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好幾位藝人被爆出「閃兵」爭議,讓「逃兵會怎樣?」這個問題又開始在網路上炸鍋討論。說真的,當兵這件事,很多人不太願意談,但只要你是台灣男生,這份責任是逃不掉的。那麼,什麼情況下會被認定逃兵?出國就可以規避兵役嗎?法律後果會不會很嚴重?今天我們就來一篇看懂台灣兵役法與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的懶人包。
什麼人需要當兵?
根據台灣《兵役法》,只要你是中華民國國籍的男性,從你18歲的隔年1月1日開始,到36歲那一年的12月31日為止,都算是「役齡男子」。這段期間內,如果沒有申請延期或免役,就是要依法服兵役。
有些人會因為念書、工作、健康狀況等原因延後服役,這些是可以合法申請的。不過「延期」跟「免役」是兩回事,不是申請了就萬事OK,更不是想延就能延。
逃兵的定義是什麼?
「逃兵」不是單純「不想去當兵」,而是你在明明知道自己要當兵的情況下,故意不配合徵召或想辦法閃避,像這幾種情況就屬於妨害兵役:
- 收到體檢或入伍通知卻沒去報到。
- 搬家後沒申報新地址,讓徵召通知送不到。
- 提供假的醫療證明或家庭資料,想要騙免役。
- 沒有核准就出國,或核准出國後拖到不回來。
- 找人頂替自己去當兵。
那逃兵真的會被關嗎?
會!但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嚴重,也不能說「沒事」。
根據《妨害兵役治罪條例》,逃兵最重可以被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不過實務上,大多數人會被判幾個月徒刑,而且可以「易科罰金」,也就是拿錢去抵刑期,但前提是你不是累犯,也不是態度惡劣。
舉例來說:
- 有人出國10年沒回來當兵,最後回台被判緩刑2年+罰金15~100萬不等。
- 也有人因沒報到被判6個月徒刑、易科罰金解決。
但別高興太早,雖然錢可以解決刑期,但「刑事紀錄」還是會留下來,也可能被通緝,甚至限制出入境,這對人生其實有很大的影響。
出國就能避兵役?未必!
很多人以為「出國念書」是最安全的逃兵方法,但這要看你是什麼時候出國。
- 18歲前出國 → 合法,當時你還不是役齡男子,沒事。
- 18歲後出國沒核准 → 違法,算逃兵。
- 有核准但逾期未歸 → 一樣會被通緝。
所以,出國不是萬靈丹,你還是得申請,照規定走程序才行。
追溯期會多久?會不會過幾年就沒事?
不會那麼快沒事。
因為《兵役法》本身沒寫清楚追溯期,所以會回到《刑法》來算,像逃兵這種罪,追訴期是20年。
關鍵是這20年是從你「不再是役男」開始算,也就是從你36歲那年年底開始。換句話說:如果你18歲出國躲兵役,一路等到36歲年底才安全下莊,那還要再熬20年,直到56歲才完全沒事。
合法延後兵役的方法有哪些?
真的有事不想現在當兵,其實是可以申請「延緩入營」的,例如:
- 還在讀高中或大學。
- 正在服刑或被追訴中。
- 身體不合格(要有醫院證明)。
- 有重大家庭因素等。
目前也有線上申請系統,可以上內政部役政司網站申請延緩入營,只要資料齊全、理由合理,政府單位會審核處理,不用走偏門。
台灣現在當兵多久?
從2024年起,新制義務役正式恢復一年:
- 2005年後出生的役男 → 當兵1年。
- 1994~2004年出生的役男 → 還是維持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
這一年會分成兩階段:
- 入伍訓練:8週。
- 部隊訓練:44週,包含戰鬥訓練、民防任務等。
當兵雖然麻煩,但逃兵真的不值得
雖然大家都說「兵役沒什麼」,但真的走到違法那一步,後果不是你能承擔的。除了法律責任,還有出入境、未來升學、工作審查等問題,甚至在家族或社會觀感上,也很難交代。
如果真的有不得不考量的因素,就去申請延期或替代役,不用「閃」也能走得合法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