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大大小小的暢貨中心征戰(實體攻略之一在此)之外,義大利有一種挖掘另類名牌獨特品的樂趣,各大品牌在展示間(showroom)陳列的衣鞋,也就是在推出下一季產品之前、提供陳列與市場測試水溫的樣品,最後也會進入到暢貨中心拍賣,這些都很可能是獨一無二(因為種種原因最後並沒有量產)、但也是設計師嘔心瀝血甚至是充滿前衛風格之作,提供的價格也十分佛心,比方說,我就曾經以不到台幣一千元的價格,買到了KENZO、Marc Jacobs與MOSCHINO的涼鞋,以台幣一百多塊買到Salewa的長袖登山襯衫。
這些獨特品價格之所以如此優惠,是因為展示間只有單一尺寸,女裝是義大利尺碼的四十四或者四十二號(不同品牌會出現差異,反正約身高一六八左右),女鞋則只有三十七號。
展示間showroom樣品獨一無二很幸運,我無論身材或腳丫子都正好是展示間尺寸,但這並不是正常的體型組合,這樣的身高,通常腳板尺寸會更大。有一次我在暢貨中心的鞋店又發現了一批展示間的精品鞋,正在逐一試穿的時候,聽到某位女客人與店員在爭執,顯然對方看到這些品牌居然有這種價格也相當心動。
「為什麼她那些鞋子只有三十七號?」
「因為那是showroom的鞋子,只有這個尺寸。」
「她比我還高,她怎麼可能穿得下?」那語氣充滿了恨意與嫉妒。
店員無奈,從我這裡拿了一雙鞋子給那位女客人,她坐下來試鞋,立刻出現了灰姑娘姊姊試鞋的場景,怎麼塞就是塞不進去,不管怎麼喬角度,腳跟一定卡在外面。她最後無奈放棄,把鞋交還給店員。我覺得店員超倒楣,所以那一次就把各大精品的三十七號女鞋全部包回家(幸好一雙只有台幣一千多)。
古著是當代時尚顯學
除了靠各種明顯品牌商標的包包或服飾掛身、炫耀個人財力等級(未必與品味正相關)追求社會大眾認同之外,你也可以逆風而行,為了表現自己的美學態度甚至是道德高度(環保)而找尋古著品。
如果你是熱愛日本的台灣人,一定知道充滿二手尋寶之樂的下北澤,那地方從來不曾令我失望。某次我直接穿著東京的戰利品搭機回到米蘭,進入市中心沒多久,就被某個年輕美女搭訕,她自我介紹是時尚科系大學生,希望拍下我的照片放在她的IG。當然,不是因為長相,而是穿搭。
二手服飾店的好處,就像逛舊書店或二手唱片行一樣,別人不要的東西,可能是你尋覓多時的珍品;而且,具有豐富歷史層次感的商品陳列,也可以產生更多的刺激與靈感。某個在英國高級時尚圈工作(她曾經為Alexander McQueen旗下工作,這經驗絕對是絕後)的朋友,曾經告訴我,時尚圈就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她(與其他業內人士)經常造訪古著店找尋主題,滿載而歸。
二手衣快閃拍賣秤重出清
德國有一間專門做二手衣快閃拍賣活動的公司,名叫Vinokilo,顧名思義,就是以公斤計價的二手衣,他們會在歐洲各地找到合適地點、舉行數天的拍賣活動,想要撿便宜的人事先購票(約三百塊台幣)入場,到了現場,就可以開始四處搜刮。我參加過一場,現場有試衣間與磅秤(檢視自己買了多少),看得出有真正的二手貨,但也有便宜批貨過季品以及展示間流出的產品,但老實說,我繞了多次還湊不到幾件衣服,而且身邊也有不少跟我一樣、繞來繞去想要多找一點好貨,不想浪費門票的客人(我的伴侶直接棄守,因為男裝實在少得可憐)。
沒買到太多東西,也許是我們運氣不好。不過,我後來查看某些討論區,發現這家公司有諸多剝削員工情事(快閃拍賣幾乎都是雇用臨時人員),出發良善,但手段粗劣,一樣是黑心企業,當然列入地雷。
不論是當季新品、二手衣專賣店、抑或暢貨中心,只要是實體店面,都會出現進貨速度有限的問題。想要隨時隨地享受尋寶樂趣?沒錯,這是下一篇的主題,義大利時尚網購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