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防疫物資需要「非市場邏輯」的制度保障?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為什麼防疫物資需要「非市場邏輯」的制度保障?

「市場會自己找到平衡。」

這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者的金科玉律。 但在疫情來臨時,市場真的會自動供應你需要的口罩、防護衣、快篩試劑嗎?

202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會。

而2025年疫情再起、口罩廠幾乎全軍覆沒的現實,讓我們必須認真問一個問題:

為什麼防疫物資這種「看似普通、但極度關鍵」的商品,不能只靠市場來決定存亡?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一場市場無法有效解決的風險對賭。


一、疫情就是最典型的「市場失靈情境」

根據經濟學教科書的定義,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發生於下列幾種情況:

  1. 外部性(Externality)
  2. 公共財(Public Goods)
  3. 不對稱資訊(Information Asymmetry)
  4. 不完全競爭(Imperfect Competition)
  5. 時間不一致與突發事件風險(Temporal mismatch & shock)

防疫物資同時命中以上五種條件。

讓我們逐一解釋:

✅ 外部性

一人戴口罩,受益的是整個社區。這種正向外部性會讓私人部門生產不足、消費低估。

✅ 公共財性

疫苗與檢測具有「非排他性」(全體受益)與「非競爭性」,市場不願投資高風險生產。

✅ 資訊不對稱

消費者難以判斷產品品質;政府也常缺乏完整供應鏈資訊,造成壟斷或過剩。

✅ 不完全競爭

台灣防疫物資業者規模小、利潤低,無法對抗進口品價格戰,容易導致產業瓦解。

✅ 突發性風險

疫情難以預測,需求具突爆性,產線投資需長期但需求瞬間,民間企業無法自行承擔。

在這樣的環境下,市場不是解方,而是問題本身。


二、純市場邏輯下的防疫物資困局

在疫情初期,政府全面動員,建立口罩國家隊,強勢介入分配與價格,台灣一度被譽為防疫模範生。

但隨著疫情緩和,政府「退場市場」,結果是:

  • 國產業者無法與中國低價品競爭,倒閉潮爆發;
  • 採購轉向最低價標準,劣幣驅逐良幣;
  • 沒有訂單,廠商無法維持產線,技術逐漸流失;
  • 沒有制度性儲備,導致疫情再起時,又回到搶購階段。

這正是市場邏輯的必然結果

商人不是慈善家,不會為「可能發生」的疫情留著吃虧的產線。 政府若沒有制度保障,「防疫能力」就會在和平時期自然消失。


三、防疫物資,是戰略資源,不是消費商品

我們該如何定位口罩、疫苗、快篩、手套這些物資?

  • 它們不是T恤,不是衛生紙,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到的自由選擇。
  • 它們是當國家需要時,能不能撐住醫療系統與社會秩序的最後防線。

這正是「非市場邏輯」必須介入的理由:

就像電力備載容量、石油儲備、糧食安全一樣,防疫物資也是一種「社會韌性資本」。

它們需要的是:

  • 制度性庫存管理(而不是任由超商進貨數量決定);
  • 長期政策採購支持(而不是臨時搶貨);
  • 國產生產鏈維繫機制(而不是自由競爭淘汰);
  • 跨部門協調平台(衛福部、經濟部、國發會需統整應變指揮)。

四、全球怎麼做?台灣又缺了什麼?

我們看到,美國、新加坡、日本早已走上制度化道路:

  • 美國啟動《國防生產法》,下單保護國內產能;
  • 新加坡設計家庭防疫包,由政府主動發放;
  • 日本地方政府有法定的口罩備庫責任。

台灣呢?

  • 2020年超前部署,2021年撤退市場,2022年產業凋萎,2023年完全放生。

這不是防疫常態化,而是防疫體制崩解。


五、我們該做什麼?非市場邏輯的制度保障怎麼建立?

以下是幾個可行方向:

🏛 制度面

  • 納入《災害防救法》與《傳染病防治法》:「國定防疫物資清單」與「法定最低儲備量」
  • 設置「國家應急醫材儲備中心」

💼 採購面

  • 公共單位採購「品質+在地產能貢獻」綜合評分,不單以價格決勝負
  • 設置三年期保底採購合約,給予穩定投資回報

🏭 產業面

  • 提供「防疫物資產線維持基金」補助機制
  • 鼓勵設置「平戰轉換彈性產線」技術研發補助

👥 社會面

  • 推動「社區防疫自主儲備教育」,如家庭健康包配發計畫
  • 將防疫物資納入中小學防災教育教材

結語:讓防疫能力活下來,就不能交給市場處理

我們不能總在疫情發生後才驚覺缺貨、缺產線、缺人力、缺制度。

「防疫體系」不能像帳篷一樣只在雨天撐起,平時就收進倉庫。

如果我們承認:防疫物資的本質是「國家韌性資產」,

那就必須用「非市場邏輯」來保障它的生存。

因為市場只負責現在,

但政府要對未來負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耗材內幕誌
10會員
150內容數
📢 衛生耗材內幕誌 🔍 深入探索乳膠手套、口罩、血袋等醫療耗材產業,揭開供應鏈與市場內幕! 我們專注於 產業趨勢、供應鏈運作、商業模式、採購指南,幫助醫療從業者、企業採購、投資人發掘市場機會。
醫療耗材內幕誌的其他內容
2025/05/22
AI 這幾年火到不行,從自動駕駛、聊天機器人,到畫圖AI、股票預測,每次聽到這些技術的核心,你八成會聽到這兩個詞: 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 跟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 兩個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本質跟策略大不同,就像是「用直升機搬磚」和「用手推車搬磚」都
2025/05/22
AI 這幾年火到不行,從自動駕駛、聊天機器人,到畫圖AI、股票預測,每次聽到這些技術的核心,你八成會聽到這兩個詞: 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 跟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 兩個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本質跟策略大不同,就像是「用直升機搬磚」和「用手推車搬磚」都
2025/05/22
最近凱凱案引爆輿論,讓很多人都忍不住問一句:「我們的法律,是在保護壞人,還是在保護人民?」這不是一時情緒性的指控,而是一次集體對台灣刑事司法體制的深度質疑。因為在這起牽涉兒童虐待致死的重大案件中,我們再次看見了——「被害人」和他們的家屬,幾乎在整個刑事訴訟程序裡,是被邊緣化的那一方。 這也不是第一
2025/05/22
最近凱凱案引爆輿論,讓很多人都忍不住問一句:「我們的法律,是在保護壞人,還是在保護人民?」這不是一時情緒性的指控,而是一次集體對台灣刑事司法體制的深度質疑。因為在這起牽涉兒童虐待致死的重大案件中,我們再次看見了——「被害人」和他們的家屬,幾乎在整個刑事訴訟程序裡,是被邊緣化的那一方。 這也不是第一
2025/05/22
新冠疫情不是歷史,它仍然在延燒;而應急物資儲備制度,也不該是一次性的戰時動員,而是必須常態化的國家安全機制。 隨著2025年新冠變異株XDV.1在亞洲再次升溫,我們再次反思一個問題: 台灣,準備好了嗎?如果口罩斷貨?如果疫苗來不及?如果快篩無處可買? 這不只是一場醫療危機,而是**「國家應變制
Thumbnail
2025/05/22
新冠疫情不是歷史,它仍然在延燒;而應急物資儲備制度,也不該是一次性的戰時動員,而是必須常態化的國家安全機制。 隨著2025年新冠變異株XDV.1在亞洲再次升溫,我們再次反思一個問題: 台灣,準備好了嗎?如果口罩斷貨?如果疫苗來不及?如果快篩無處可買? 這不只是一場醫療危機,而是**「國家應變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設定討論方向到情報操作者不想要的方向,可以卡住情報操作者想引導人們相信的事、辯解的藉口。 以 #兩兆錢坑 法案來講,情報操作者的論述大概是用「時候未到所以不一定」的原理來欺瞞逃脫質疑。這時可以設定的討論方向是: 1雖然未發生,但是法規有限制比較有保障 2討論「空白授權」可能的危害 例如:
Thumbnail
設定討論方向到情報操作者不想要的方向,可以卡住情報操作者想引導人們相信的事、辯解的藉口。 以 #兩兆錢坑 法案來講,情報操作者的論述大概是用「時候未到所以不一定」的原理來欺瞞逃脫質疑。這時可以設定的討論方向是: 1雖然未發生,但是法規有限制比較有保障 2討論「空白授權」可能的危害 例如: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紛紛吹起遠距工作的風潮。此外,拜行動網路、數位傳播科技的普及,以及視訊會議軟體的成本下降所賜,遠端工作逐漸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生活風格。即便疫情趨緩,疫苗施打率普及,有一部分仍繼續維持遠距工作的方式。
Thumbnail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地紛紛吹起遠距工作的風潮。此外,拜行動網路、數位傳播科技的普及,以及視訊會議軟體的成本下降所賜,遠端工作逐漸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生活風格。即便疫情趨緩,疫苗施打率普及,有一部分仍繼續維持遠距工作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一支YouTube 影片 探討幾年前新冠病毒疫情 實實在在是一場陰謀論 主要是淘汰與存活的秘密計畫 這項計畫是由某大國策劃 主旨是要讓弱勢者滅亡 強者存活下來 對未來世界才更有意義 看完影片並不恐懼 這也非無稽之談 現在我們眼見一切科技進步 其實在佛經上早已述說預言
Thumbnail
一支YouTube 影片 探討幾年前新冠病毒疫情 實實在在是一場陰謀論 主要是淘汰與存活的秘密計畫 這項計畫是由某大國策劃 主旨是要讓弱勢者滅亡 強者存活下來 對未來世界才更有意義 看完影片並不恐懼 這也非無稽之談 現在我們眼見一切科技進步 其實在佛經上早已述說預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