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裝作為一種越界特權,淺談電影《小姐好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 ˚。𖦹 ⋆。°✩ 𓅰 𓅬 𓅭 𓅮 𓅯✮ ⋆ ˚。𖦹 ⋆。°✩

最近兩個月看了四次,算是被深深迷住了,是一部好適合週五夜的電影,不用動太多腦力,就交給直覺,還請記得跳下每一個導演刻意設下的幽默陷阱,笑開開的,就沒事了,連帶一週的疲累都被笑聲稀釋。他不適合深究,一旦直盯著每個曾讓我笑哈哈的片段,就不有趣了,因為直覺的,認為有人曾因此受傷,那我是否就不該踩在這傷口上開懷大笑,他或許是無法促進癒合的。我從未想清楚模仿、扮演還有幽默的界線。

小姐、好白,但小姐其實是「小哥」,膚色也非「好白」,是基於模仿、基於扮裝(因辦案需求,黑人男性警官扮演白人富家女性),基於一切不合理,以及僅能存於影像裡的邏輯(是說,「新」兩姐妹與「原」兩姐妹的差異是能被直接辨識的,相像程度並不高,而這卻是電影劇情的立基點)。我認為導演是有一番抱負的,他是一部喜劇片,但裝滿了諷刺,諷刺對象是諾大的美國流行文化,涵括資本與剝削,與販售女人的慈善晚會,如何達成笑果?刻板的刻畫是需要,除了幾位要角在人物敘事上的轉折讓角色更像個人,關於其他為推動劇情而存在的角色,他們只是附庸的墊腳,貼合「誰應該要的樣子」,為所謂幽默之處墊高。

看似撕裂,細瞧,或許電影的本意在於「融合」,刻板無所不在,扮裝成為一種例外。去「扮裝」成為一種特權,讓角色可以超脫文化限制與其禁忌,去進入另一個文化所設下的界線,如A Thousand Miles 兩段音樂的登場作為一種表態。第一次是借「上流白人女性」之口,展現音樂受眾與其帶來的「姐妹」凝聚力,而後段饒舌的歌詞N words,在唱與不唱之間,由「扮裝」的一方基於原生的「資格」,以自信而理直氣壯的姿態,影響無扮裝的一方,界線在此模糊。第二次則是「黑人籃球員」對扮裝者的追求,A Thousand Miles 再次成為工具,扮裝者因歌曲的陰柔特質,認定其能成為一種勸退非此受眾的武器,然事與願違,黑人籃球員表態對歌曲的喜愛,透過扮裝者的行動與跨文化/身份的介入,界線再次模糊。

總是擔心寫得過冗長、過饒口,我還是未想清楚模仿、扮演還有幽默的界線。很突如其來的想到,電影藝術亦是作為一種扮演存在,劇本的撰寫是、演員的演繹是、導演的詮釋是。那麼「模仿/扮演」的本身即脫離了疑難,尺度才是。在天秤一端放上幽默,另一邊要什麼才好與之相稱?若「模仿/扮裝」作為一種融合與互重的解方,那冒犯感是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拿捏。「小姐好白」四字背後是相反的存在,四字是一種最理想的詮釋(或說是目標),在二種身份間相互跳躍。P認為其某種程度縮小了「電影作為一種模仿」的思考,但離得出結論,還有遠遠的一段A Thousand Miles。


pwen ✮ ⋆ ˚。𖦹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wen筆記日常
2會員
9內容數
旅行、電影、書,還有一些生活紀錄與murmur ⁺✧ 21歲,台灣人,正在法國交換學生中。
pwen筆記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4/10/02
「嗯......我覺得Carol好像在玩弄小女生的感情一樣。」A一提出觀點,其餘討論者不乏有點頭贊同的、開懷大笑的,也有低頭深思的。 那,你覺得呢?
Thumbnail
2024/10/02
「嗯......我覺得Carol好像在玩弄小女生的感情一樣。」A一提出觀點,其餘討論者不乏有點頭贊同的、開懷大笑的,也有低頭深思的。 那,你覺得呢?
Thumbnail
2024/09/01
《美國殺人魔》改編自Bret Easton Ellis的同名小說,以Transgressive fiction切入,電影同小說文本,以極端、反叛,如「暴力」、如「性」的方式,書寫社會邊緣人物或非傳統生活方式(此指1980s的雅痞文化)。
Thumbnail
2024/09/01
《美國殺人魔》改編自Bret Easton Ellis的同名小說,以Transgressive fiction切入,電影同小說文本,以極端、反叛,如「暴力」、如「性」的方式,書寫社會邊緣人物或非傳統生活方式(此指1980s的雅痞文化)。
Thumbnail
2024/08/25
我非常喜歡頤和園,談原因,卻是遲遲說不清的。直到和A、J、H展開一道道對於本片偏好的論證,混沌的思緒才得已被細縷、被歸納。雖說是整理過的,但始終更偏像不怎麼有結構的murmur。
Thumbnail
2024/08/25
我非常喜歡頤和園,談原因,卻是遲遲說不清的。直到和A、J、H展開一道道對於本片偏好的論證,混沌的思緒才得已被細縷、被歸納。雖說是整理過的,但始終更偏像不怎麼有結構的murmur。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電影雖然主打情慾滿溢的裸露畫面,然而,觀影的過程卻不會帶有男性凝視的強逼與服從。周旋在四個角色之間的多樣態性愛,反而更加敦促著觀眾直面回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性愛,在關係中缺失的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Thumbnail
電影雖然主打情慾滿溢的裸露畫面,然而,觀影的過程卻不會帶有男性凝視的強逼與服從。周旋在四個角色之間的多樣態性愛,反而更加敦促著觀眾直面回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性愛,在關係中缺失的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Thumbnail
楊雅喆導演的新電影,破浪男女,幾個月前我就看到預告了,剪得有夠情色,原本沒什麼興趣;但這兩天聽到很多觀後感,說看完才知道這其實是部純愛電影,我瞬間來了興趣,所以在探討人性嗎?下班 google 最近的影院、最近的場次就衝了; 果然不是部容易懂的電影,不是一般套路,情慾戲當然很精彩,但我還是看不是太
Thumbnail
楊雅喆導演的新電影,破浪男女,幾個月前我就看到預告了,剪得有夠情色,原本沒什麼興趣;但這兩天聽到很多觀後感,說看完才知道這其實是部純愛電影,我瞬間來了興趣,所以在探討人性嗎?下班 google 最近的影院、最近的場次就衝了; 果然不是部容易懂的電影,不是一般套路,情慾戲當然很精彩,但我還是看不是太
Thumbnail
看到片名時我以為是一部愛情喜劇片,想不到是不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前面的鋪梗會讓你覺得劇情很普通無聊,但是細看真的每個細節都是是高智慧ㄟ,且假冒的殺手非常高塑性的扮演不同的樣貌及個性出現,運用高智慧完全沒有血腥的將嫌犯繩之以法,再來遇到女主角從買兇者變成心儀的對象,兩個互相鬥智到最後卻也變成了一對佳偶
Thumbnail
看到片名時我以為是一部愛情喜劇片,想不到是不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前面的鋪梗會讓你覺得劇情很普通無聊,但是細看真的每個細節都是是高智慧ㄟ,且假冒的殺手非常高塑性的扮演不同的樣貌及個性出現,運用高智慧完全沒有血腥的將嫌犯繩之以法,再來遇到女主角從買兇者變成心儀的對象,兩個互相鬥智到最後卻也變成了一對佳偶
Thumbnail
真實到非常可怕,卻無法用不正常來形容,因為導演僅是給出契機,喚醒角色的本性,也就是現實中我們的本性。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及完整版院線影評文章。
Thumbnail
真實到非常可怕,卻無法用不正常來形容,因為導演僅是給出契機,喚醒角色的本性,也就是現實中我們的本性。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本月選片」獨家影評及完整版院線影評文章。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電影開始前,陸續開放入場。 你緩緩走到指定座位上,前後左右皆是空位,這是一部即將下片的。 上方燈源全數暗去,視覺被暫時剝奪的狀況下,嗅覺變得更加敏潤。你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氣,細緻溫柔地,不感甜膩,說不清是自然花香,亦或者果香調。 稍稍緊繃的身體,因為香味舒緩開來了。 總有一部電影,還沒開演前就
Thumbnail
電影開始前,陸續開放入場。 你緩緩走到指定座位上,前後左右皆是空位,這是一部即將下片的。 上方燈源全數暗去,視覺被暫時剝奪的狀況下,嗅覺變得更加敏潤。你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香氣,細緻溫柔地,不感甜膩,說不清是自然花香,亦或者果香調。 稍稍緊繃的身體,因為香味舒緩開來了。 總有一部電影,還沒開演前就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部電影,故事也發人深思,對於種族歧視有正向的教育力,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電影,文章除了簡單介紹電影故事,還有談論到,王牌的使用時機,並不需要天天把王牌掛在嘴邊,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有上大用,那就是王牌的正確使用說明書。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部電影,故事也發人深思,對於種族歧視有正向的教育力,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電影,文章除了簡單介紹電影故事,還有談論到,王牌的使用時機,並不需要天天把王牌掛在嘴邊,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有上大用,那就是王牌的正確使用說明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