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減少物質的負擔,讓我增加內心的平靜!
前些日子晚上下了大雨,加上一直沒有處理的水管堵塞問題,從廁所的地面水管湧出大量的積水,積水半夜流入了客廳,快速地積了大約5公分,堆積在地面上的幾座書堆,放地上三包沒有在穿的衣服,收集的小品馬克杯,擱置在地上許久的空箱子,….,一切都泡在水裡。等到發現時,這些東西泡在水裡已一些時間了,緊急處理將物品一一的放高處一些,再將客廳的地面水,一桶一桶的清出,等到全部收拾好時己是凌晨三點,收拾過程讓人精疲力盡,極度疲憊。
這些物品曾經陪伴著我渡過曾經無數的日子,對我來說具有無可替代的情感價值,生活並不是那麼完美無缺,但心裡也有過糾結和掙扎,總是會想著這個..."以後可能還會用到的”,不過,不管會不會月手到,都不重要了,因為這次泡水後大多直接丟了,因為浸水的東西,有的已泡壞了。
對我而言,我的"以後可能還會用到",常常是好幾年後了,泡水的東西有些是放3年,也有5年,也有放N年的,心裡想反正就放著,也不礙事,不礙事那也更不需緊急處理它,多半時候放到自己都忘記曾經有那些東西了。
這次泡水事件之後我開始在認真思考,"捨棄"--我不再需要用到的物品,並不是忘記過去時光,而是為了讓這些不再需要再用到的物品,不再成為空間的束縛,記憶可以自由流動,但我實在不需要再被物品所累,接下來的幾天我重新整理把它們回收,或轉送給別人,讓它繼續服務給有需要的人!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書《斷捨離》一書指出,斷絕不需要的物品、捨棄不再有用或不再喜歡的東西、以及離開那些消耗我們精力和時間的人或事物,來達到簡單、清爽、無負擔的生活。當我花了幾天時間將一樓整理完後,心理感到一種奇異的釋放,心境似乎更加寧靜,空氣更流通,空間感覺變大了,我擺上幾株小花,手作了幾個小盆栽,放在窗前,移除許多雜物後,久違的陽光透了進屋內來,終於不再被過去的物品所牽絆,感覺輕鬆多了,重新找回了自己內心與空間的平衡,生活繼續向前行!
“少即是多”~我少了不需要及不必要的囤物,我多了清爽生活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