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不停,人生不歇,他們說這就是人生》
第八章:之所以不放棄,是要讓愛與希望上車
清晨五點半,天還未亮,玉蓮已經坐在廚房裡對著筆電打字。
前幾天她收到通知,市政府的女性創業補助申請成功進入第二階段審查,需要提交更完整的營運企劃書與試算表。
對她來說,這不只是份文件,而是一條出路。
她喝了一口濃茶,眼睛仍酸澀,昨晚只睡了四個小時。網頁開著,她努力找資料,卻怎麼樣也寫不出一個清晰的市場分析。
「妳該不會又整夜沒睡吧?」妹妹玉梅探頭進來,手裡拿著保溫杯,「先喝點熱的,不然妳身體真的撐不住。」
玉蓮點頭接過杯子,眼神仍停留在未完成的表格上,「我只是……不想再回到原點。」
玉梅沒說話,只輕聲在她肩上拍了拍。
那一刻,廚房窗外的天,終於泛起了微光。
週六早晨,小康站在社區操場邊,望著正在慢跑的兒子小宇。
這是他和前妻協議的每月一次會面日,前妻佩穎站在不遠處,表情拘謹,雙手抱胸。
「他最近學會騎腳踏車了,說要比賽給你看。」佩穎語氣淡淡的。
小康點點頭,努力裝出輕鬆的樣子,「他長高了不少。」
「你也變了。」她忽然補上一句,「以前你什麼都往心裡藏,現在……好像比較願意說話了。」
小康一時語塞,眼眶一熱,低頭看著運動場上的小宇。「我只是後來發現,有些話不說,會一直卡在心口,像石頭一樣。」
他轉頭看著她,「謝謝你還願意讓我見他。」
佩穎沒回答,只是輕輕點頭。那個點頭,對他而言,比任何安慰都來得溫柔。
小薇坐在學校的會議室裡,臉色悶悶不樂。副會長的工作才開始兩週,她已經遭遇第一場硬仗。
活動預算沒談妥,班級代表臨時缺席導致會議流會,還有一位學姊當著大家面批評她處理太慢、不夠積極。
「這就是你說你可以做副會長的樣子嗎?」學姊那句話像針一樣,刺進她心裡。
她回到教室,一個人坐在角落,忍不住掉淚。
班導走進來,坐到她旁邊,「當你站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比很多人勇敢。但領導不是做對每件事,而是學會在錯中修正、在批評中站穩。」
小薇默默地點點頭,擦了擦眼淚。
她回家後把今天的經過告訴爸媽。林強聽完,拍拍她肩膀:「妳以為爸爸在公司就不會被罵嗎?重要的是:妳今天沒有逃。」
靜如則說:「你知道嗎?我最近也常常想逃。」
夜晚十點,靜如才從學校輔導室回到家。這幾天她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每天晚上下班後到社區大學去補社會政策與心理學。白天是教學與備課,晚上是準備考試照顧家人,她幾乎沒時間喘氣。
「媽,妳看起來好累。」小薇端了一杯熱可可給她。
她看著女兒,眼角浮出細紋,卻笑得很溫柔,「謝謝妳,媽還沒放棄。」
林強也走過來,遞上一包熱敷貼,「妳願意走這條路,我支持。真的需要人幫忙,我下週可以少排一點加班。」
一家三口坐在餐桌旁,桌上擺著社會學課本與學生會議記錄本。
他們像三列不同的火車,一起在人生的軌道上前進,彼此靠近,又彼此守望。
某個週末,玉蓮終於帶著補完的計畫書走進市府大樓。
她穿著得體、化淡妝,手裡提著那瓶她最自豪的洛神果醬樣品。
簡報過程中她的聲音略微顫抖,但當她談到初衷——是為了讓女兒知道媽媽也可以創造生活的價值時,眼神變得堅定。
審查委員點頭問她:「如果沒補助通過,妳還會繼續嗎?」
她沒有猶豫,「會。只是會慢一點,也會更辛苦,但我不會停。」
走出會場時,她迎面吹來一陣微風,她知道,無論結果如何,自己已經不一樣了。
故事發展到此,並不是某件事的完成,而是所有人都選擇了「不放棄」的理由。生活沒有一次轉身就完美,只有一點一滴地磨出光芒。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