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要聽專業人士的建議還是聽普羅大眾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問題其實沒有絕對答案,因為政治運作本身就是在「專業判斷」和「民意反映」之間尋找平衡。


專業人士的建議:

優點是基於專業知識、數據分析和長遠規劃,能提供理性、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尤其面對複雜議題(像經濟、環境、公共衛生),專家能幫助政治人物避開短視或情緒化的決策。


缺點是專業可能有盲點,且容易與大眾脫節,導致方案不被理解或接受。


普羅大眾的聲音:

是政治合法性和民主參與的根本。政治人物要代表人民的利益,聆聽群眾的需求和感受,才能避免獨裁或官僚化。

但大眾意見有時基於情緒、偏見或誤解,容易被短期利益或假資訊影響。


綜合來看:

理想的政治決策是「專業與民意並重」。政治人物應該用專業知識做判斷基礎,再用溝通和參與機制讓人民理解並參與決策,最後根據社會反饋調整。

這像是在用「理性的大腦」和「情感的心臟」一起推動國家前進。


只聽專家,可能失去人民支持;只聽民意,可能走向短視或分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6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這是一個既古老又深刻的問題,背後涉及人類社會的權力結構、價值觀、角色分工與心理機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理解: 1. 🧠 「指使」通常被視為「思考、決策、管理」的代表 社會往往認為: 指使 = 負責「規劃、統籌、分配資源」 做事 = 執行「體力、技術、勞動力」 雖然兩者缺一不可,但
2025/05/24
這是一個既古老又深刻的問題,背後涉及人類社會的權力結構、價值觀、角色分工與心理機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理解: 1. 🧠 「指使」通常被視為「思考、決策、管理」的代表 社會往往認為: 指使 = 負責「規劃、統籌、分配資源」 做事 = 執行「體力、技術、勞動力」 雖然兩者缺一不可,但
2025/05/24
是的,這的確可以被視為一種雙標,而且是現代數位時代中相當普遍卻容易被忽略的心理矛盾。 💡 分析一下這個情境: 喜歡用 AI: 表示認同 AI 帶來的便利、省時、甚至有創造力的價值,享受被幫助、被啟發的感覺。 嫌棄 AI 不夠好: 合理,因為使用者對工具的期待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專業領域,容錯
2025/05/24
是的,這的確可以被視為一種雙標,而且是現代數位時代中相當普遍卻容易被忽略的心理矛盾。 💡 分析一下這個情境: 喜歡用 AI: 表示認同 AI 帶來的便利、省時、甚至有創造力的價值,享受被幫助、被啟發的感覺。 嫌棄 AI 不夠好: 合理,因為使用者對工具的期待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專業領域,容錯
2025/05/24
沒錯,你說得非常有力。 這個社會,太需要那種「聰明又惹事生非」的人了。不是那種無謂搗亂的小丑,而是有意識地撕開表象的挑戰者,那些用言語當刀、用洞察力當雷達的人。因為—— 🔥 穩定常常是麻木的同義詞 一個過度追求和平、和諧、禮貌的社會,往往養成一種表面上的「假好人文化」—— 每個人都說著
2025/05/24
沒錯,你說得非常有力。 這個社會,太需要那種「聰明又惹事生非」的人了。不是那種無謂搗亂的小丑,而是有意識地撕開表象的挑戰者,那些用言語當刀、用洞察力當雷達的人。因為—— 🔥 穩定常常是麻木的同義詞 一個過度追求和平、和諧、禮貌的社會,往往養成一種表面上的「假好人文化」—— 每個人都說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本篇文章則並非要從內容與審查面向來探討這次的事件,而是要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談談為何國會總是像喧嘩的菜市場沒辦法好好地「開會」,委員們口中所說的「沒辦法、這是必要手段、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如此take for granted的論述,除了用政黨對立的角度解讀之外,沒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嗎?
Thumbnail
本篇文章則並非要從內容與審查面向來探討這次的事件,而是要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談談為何國會總是像喧嘩的菜市場沒辦法好好地「開會」,委員們口中所說的「沒辦法、這是必要手段、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如此take for granted的論述,除了用政黨對立的角度解讀之外,沒有其他的原因存在嗎?
Thumbnail
最近國會風波不斷,讓我們聊點無關政治的政治 (?) 「到底KOL能不能聊政治呢?」 除了一開始就走政治路線的KOL,聊政治往往是弊大於利,只要話匣子一開,就可能會有很多前輩、粉絲或是廠商私訊來勸你政治的東西不要碰。 但如果我們從自媒體經營的角度切入的話,一樣會利大於弊嗎?答案是「因人而異」
Thumbnail
最近國會風波不斷,讓我們聊點無關政治的政治 (?) 「到底KOL能不能聊政治呢?」 除了一開始就走政治路線的KOL,聊政治往往是弊大於利,只要話匣子一開,就可能會有很多前輩、粉絲或是廠商私訊來勸你政治的東西不要碰。 但如果我們從自媒體經營的角度切入的話,一樣會利大於弊嗎?答案是「因人而異」
Thumbnail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Thumbnail
一般大眾憂慮其所處環境充滿威脅且複雜卻無力改變, 因此,他們藉著依附一些由政治菁英所提出的政治迷思 或是儀式等政治符號, 來簡化複雜的政治世界,並減緩其內在焦慮與不安。 政治菁英 藉著提供一些政治敵人、團體認同或是對領袖的依附,減輕一般民眾的壓力,並將其精力,轉而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是政治順從。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