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與住在亞庇的小姑閒聊,她提及小二的小外甥在課外活動選了小喇叭。事後我和先生說,小外甥從小就喜歡吹出聲音。
幾年前先生和我去亞庇拜訪小姑一家人。小姑招待我們四處走走,其中一站是神山。先生對原住民樂器很有興趣,買了一個。當時五歲的小外甥,見到舅舅手上有東西,便說:「這是給我的嗎?」趁爸爸媽媽還沒發覺,我連忙將樂器塞給小朋友。小朋友好高興,一路吹著玩,哥哥雖沒開口,但躍躍欲試寫在臉上,我忍不住跳出來和弟弟商量,讓哥哥也玩一下。誰知樂器在哥哥手上沒五分鐘,弟弟又一把搶去,還抱怨哥哥已經吹很久。隔天弟弟一起床又繼續吹,聽說最後樂器被爸爸沒收。吹奏樂器需要技巧,小朋友製造的聲音像汽車喇叭,很單調,聽多了有點辛苦。
小姑夫婦重視孩子的教育,家教甚嚴。小朋友當時並不是向舅舅要禮物,他真的以為舅舅是聖誕老公公,專門送禮物。因為難得見面的舅舅,幾天前才帶了好多東西給他。其實,舅舅原本打算自己玩,後來只好另買了一支小的。看著外甥爭著把玩樂器,十分可愛溫馨。聽著聽著,先生表示,它的聲音、形狀很像笙,『「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笙?』我只從古詩讀過笙,不瞭解也沒聽過笙的演奏。很神奇,沙巴原住民的樂器竟和笙相似。不過,喜好音樂是人們的天性,不同的民族若使用相似的材料,製造出樂音相似的樂器並不稀奇。只是,笙曾是中國重要樂器,國宴、貴族宴會等正式場合少不了它,不知為何後來卻沒落了。
這種八根竹管、葫蘆作成的樂器,讓我們念念不忘。上網搜尋,原來它叫SOMPOTON,為卡達山人的代表樂器之一。未來若有機會聽聽專業演奏,那就更好了。
幾年後想起小外甥這句話,才領悟他的真意應該是:「這是給我還是給哥哥的?」當時我們若將哥哥找來,交代是舅舅給兄弟兩人的禮物,或許就不會出現弟弟不讓哥哥玩的小糾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