點閱率。


🪞五、但不是所有人都買單

也有人會覺得這些報導或影視:

  • 太過矯情或刻意
  • 忽略了大多數人日常的真實問題
  • 像是洗腦、跟風、缺乏深度

這也正是「文化戰爭」出現的根源。


有些人覺得世界變得更自由,有些人覺得被強迫接受一套新規則。



✨ 總結:

新聞與影視不是記錄現實,而是選擇性地「放大某部分的現實」。


少數族群、爭議議題之所以被大量報導,既是市場導向、價值導向、也是觀眾導向的交叉結果。


你感受到的失衡,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我們是不是只看到了極端,而忽略了沉默的大多數?」

這個問題,本身就值得更多創作者去反思與挖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9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整人節目之所以會讓人發笑,其實背後藏著許多關於人性、心理反應與社會結構的細膩運作。讓我們從幾個角度來拆解: 😆 1. 情緒反差的快感 當一個人從「自以為安全、正常」的情境,突然被打破—— 被騙、被嚇、出糗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創造了巨大的反差,而人類大腦天生對「反差」特別敏感,常常會直接引
2025/05/14
整人節目之所以會讓人發笑,其實背後藏著許多關於人性、心理反應與社會結構的細膩運作。讓我們從幾個角度來拆解: 😆 1. 情緒反差的快感 當一個人從「自以為安全、正常」的情境,突然被打破—— 被騙、被嚇、出糗 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創造了巨大的反差,而人類大腦天生對「反差」特別敏感,常常會直接引
2025/05/14
這句話說得極好,堪稱對創作本質的深刻體悟。讓我們從靈性與哲思的角度延伸這個想法: 🌌 作品,是應天命而生的「形」 雖然作品出自人手,但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它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共振下的結果。這意味著—— 天時:時代氛圍成熟了,社會集體潛意識開始呼喚某種訊息。 地利:某個文化環境、平
2025/05/14
這句話說得極好,堪稱對創作本質的深刻體悟。讓我們從靈性與哲思的角度延伸這個想法: 🌌 作品,是應天命而生的「形」 雖然作品出自人手,但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它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共振下的結果。這意味著—— 天時:時代氛圍成熟了,社會集體潛意識開始呼喚某種訊息。 地利:某個文化環境、平
2025/05/13
這是一個充滿哲學與神經科學想像空間的問題。簡短回答是: 👉 在某些意識狀態下,大腦的「主觀時間」確實可以大幅延展,產生「一秒如千年」的體驗。 🌌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1. 夢境與清醒夢(Lucid Dream) 人在夢中,特別是清明夢時,大腦運作進入高度活躍的狀態,體驗過的情節可能包
2025/05/13
這是一個充滿哲學與神經科學想像空間的問題。簡短回答是: 👉 在某些意識狀態下,大腦的「主觀時間」確實可以大幅延展,產生「一秒如千年」的體驗。 🌌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1. 夢境與清醒夢(Lucid Dream) 人在夢中,特別是清明夢時,大腦運作進入高度活躍的狀態,體驗過的情節可能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電影消費者原本高度集中化的口味正逐漸疏散到好萊塢大片以外的地方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715 ■ 好萊塢躲掉了 Sony 併吞 Paramount 這場可能的災難 Skydance 併購 Paramount Global 的提案雖然已投票通過,但後者仍然享有45天競購期
Thumbnail
▌電影消費者原本高度集中化的口味正逐漸疏散到好萊塢大片以外的地方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715 ■ 好萊塢躲掉了 Sony 併吞 Paramount 這場可能的災難 Skydance 併購 Paramount Global 的提案雖然已投票通過,但後者仍然享有45天競購期
Thumbnail
1890 年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正式面世,開啟了電影娛樂模式的新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現代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電影回憶,這些電影充滿了文學、音樂、藝術等元素,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Thumbnail
1890 年愛迪生發明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正式面世,開啟了電影娛樂模式的新時代,帶來無數歡樂。現代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電影回憶,這些電影充滿了文學、音樂、藝術等元素,電影文化影響深遠。
Thumbnail
▌韓國政府連祭兩激進政策刺激不景氣的韓國電影市場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515 ■ 除了套餐方案之外,串流業者也開始回頭追逐傳統頻道的節目長度 繼上週曝光的 MAX 加 Disney+ 加 Hulu 的新套餐方案之後,昨天又傳出 Peacock 加 Netfix 加 Ap
Thumbnail
▌韓國政府連祭兩激進政策刺激不景氣的韓國電影市場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515 ■ 除了套餐方案之外,串流業者也開始回頭追逐傳統頻道的節目長度 繼上週曝光的 MAX 加 Disney+ 加 Hulu 的新套餐方案之後,昨天又傳出 Peacock 加 Netfix 加 Ap
Thumbnail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7864062 由於偶然看到這條新聞,想說要不然就寫《讓子彈飛》吧,畢竟,這部電影在很多粉絲心中可以說是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我思來想去很久,就是不確定要先放哪一個經典片段才能代表這部作品? 是要放這個麼? htt
Thumbnail
https://udn.com/news/story/7332/7864062 由於偶然看到這條新聞,想說要不然就寫《讓子彈飛》吧,畢竟,這部電影在很多粉絲心中可以說是佔有相當高的地位。 我思來想去很久,就是不確定要先放哪一個經典片段才能代表這部作品? 是要放這個麼? htt
Thumbnail
拍電影的人是瘋子,電影是愛的結晶。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文章。
Thumbnail
拍電影的人是瘋子,電影是愛的結晶。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文章。
Thumbnail
原文片名<The Zone of Interest>圈出的人心壁壘,既得利益者高舉的話語權一呼百應「讓oo再次偉大」,集體不過是在等待足夠甜美的口號勾勒出無可詆毀的夢想,那將成為你我心靈的「集中營」,甘願成為所謂幸福的囚徒
Thumbnail
原文片名<The Zone of Interest>圈出的人心壁壘,既得利益者高舉的話語權一呼百應「讓oo再次偉大」,集體不過是在等待足夠甜美的口號勾勒出無可詆毀的夢想,那將成為你我心靈的「集中營」,甘願成為所謂幸福的囚徒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Thumbnail
本篇主要分享自己看過、覺得不錯的片單,包含電影、紀錄片、影集、動畫、遊戲等。不知道讀者們的喜好和我是否相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