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小新現在正式開放「線上會計家教服務」囉!如果你有相關學習需求,可以填寫以下表單,我會主動聯絡你安排試教(試教提供半價優惠😊):
👉https://forms.gle/x7BzefGoMBwbdChF9

嗨,大家好,我是小新!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投入資本」這個主題,這是公司的股東權益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下面我們會用盡可能簡單的方式來弄懂它的概念!
什麼是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這裡說的「公司」,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你可以把這種公司想成一個大蛋糕,這塊蛋糕是由很多人一起出錢做成的。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由2人以上的自然人股東或是政府、法人股東1人所組織而成。

股東權益的三大來源
因為股東是公司的出資人,所以他們擁有的那一個部分,我們叫做「股東權益」。從會計角度來看,股東權益 = 資產 - 負債,意思就是:把公司的債都還完後,剩下來的才是股東的,所以股東權益又稱為剩餘權益。股東權益主要有3種來源:
- 投入資本。(也就是股東拿錢來投資公司的部分)
- 保留盈餘(也就是公司賺的錢保留在公司裡的部分)
- 其他權益項目(也就是其他使得權益增減的項目)
股東權益的第一部分:投入資本
重點來了!投入資本根據來源又可以分成兩種:
- 股東的投資
這通常是股東拿錢來買公司發行的股票。每張股票上通常會有一個「面額」。如果公司發行股票的價格比面額還高,我們叫「溢價發行」;如果比面額低,就是「折價發行」。比如說:某公司股票面額是10元,發行價格為15元,有人花了15元來買這張股票。其中跟面額一樣的那部分會被記成股本,也就是法定資本。而超過面額的5元部分,則會被記為資本公積。但如果公司是發行「無面額股票」,那麼股東繳進來的全部金額都會被列為股本。
- 是股東的捐贈
有時候股東可能會免費捐一筆錢或資產給公司,這種情況下,這筆錢不算是股本,而是被記錄為「資本公積」。以上便是投入資本的基本概念。
股東權益的第二部分:保留盈餘
接著,我們來聊聊「保留盈餘」。簡單來說,保留盈餘就是公司賺了錢,但先不發股利給股東,而是把它留下來繼續使用。那這筆留下來的錢,可不可以用來發股利呢?這要看它有沒有被「指定用途」。所以我們可以把保留盈餘分成兩種:
- 已指撥保留盈餘:這部分的錢被指定用途,不能拿來發股利。
- 未指撥保留盈餘:這部分沒有受到限制,公司可以拿來發股利。
至於在資產負債表上,保留盈餘根據性質的不同,我們可以看到這三種名稱:
- 法定盈餘公積:這是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賺錢之後必須先提撥盈餘的10%作為法定盈餘公積。這可以說是在法律的強制要求下,讓公司提撥一定的淨利潤作為安全基金的概念。
- 特別盈餘公積:這是根據契約或公司自身的目的所提撥的盈餘公積。例如董事會決定為了未來某計畫的執行,先存錢起來的概念。
- 未分配盈餘:這便是還沒決定用途、可以用來發股利的那個部分,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未指撥」的保留盈餘。
股東權益的第三部分:其他權益項目
接著,我們來看看「其他權益項目」這一塊。這部分比較特別,它不是股東出的錢,也不是公司所賺的盈餘,而是其他會使得權益增加或減少的項目。舉例來說,像是
- 證券投資未實現損益,只要股票還沒賣掉,它每一期的價格變動所產生的未實現損益都會使得權益發生變動。
- 其次像是國外營運機構財報的累積換算調整數,由於匯率的變動,進而使得權益也產生變動。
- 再來像是資產的未實現重估增值,這是由於資產價值重新估算,進而使得權益也產生變動的部分。
- 最後還有一項是現金流量避險中屬於有效避險部分的未實現損益。它們又可以統稱為累計其他綜合損益或是其他權益。
小心這個減項:庫藏股票
最後有個特別要注意的項目叫做「庫藏股票」。什麼是庫藏股票呢?就是公司自己用錢把自身在市場上流通的股票買回來,但又還沒註銷或重新出售的部分。由於是公司付錢來收回股票,這與公司在發行股票時,由股東繳納股款給公司的概念相反,所以它會列為權益的減項。
投入資本:普通股 VS 特別股,誰是VIP?
好了,我們現在正式介紹今天的主角:投入資本。當你把錢投進一間股份有限公司後,公司就會發給你一張證明你是股東的「憑證」,也就是股票。但就像是球賽的球票一樣。不同的票種有不同的好處,股票也是一樣的,它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普通股與特別股。
表決權:誰能投票?
首先,在表決權部分,普通股股東有表決權!也就是說你有權利參加股東會,可以對公司的重大決策投下你寶貴的一票,間接來影響公司營運。至於特別股股東的表決權通常受到限制或者沒有表決權,因此對公司營運就比較沒有影響力。
盈餘分配權:誰先拿到分紅?
其次,在盈餘分配方面,公司賺錢之後,只要經過公司董事會提出並經股東會同意,便可以把一部分盈餘拿來發股利。這時候,普通股和特別股都有資格領錢,但是特別股可以享有優先權!普通股則要等特別股先領完,如果還有剩,才分得到。
清算時的剩餘財產:誰能先分到財產?
再來,在剩餘財產分配權方面,如果公司倒閉,要進行清算,該怎麼分錢呢?首先,會把錢還給債權人,像是銀行或供應商。接著才是輪到特別股股東,最後,普通股股東才能分剩下的財產。
普通股的「認股權」:避免被稀釋的保障!
接著,我們繼續來說說一個普通股的關鍵權利──認股權。如果公司想要籌集更多資金,準備發行新股票。這時候原有的股東可能會緊張了,因為新股一發行,老股東擁有的股份比例會變小,這就叫做「稀釋」。為了保護原本的普通股股東,公司通常會讓他們依照原有持股比例,優先認購新股。那特別股呢?特別股通常沒有認股權,因為它的股利通常是固定金額或比率,不太會因為新股發行就被稀釋到權益。
特別股沒有認股權,但有「轉換」神技!
但話說回來,如果公司賺錢賺到翻掉,普通股可以分到更多股利,這時候特別股股東可能會覺得:「我這邊只能收到固定的股利,有點吃虧耶?」為了讓投資人對特別股更有興趣,公司有時候會給予特別股一項權利,也就是能選擇轉換成普通股。這種股票就叫做:可轉換特別股。特別股股東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變身」為普通股,讓自己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狀態。
可收回特別股:公司主動收回特別股
我們最後來說說另一種特殊的特別股──可收回特別股。這種股票,允許公司在某個時間點,用事先約好的價格把股票「買回來」。為什麼公司要這樣做?有以下2個原因:
- 公司賺很多,有多餘的現金,乾脆就把特別股買回來,如此可以減少未來固定發放的股利。
- 當市場上借錢變便宜了,公司乾脆就利用利率較便宜的債務來取代發股利的特別股,降低資金成本。
公司可以藉由這項主動收回的權利,讓自身的財務操作更有彈性。

特別股與普通股的比較。
股票現金發行:面額股 vs 無面額股
說到股票發行,我們先要確認一件事—也就是股票到底有沒有「面額」?這可以將股票分為兩種:面額股及無面額股。其中台灣的股票面額通常是10元。至於無面額股雖然沒有面額,但可以選擇記載設定價值。因此,又可再細分為兩類:有設定價值的無面額股與沒有設定價值的無面額股。
什麼是法定資本?
接下來,我們來複習一個重要的觀念:法定資本(股本)。簡單地說,它是公司「實收資本」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最低的資本基礎。至於在不同股票型態下,每股的法定資本會怎麼認定呢?其中,面額股的每股法定資本就是其面額;其次,無面額股若有設定價值,則會以設定價值當作每股法定資本;最後,若是無面額股,也沒有設定價值,那麼所有繳入的股款都算是法定資本。

什麼是法定資本?
發行股票時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至於發行股票的會計分錄該怎麼作呢?由於台灣的公司在發行股票時,通常都是以高於面額來發行,也就是所謂的「溢價發行」。這時候,收到的現金,會先借記:現金。至於發行價格裡相當於法定資本的部分,會貸記:股本。大於面額的部分則會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牛刀小試
OK,有了上面的觀念後,下面我們來看一個題目練習股票發行的分錄。
春日公司於X5年4月10日以現金發行普通股20,000股,請依照下列兩種情形作股票發行的分錄。
- 股票面額為10元,發行價格為15元。
- 股票無面額,設定價值為12元,發行價格為15元。
首先,在情況一中,收到的股款是將發行股數20,000股×發行價格15元=300,000。所以會借記:現金300,000。接著,由於面額是10元,所以其中的法定資本便是將發行股數20,000股×面額10元=200,000。所以會貸記:普通股股本200,000。至於超過面額的每股差額為5元,乘以發行股數20,000股後,等於100,000,它便是收取的股款超過面額的部分,屬於股本溢價,因此,會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00,000。
接著,情況二屬於無面額的股票,但有設定價值。原則上我們可以將設定價值當成是面額一樣的方式來處理。其中收到的股款同樣是將發行股數20,000股×發行價格15元=300,000。至於法定資本部分則是將發行股數20,000股×設定價值12元=240,000。所以會貸記:普通股股本240,000。最後超過每股設定價值的差額為3元,乘以發行股數20,000股後,等於60,000。我們同樣需要將其貸記:資本公積。只是此時這項資本公積的性質跟情況一不太一樣,所以名稱要修改為資本公積-投入資本超過設定價值數。
股票的非現金發行
一般來說,公司發行股票,大部分都是收「現金」,投資人繳錢,公司給股票。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可能不是拿錢來投資,而是拿房地產、設備、甚至技術或勞務來換股票。這種情況屬於股票的非現金發行。但問題來了:如果收到的不是現金,那要怎麼入帳呢?這時會有一個順序來處理這種狀況:
首先,股票的發行價格會優先看收到的資產或勞務的公允價值。比如說,一台機器現在值100萬,這就會被當作是發行股票的價格。但如果這項資產或勞務的價值無法合理估出來,那就改用發行股票的公允價值來認定價格。
譬如春日公司發行面額10元的普通股50,000股交換一套二手的機器設備。如果該設備沒有市價能夠參考,但交易發生當天的股票市價是16元,那麼春日公司的處理方式如下:
由於該二手機器設備沒有市價可以參考,所以我們只能以公司股票的市價來作為該機器的入帳成本。換出的股數是50,000股×每股市價16元=800,000元。所以分錄會是,借記:機器設備800,000。接著,由於股票的面額是10元,同樣乘以發行的股數50,000股後,得出普通股股本為500,000元。所以會貸記:普通股股本500,000。最後兩者相減後的差額300,000便是溢價的部分,所以會貸記:資本公積-普通股溢價300,000。
好囉,今天有關投入資本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覺得內容不錯,記得按讚、訂閱、與分享喔,我是小新,我們下次見,byebye。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成為我的付費訂閱者。這不只是對我創作的支持,更讓我有資源持續深入研究與整理這些知識,讓內容更完整、更有價值。
💼 方格子付費訂閱專區👉小新的會計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