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輪迴的真相與解脫之道──從《佛說阿彌陀經》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東方文化的脈絡中,輪迴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哲學命題,而是貫穿了人類對生命終極關懷的重要議題。

首先從一個基本的現象說起──幾乎所有的宗教體系都承認死後世界與輪迴的存在。這種跨文化的共識,實在值得我們深思。然而弔詭的是,現代人對於死後將面臨什麼,往往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階段,對輪迴的本質更是認識模糊。

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當人離開肉身之後,心識會進入一個特殊的階段,我們稱之為「中陰」。心識雖然失去了實質的軀體,卻依然保持著某種微妙的身體感知,如浮萍般漂泊不定。所謂「魂兮歸來」的意象,在某種程度上也暗合此種狀態。

如何才能理解心識是如何延續的呢?我們可以借用一個生動的比喻「蟬蛻」。諸位想必都見過蟬在樹上留下的空殼,蟬蛻去舊殼後以嶄新的形態繼續存在。心識的轉換過程,某種意義上也遵循著相似的規律──捨棄舊有的軀殼,在因緣和合之下,轉入新的形態。輪迴的本質,就是這種生命形態不斷延續與轉換的循環。不同的是,每一次蛻變成什麼狀態,與自身福德有強大、密不可分的關聯。眾生在六道之中流轉,或為天人、或作人身、或墮入餓鬼、畜生,無不在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等苦的覆蓋下,周而復始地輪轉,這都不是一個最究竟的選擇。

無數人曾思考過這類問題,然而面對這樣的生命困境,並非不可解。佛陀在《佛說阿彌陀經》中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這部經典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佛陀主動宣說,而非因弟子提問而說的少數經典之一。佛陀選擇對智慧第一的 舍利弗宣說此法,詳細闡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並慈悲開示往生之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薩迦寺近來倡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這項善舉的意義深遠。隨著社會高齡化,我們目睹許多長者、親人逐漸老去,如風中殘燭,生命轉瞬即逝。這本專為銀髮族設計的經本,正是發揮了佛法利他的精神,也體現了中華文化中「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生命的議題永遠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當我們面對輪迴這個議題時,不妨放下既有的成見,以更開闊的心胸去理解生命的真相,思考解脫的可能。

📚 共同助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3000冊

✦ 我要助印▸ https://s.sakya.org.tw/sutra0531

raw-image

---------------------------------------

臺灣薩迦寺 Taiwan sakya Temple
官方網站|https://www.sakya.org.tw/
YouTube頻道訂閱|https://www.youtube.com/@taiwansakyatemple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akyatempl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3.9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26
可以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觀音山超渡祈福法會「超薦蓮位」,及護持道場、供僧、放生、助印等功德善事,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一、2025年6月3日~6月12日 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 二、觀音山 2025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 6月7日 藥師八如來超渡法會
Thumbnail
2025/05/26
可以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觀音山超渡祈福法會「超薦蓮位」,及護持道場、供僧、放生、助印等功德善事,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一、2025年6月3日~6月12日 尊勝佛母九尊修供十日大法會 二、觀音山 2025億倍功德‧薩嘎達瓦月 6月7日 藥師八如來超渡法會
Thumbnail
2025/05/25
🔥消災除障祿位▸ https://s.sakya.org.tw/protector 每月藏曆二十九日為護法薈供日,觀音山舉辦「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對於與我們因深緣深的護法眾,以薈供進行廣大的供養。感恩護法無時無刻的守護,為我們遣除各種危難與障礙。
Thumbnail
2025/05/25
🔥消災除障祿位▸ https://s.sakya.org.tw/protector 每月藏曆二十九日為護法薈供日,觀音山舉辦「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對於與我們因深緣深的護法眾,以薈供進行廣大的供養。感恩護法無時無刻的守護,為我們遣除各種危難與障礙。
Thumbnail
2025/05/25
大藏經《甘珠爾》中有相關記載,寶瓶乃金剛乘佛教中用以改善環境助緣的特有法物。誠摯敬邀全球法友共襄盛舉,發心護持「觀音山 嘉義 蓮花生道場」,特別與「圓滿功德主」結緣福祿盈滿「懷業寶瓶」乙座。招感龍天護法庇佑,加持亦將如暖流般注入每一位護持者的心續,使之無比輕安、富足。
Thumbnail
2025/05/25
大藏經《甘珠爾》中有相關記載,寶瓶乃金剛乘佛教中用以改善環境助緣的特有法物。誠摯敬邀全球法友共襄盛舉,發心護持「觀音山 嘉義 蓮花生道場」,特別與「圓滿功德主」結緣福祿盈滿「懷業寶瓶」乙座。招感龍天護法庇佑,加持亦將如暖流般注入每一位護持者的心續,使之無比輕安、富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Thumbnail
以《弊宿經》裡佛教徒與「虛無論者」的輪迴辯論為考察線索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