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來不及眨眼的挑釁
清晨,一條來自地球的新聞震撼了整個太陽系社群:
這台名為 B.E.L.(Binary Electric Logic) 的機器人,並不是來自遙遠未來的AI,而是2025年就誕生的現實科技。由美國普渡大學電機與電腦工程系四位學生設計,這個裝置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重塑了人類對「速度」的定義。「來不及眨眼!美國普渡大學學生開發機器人,以 0.103 秒破解 3x3 魔術方塊!」
它的核心技術包括:
- 高速相機:能夠瞬間捕捉打亂後的魔術方塊六面顏色,進行完整掃描與定位。
- Kociemba 演算法(Two-Phase Algorithm):以演算法分兩階段計算出最短轉動路徑,通常在 18 步內完成解法。
- 高扭矩伺服馬達:機器手臂在每次 90 度旋轉時僅耗時 0.009 秒,並能同時控制六個面以達成多軸並行操作。
- Arduino Mega 控制器 + Raspberry Pi:作為大腦與手腳的協調中樞,實現毫秒級的動作觸發。
這場壯舉不是未來幻想,而是真真切切來自2025年的地球。
人們嘆為觀止,也同時感到一絲失落──「魔術方塊是不是從此只屬於機器?」
第二章:六眼先生的歸來
在日本富士山腳的苔蘚廢寺中,一位老者緩緩睜開他的六隻眼。
這六隻眼代表了他與世隔絕多年所累積的感知力──
他能看見色塊之間的動態平衡、預測方塊旋轉之後的未來結構,更能「感受」到方塊想回家的路徑。
「他們讓機器記住了解法,我卻從未學過一步公式。」
六眼先生喃喃。他手上的魔術方塊歷經30年轉動,角落早已磨平,貼紙褪色,卻蘊藏著一種不可測的靈氣。
他知道,他必須再次出山。
第三章:速與魂的對決
泛太空直播競技場中,觀眾席早已爆滿。
第一位登場的是 B.E.L.,由真實世界的演算法與硬體組成的極速機器。
裁判一聲令下:
「開始!」
B.E.L.的鏡頭掃描完畢,瞬間觸發Kociemba演算法,立刻啟動六軸伺服馬達。
時間:0.103 秒。
方塊還原,毫無破綻。
場下觀眾爆出掌聲,也露出一絲無趣。
輪到六眼先生。
他不看觀眾、不看計時器,只輕輕將手指放在方塊上,六眼齊開,進入一種「全視狀態」。
一切都慢了下來。
他預演每一步的轉動,不在腦中,而是在靈魂中完成模擬。他的身體只是實現那段冥想劇本的執行者。
他轉動。
每一下,無聲、無風、無影,卻彷彿跨越維度。
計時器定格:
「0.099 秒。」
第四章:人類,仍未被超越
觀眾席發出震天掌聲,記者衝上台詢問:「您怎麼辦到的?」
六眼先生只是輕輕一笑:
「他們讓機器問世界『怎麼解』,我問方塊:『你,想怎麼回家?』」
在那一刻,所有的演算法都沉默了。
因為世界第一次明白,真正的解,不是速度,而是「共鳴」。
尾聲:未來的轉動
B.E.L.的開發者在新聞中公開聲明:
「我們創造了速度的極限,但六眼先生讓我們意識到:智慧不只是快,而是深。」
魔術方塊學界分裂為兩派:極速演算學派與心感直覺學派。
而六眼先生,在一次演講中留下了最後的話:
「每顆魔術方塊,都有自己的命運,你要做的不是破解它,而是讓它歸位。」
他說完後,六眼閉合,再次消失在霧氣瀰漫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