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有人喜歡搖滾,有人喜歡古典?
這不只是喜好問題,更深層的是:
- 價值觀的差異:搖滾樂代表反叛、自由、個性張揚;古典樂代表秩序、結構、追求和諧與完美。
- 人生經驗不同:經歷動盪的人可能更偏好直接、強烈的情緒宣洩;習慣理性與內省的人或許更喜歡內斂深沉的音樂。
- 社會文化背景:某些文化推崇技巧與嚴謹(如西歐古典樂),有些文化則重即興與情感表現(如藍調、民謠、東方傳統音樂)。
🎤 有人注重情感,有人講究技巧
這反映出兩種不同的審美取向:
- 情感派(Feeling First)
- 喜歡歌聲中有「故事感」的人,會被破音、沙啞、甚至不完美的地方感動。
- 他們要的是「真誠」、「連結」,而不是炫技。
- 代表人物:Janis Joplin、黃小琥、Amy Winehouse
- 技巧派(Skill First)
- 這類人欣賞歌手的高難度轉音、音域、節奏控制與穩定性。
- 他們會研究歌手如何「玩聲音」、「駕馭樂句」,如同欣賞一場技巧表演。
- 代表人物:Whitney Houston、張惠妹、林俊傑
🪞 這些選擇其實在映照我們是誰
音樂就是一面鏡子。你偏好什麼音樂,往往跟你內在的需求、價值、甚至未被表達的情感有關。有些人藉由音樂療癒自己,有些人藉由音樂證明自己,也有人用音樂來反抗世界。
✨ 如果你是創作者,這樣的觀察可以怎麼用?
- 創作定位:你要打動哪一群人?技巧派還是情感派?
- 風格融合:能不能在技巧中加入情感?在情感中藏些巧思?
- 市場思考:主流偏好與你風格是否一致?要怎麼做出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