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一直都在回家的路上》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福建人,從小在這個文化裡長大,聽的是閩南話,吃的是鹹香重口的滋味。 可命運很有意思,當我長大後才知道,我的父母原來是被收養的——我們的姓氏、我們的來處,可能從來都不屬於「福建」。 後來我去做了 DNA 測試。 報告打開的那一刻,我呆住了: > 「74.1% 廣東人,來自廣東、香港、澳門。」 我一邊苦笑,一邊心裡湧起一種奇怪的感覺。 原來我一直以來的喜好,不是巧合—— 我愛喝湯,愛那種熬到透心的味道; 我愛冬天的風,喜歡不流汗的天氣; 我鍾意自由、乾淨、沉默有力的城市——例如,香港。 我一直以為我在逃離,現在才知道,我其實是在回家。 不是回到某一間屋子,而是回到血液裡的記憶、靈魂裡的氣味。 我來自廣東,名字叫吳。 不是「誤入」這個姓氏,而是命中注定。 我以為香港只是我喜歡的地方, 後來才知道,那可能是我祖先走失的方向, 而我——是那個在找回路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錦雯
0會員
35內容數
吳錦雯是一名創業者,同時也是觀察社會現象的寫作者。她深知長大後世界並不會變簡單,反而是一場無休止的「大人的煩惱」。 於是,她決定拿起筆(或者鍵盤),用 寫實、幽默、帶點諷刺的筆觸,記錄這些 成年人專屬的崩潰瞬間。
吳錦雯的其他內容
2025/05/22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香港? 我笑著說不出答案。其實,我不是在選一個地方住,我是在找一個讓我心靈安靜的地方—— 結果,是它先找到了我。 我第一次踏上這座城市,是個偶然; 我每一次回來,卻像命中安排。 山是金,海是水,而我,命中缺的剛好就是這些。 我屬木,生在潮濕溫暖的新加坡,長在理智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5/22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香港? 我笑著說不出答案。其實,我不是在選一個地方住,我是在找一個讓我心靈安靜的地方—— 結果,是它先找到了我。 我第一次踏上這座城市,是個偶然; 我每一次回來,卻像命中安排。 山是金,海是水,而我,命中缺的剛好就是這些。 我屬木,生在潮濕溫暖的新加坡,長在理智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5/22
我又要離開了。明明只是短短兩週的停留,卻像過了一個前世。每一次離開香港,都是一場不情願的道別。就像心被藏在某個轉角的咖啡店,腳步卻被航班硬生生拖走。 說不清楚為什麼這麼愛這座城。可能是天氣,讓我不用汗流浹背就能好好走路;可能是山和海之間的氣場,讓人喘得出氣;也可能是街道的吵雜混著某種沉默的體貼——
Thumbnail
2025/05/22
我又要離開了。明明只是短短兩週的停留,卻像過了一個前世。每一次離開香港,都是一場不情願的道別。就像心被藏在某個轉角的咖啡店,腳步卻被航班硬生生拖走。 說不清楚為什麼這麼愛這座城。可能是天氣,讓我不用汗流浹背就能好好走路;可能是山和海之間的氣場,讓人喘得出氣;也可能是街道的吵雜混著某種沉默的體貼——
Thumbnail
2025/05/16
有時候,我真羨慕那些能在 35°C 濕度爆表的午後繼續微笑工作的人。 而我,連睜開眼都覺得沉重。 我不是不愛新加坡這個地方, 這裡給我穩定、資源、安全感, 但它從來沒有讓我呼吸起來覺得自己是自由的。 命格中的不服氣 我是一個乙木日主的女人,命裡木火旺盛。 說白了,就是需要陽光與空氣,需要風的流
2025/05/16
有時候,我真羨慕那些能在 35°C 濕度爆表的午後繼續微笑工作的人。 而我,連睜開眼都覺得沉重。 我不是不愛新加坡這個地方, 這裡給我穩定、資源、安全感, 但它從來沒有讓我呼吸起來覺得自己是自由的。 命格中的不服氣 我是一個乙木日主的女人,命裡木火旺盛。 說白了,就是需要陽光與空氣,需要風的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當年因為工作關係,移居海外。在沒有長期規劃的情況下,只希望有機會就讓家人回台灣,多和親友見面,到處走走,以解家人的鄉愁。另外,我也希望孩子在發育和求學過程,有多點機會和故鄉保持文化上的連結。 住新加坡時,家人曾經一年回台探親三次。後來去了紐西蘭,匆匆一年過去了,孩子的學期會在聖誕節的前幾天結束,是
Thumbnail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2019年到南京參與特殊教育學術會議之後就沒有再去過對岸了。今年一位山友揪我去四川爬山,於是再度踏上這塊我應該很熟悉卻很陌生的土地。 在非華人區旅行時,很喜歡被人問道:Where do you come from?然後就可以很大聲的說I come from Taiwan! 到了對岸,也常常被問到是
Thumbnail
2019年到南京參與特殊教育學術會議之後就沒有再去過對岸了。今年一位山友揪我去四川爬山,於是再度踏上這塊我應該很熟悉卻很陌生的土地。 在非華人區旅行時,很喜歡被人問道:Where do you come from?然後就可以很大聲的說I come from Taiwan! 到了對岸,也常常被問到是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這段時間時常想起的不是台灣,也不是波蘭,也不是每個走過的國家或土地,都是人。 想起讓我掛念的每個人。特別想念的是我的雙親。
Thumbnail
這段時間時常想起的不是台灣,也不是波蘭,也不是每個走過的國家或土地,都是人。 想起讓我掛念的每個人。特別想念的是我的雙親。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