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長期投資遠不如外界想像的那般光鮮亮麗。有紀律的投資雖然看似單調乏味,但其核心在於一致性、風險管理以及對既定計劃的嚴格執行。這種方法或許缺乏投機交易的刺激感,但在應對市場的波動與不可預測性時,其有效性無可取代,尤其在川普政策下的不確定性市場。
2025年的投資策略:股債平衡穩健的配置方式
今年,我的股票投資策略以股債平衡為核心,配置比例大約為80%的股票與20%的債券,其中債券以短期債券為主。短期債券因其低存續期間和對利率波動的低敏感性,提供了穩定性和流動性,能有效緩衝股市波動帶來的風險。這種配置反映了我對市場的謹慎樂觀態度:既期待股市仍有上漲空間,又為可能的波動做好準備。透過維持這樣的平衡,我可以捕捉股票的上漲潛力,同時利用固定收益的短債降低下行風險,且若下行的幅度過大,債劵部位往往是可以抄底的重要資金來源。
與過去兩年的牛市相比,今年我的策略顯著轉向保守。在牛市的前兩年,我並未進行任何股債平衡,而是將資金全數投入股市,甚至在牛市初期使用了槓桿和借貸投資,以放大回報。雖然當時的策略在市場狂熱期獲得了可觀收益,但也讓我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中。進入2025年,作為牛市第三年,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市場週期與循環不可避免。因此,我採取了紀律性操作,當股票增值顯著時賣出一部分,將資金重新配置到債券,確保股債比例維持在80/20。
隨著時間進入2025年下半年,我預計將進一步提高債券比重,可能將股債比例調整為70/30甚至60/40。這一調整反映了我對牛市成熟階段的日益謹慎,以及對潛在修正或熊市風險的關注,透過主動管理風險和紀律性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