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到沒動力,提不起勁,對生活失去了熱誠?以為是因為懶惰或是生病了?以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我自己認為這世上並沒有存在真正的懶惰。
如果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內在衝勁與欲望,便會軀使我們有外在的行動力,而並不需要特別找個原因,激勵或是免強自己去做一些什麼。
有了內在的熱情,行動力是一種很自自然然的反應,而建立目標與方向的一個重要關鍵是欲望。而當一個人並無所求,也就是沒有欲望,同時就是沒有所需要的行動。
我覺得這樣也並沒有有何不妥或是需要去改善的,如果當時人是滿足於那個狀態。但時間久了,事實是,你總會覺得無聊,不安與焦慮也是無所事而被洐生的。
我相信人的本性是帶着創造性的,我們需要在這世界去創造一些什麼,達到自己內心的充實與滿足感。
欲望是行動力的推進劑,其實欲望也是人類自然存在的人性特質之一,那為什麼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漸漸的失去了這原始性的欲望?
我想是來自於我們無形中吸收了某些資訊,如媒體和宗教,都訴說着,欲望是不好的,欲望會帶來毀滅性,我們都理應禁欲,達到無所求與無所需。
也許這也並不是它們真正想傳遞的,只是被某些人錯誤的理解了。過多的欲望很容易讓人抓狂,但適當的欲望,是發展創造性的要素;行動力的重點,是體驗與成長的持續性。
我們應該更好的去反思與認同自己的欲望,需要時作出調整或修改,讓它成為我們人生體驗與發揮自己效能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