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蘭設計周結束後,接著上場的就是紐約設計周(稱為NYCxDESIGN)與其展會: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Furniture Fair(ICFF)和 WANTED——其區別,坦白説,對於不曾造訪過的人而言絕對毫無頭緒, 包括我在内。因此論及家具設計的觀展起點,知名度反而有著決定性的聚焦價值——譬如,在 2025 年「最佳創意學校」排行榜中位居第一的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讀作:「RIZ-dee」,利兹迪)。
RISD 今年的學生作品展,以 Grounding Space(接地氣空間)作爲主題,帶來了一些看似傳統,但卻融入了奇幻元素的概念性設計。不僅僅在形態與功能性上有所探索,學生們也利用了天然和合成材料的結合,擴展了家具的原型,以致成品可為「創意」的定義帶來挑戰、致敬甚至是複雜性。不管是 19 世紀的農場設備,或動物的強大文化象徵意義,甚至是電路板的可能性,Grounding Space 展覽乃時間和空間的融合——一種集體創作——讓我們立足於當下。
以下是所呈現的 13 件設計中的傑出之選:1. Hang Sconces / 設計:Sam Sherman
Hang Sconces 是一系列由回收軟木顆粒製成,充滿俏皮、雕塑感的壁燈。來自設計師的「顆粒系列」之一,這件作品所探索的是如何減材製造產生的廢料在製造高品質家具和照明設備方面的潛力,並同時為曾是副產品的材料帶來更多的用途。設計在透過使用通常被視為塑膠或橡膠產品獨有的先進技術(例如空心鑄造、包覆成型和複雜的幾何形狀)從而有效讓這些複雜的製造手法生產出觀、實用的物品。
2. PC Sconce,Enzo Chair / 設計:August Ostrow
PC Sconce 是對柔性聚醯亞胺(polyimide)電路板的功能和形式進行可能性的探索。利用這項技術,設計師成功製作出融入了光源的燈罩。為了保持燈具功能的透明度,提供支撐的支架不僅容納了燈罩,還充當了電源的連接,將結構和電路合併為單一的、有凝聚力的系統。另一款「恩佐椅」則顧名思義,乃對意大利設計大師 Enzo Mari 的 Box Chair 作重新詮釋,最終採用了彎曲層壓板作爲坐席和椅背,再結合上鍍鋅鋼管而完工。
3. It’s What’s Inside (Log Light) No.1 / Oriented Structures of Being (O.S.B No. 1) Bench / 設計:Kailyn Bryant
一根山毛櫸木杆——曾經是堅固的、不可穿透的形狀——被部分挖空,其內部被發光的合成結構所取代。設計師爲了展現其「内在」,而采用了 PETG 燈絲既充當了膜,又充當了門檻,在散射內部光線的同時,也展現了改變原木內部的「干預」。從內部散發出的溫暖暗示著一種生命力,但它是透過人工手段產生的,挑戰了人們對自然和構造的看法。而設計師另外打造的長凳,則研究了未經加工的自然元素(樹枝、草和硬木)與定向刨花板(OSB)等高度工業化材料結合的可能性。儘管這些材料在處理上程度有所不同,但透過精確的釘合和打磨,它們所組合的統一結構,也成功展示了一種共同的語言。

4. Weekday Wardrobe / 設計:Nino Chambers
名爲「工作日衣櫥」,設計的初衷,乃為一次性衣物做出了提醒。衣櫃内僅可容納五件棉襯衫,旨在重新建構我們對用於服裝的資源和空間的理解,同時也鼓勵保養和修理。半透明的棉質織物裝飾著衣櫃的外部,讓人可以隱約看到其內部的內容,並模糊了物體和外殼之間的界限。 這件作品反映了設計師對設計如何塑造和回應消費模式的持續探索。

5. Tractor Stool / 設計:Oscar Walsh
這款凳子,以 19 世紀拖拉機座椅的設計和解決問題的理念為指導,塗有鮮豔的黃色,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融為一體。它的三條車削椅腿和擔架提供了堅固性且優雅感,而「拖拉機風格」的座椅則透過精心的造型提供了舒適感。僅在需要的地方移除和留下材料的結果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並且重量輕得令人震驚。

Ph: Jenna Ba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