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場比賽,你還記得嗎?
你還記得,上一次因為一場比賽落淚,是什麼時候?
是在守著電視,看著中華隊鏖戰世界12強,當《國旗歌》響起的那一刻,全家人一起站起來拍手歡呼?
還是那年夏天,小戴在奧運羽球場上撐到最後一刻,跪坐在地的瞬間,全台灣的心都跟著揪住?你有沒有也曾守著直播,看麟洋配在羽球雙打決賽力拚到最後一球,他們擁抱、落淚,我們在螢幕前鼓掌,卻早已眼眶泛紅。
又或者,是拳擊場上黃筱雯咬緊牙關,為台灣打出第一面女子拳擊奧運獎牌,在場上她沒哭,但我們在電視前流淚了。
還有那個熟悉的背影── 莊智淵,站在桌球場上打完生涯最後一球,沒有多說一句話,只是輕輕撫胸、看著滿場掌聲,彷彿在對這條奮戰 30 年的路,說了聲:「謝謝。」
運動最打動人心的,不是分數
運動的魅力,從來不只關乎勝負、獎盃或媒體掌聲。它最讓人動容的時刻,往往發生在沒有聚光燈的場邊,或是比賽尾聲已力竭的那一刻。是那種即使知道可能輸了,仍咬緊牙關跑完全程的堅持,是明知自己已年過半百,卻依舊選擇站上賽場的勇氣。
那一刻,我們彷彿看見了自己——那個曾為夢想拼命、跌倒也不放手的自己。那個曾經因為相信、所以全力以赴的自己。運動之所以能夠穿透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正是因為它觸及了我們內心最原始的感動:相信自己還能再撐一下,相信努力會有意義。
在世壯運這樣的舞台上,這些瞬間變得更為動人。不是因為選手們年長了,而是因為他們用一生走過的風霜與故事,證明了「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也許我們不再年輕,但我們仍可以選擇:「不放棄的樣子,很美。」
2025 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2025 年,台灣已經迎來一場國際盛事: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World Masters Games Taipei & New Taipei City 2025)。這場比賽不設身分限制、不分國籍與專業。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場全民共享的生命慶典
報名雖已截止,但錯過報名,並不代表錯過這場盛會。這不僅是一場集結來自全球壯年選手的運動競技,更是一場關於健康、熱情與人生故事的國際級嘉年華。即使你不是選手,依然有多種方式,親身投入、感受賽事的溫度與熱情。
✅ 1. 走進場館,為選手加油──感動,從觀眾席開始
別小看一聲加油的力量。走進比賽現場,為那些用汗水寫下青春續章的選手喝采。大多數比賽開放免費觀賽,部分重點場次也提供線上預約索票,讓你不需出國,也能就近感受賽事的震撼與感動。
✅ 2. 參與城市活動──每一座場館周圍,都是生活的伸展台
這次世壯運,不只在賽場內上演精彩對決,也在賽場外延伸為一場城市級的生活運動節。從街頭展演、主題市集到親子體驗活動,各行政區與比賽場館周邊將同步展開多元活動。不論你是單人漫遊、三五好友同行,還是全家出遊,都能找到適合你的參與方式。
讓運動成為日常——你也可以,從今天開始
2025年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所傳遞的,不只是國際級的競技熱情,更是一種關於「人生該怎麼過」的全新想像。它告訴我們:運動,不分年齡;開始,永遠不嫌晚。
在這場來自五大洲、橫跨四十歲到九十歲的選手共聚的賽事中,真正令人動容的,並非單一成績或紀錄,而是他們選擇「持續奔跑」的勇氣。這股力量,也正呼應著台灣近年來推動的全民運動風潮:讓健康,走進每一個人的日常;讓運動,成為每個年齡都能擁抱的生活方式。
世壯運,是關於年紀的另一種答案
這場比賽的真正價值,是與時間共處,與自己和解
在這場沒有國家排名、沒有高額獎金的國際賽事中,選手們不再為了打敗對手而上場。他們為的是打破自己心中的那一道牆——「我還能嗎?」「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晚?」
這場賽會的意義早已超越競技本身,它象徵的是一種跨世代的價值重塑:「年齡,不是限制,而是累積;不是負擔,而是資本。」
對許多參賽者而言,世壯運不只是上場比賽,更是一種莊嚴的宣告──我們依然熱愛生命,依然選擇不退場。
下一步,從今天開始
你不需要等下一場比賽才開始動起來。走出門口,去運動中心報名一堂體驗課、去家附近的公園快走30分鐘,或只是在客廳打開手機做幾個伸展,都是為自己人生下半場加分的開始。
因為,這場名為「運動」的旅程,從來不是為了證明你還年輕,而是讓你擁抱年紀本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