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前篇續一個人為什麼會選擇當爛人?「逃避依附」建議合併閱讀。
這篇文章,獻給那些在關係裡已經學會自我審查的人。
你不再講出不滿,只是改用猜的;你不再直接拒絕,而是默默配合;你說你在「溝通」,但其實你在避災——避免他失控、避免他冷戰、避免他離開。你以為這叫成熟,但它的名字,叫「被訓練過的馴服」。
不是你不懂人性,而是你太懂對方的地雷;不是你不敢說話,而是你太知道什麼話會換來失控;久了,你連什麼才是真話、什麼才是你,都忘了。
這篇,它只做一件事——幫你把那個被操控到習慣沉默的自己,拖出來,對話一次。
來到第四篇了,我想說說我的故事:
我曾經以為,情緒勒索是一種直接的暴力。像是哭鬧、威脅、說出「如果你真的在乎我就會……」這種話。
但你知道嗎?真正可怕的情緒勒索,是讓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自私,是不是不夠愛對方。它沒有聲音,也沒有煙。像是門被輕輕關上,而你以為,是風,然後你就瘋了。
這次我想和你談的戀愛,並不打算帶你重複那些「PUA、煤氣燈效應」的理論定義。不是因為它們不重要,而是因為太多人已經說過了。我們要談的,是更深層的結構——你為什麼會讓對方,一步步地,把你變成現在這樣。
不是你不夠聰明,是你太想證明自己不是那麼差勁的人。當他說「是你讓我這麼累」,你就真的開始反省了。你甚至覺得,他說得沒錯。
這種操作,不是他一開始就下重手。而是像那個心理學裡的「登門檻效應」:先問你一個小要求,再一點點提高籌碼,直到你覺得「不答應就不對了」。
從「你陪我一下」到「你為什麼不能多想一點我」再到「你怎麼總是在關鍵時候讓我受傷?」你以為你在愛一個需要你的人,實際上你只是被訓練成一個懂事的共犯。
我想告訴你:你沒有真的被理解過,你只是被利用成「最好控制的那個版本」。情緒勒索,不是因為你太愛對方,是你從小就習慣用「犧牲」換取不離開。而這份「你讓我這麼累」的指控,也許從來不是他的情緒問題,而是他拿來讓你低頭的工具。
接下來,我想和你談的,不是戀愛的甜,而是你在一段關係裡,怎麼一點一點失去自己,還沒察覺。
我們的第四場戀愛,不講浪漫,只講真相。而真相通常不溫柔,但它會救你,我希望你幸福。
在談情緒勒索之前,有一件事我們必須先說清楚:不是只有男性會對女性進行情緒勒索。
我見過太多女生對男友說:「你不說,是不是你根本不在意我?」又或者用沈默、眼淚、語焉不詳的暗示,逼迫對方主動道歉、解釋、低頭(當然,這也有可能雙方都存在部分問題,但這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範疇)。
所以,情緒勒索不是性別問題。它是一種操縱式互動關係,背後牽動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被訓練出來的——依附方式。
人為什麼會進行情緒勒索?因為那是他從小學會的求生之道。
不是因為他壞,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這樣可以換來關注、換來權力、甚至換來「不被丟下」。當一個人在家庭裡面,發現要哭給你看,你才會來理他;或者發現一旦安靜不語,全家就會繞著他轉——這些操作就會內建成他日後愛人的語言。
我母親曾經就是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