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抓假訊息、蓋資料中心到自研晶片:這場 AI 大戰,誰也閒不下來
你還在問:「AI 能幹嘛?」
太老套了,今天這三則新聞已經很清楚地回答你:
AI 是政府要用來抓假訊息的工具
是總統口中推國家升級的核心戰略
也是手機品牌手上自己操刀研發、挑戰晶片霸權的武器
我們以前說「AI 是工具」,現在看起來,它更像一場國與國、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生存戰略。這不是選修,是主戰場。
影音1分鐘
🛡️ 第一則:韓國警察 × 德國警察=跨國合作打擊 AI 假訊息

跨國合作打擊 AI 假訊息
韓國警察廳宣布,將與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警方合作,開發「虛假內容辨識系統」,預計 2027 年完成。
這套系統不只抓假新聞,還包含深偽影片(deepfake)、AI 合成語音等各種造假內容,將是全球第一個以跨國警政視角開發的 AI 假訊息防衛平台。說白話一點,這是一個 AI 打 AI 的系統,但背後站的是警察。
🔍 知識點補充:
- 假訊息資料集難建、難訓練:因為多為非法生成內容,數據缺乏統一標準,跨國合作可彌補語言與文化差異
- AI 模型需判斷語意/視覺真實性,包括:嘴型與聲音對不上、圖像閃爍、語句邏輯錯位等微幅線索
- 這是第一次警政機構主動出面開發模型,不再只是依賴科技公司
👉 套一句比較生活化的說法:
就像你朋友傳了一段看起來很真的名人影片,說他在演講,但其實整段是合成的。以前要靠你自己判斷真偽,現在警察直接有 AI 工具可以即時抓到:「這影片嘴型和聲音不一致,是假造的」,還能同步提醒其他人別再轉傳。 未來你轉假新聞,可能不是被罵,是被系統登記。
🇹🇼 第二則:總統賴清德:台灣要成為 AI 發展的「支點」

AI 發展的「支點
在 AI 高峰會上,賴總統明確表示:台灣不只是想參與 AI,要成為世界的支點。政府計劃啟動一系列政策:
- 建立法制架構(如 AI 倫理、責任邊界)
- 提供稅負與金融支持給 AI 產業
- 設置超級電腦與資料中心,給學界與產業共同使用
簡單說,就是一個全國一起蓋基礎設施、鬆綁資源、開放入口的國家級 AI 推進計畫。
🔍 知識點補充:
- 算力是 AI 核心基礎設施,類比於過去的水電網。台灣雖有硬體能力(台積電、封裝廠),但公用級 AI 訓練資源稀缺
- 資料中心若開放學界使用,將帶動中小型團隊模型訓練與實驗落地
- 法制框架會影響開發速度與應用信任度,例如:使用者資料來源合法性、模型責任邊界、Deepfake 流通規範等
👉 套一句比較生活化的說法:
這就像政府不只蓋一條 AI 高速公路,還送你一台能跑的車、加油站免費提供油、車禍責任還幫你立法處理好。
從以前「你自己搞得定再來創業」,變成現在「你只要會開車,國家幫你鋪路」。 這已經不是資源分配,而是在幫你接上世界賽道。
📱 第三則:小米自研 3 奈米晶片「玄戒 01」,挑戰華為地位

小米自研 3 奈米晶片
小米宣布將於 5 月底發表首款自研 3 奈米製程晶片「玄戒 01」,此晶片擁有完整 SoC 設計流程,並具備高效 NPU,基準測試結果亮眼。這對中國 AI 晶片戰局有三個重大意義:
- 小米正式進入晶片主權競爭市場,不再只靠高通或聯發科
- 成為中國繼華為後,第二家具備完整高階晶片研發能力的企業
- 表示 AI 不只是雲端伺服器之爭,更來到手機這種消費端產品的實體競爭
🔍 知識點補充:
- 3 奈米晶片帶來的效能與能耗優勢,可支援大型 AI 模型部署於手機上,如 Whisper 語音辨識、圖像識別、輕量 LLM
- NPU 是神經網路處理器核心,處理本地端 AI 工作,例如語音翻譯、人臉辨識等;效能越強、耗能越低,代表產品差異化越強
- 擁有自研 SoC 意味著供應鏈掌握權,可抗外部晶片禁令,亦能自行優化與作業系統整合
👉 套一句比較生活化的說法:
以前小米出手機,是買別人的核心引擎再組起來,就像租房子、用別人的電表和水塔。
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是自己買地、自己設計管線、自己拉水電,還決定房子的結構圖。 甚至開始挑戰街口最大房東(華為):「我也能自己蓋,還能蓋得更快、更合規。」
💬 我的觀察:這場 AI 競賽,不是選秀,是全球總動員
你不會看到某個公司自己把 AI 做完了。現在的局面是——
- 警察在做 AI 偵測系統
- 總統在講國家 AI 佈局
- 手機品牌自己開始做晶片
沒有人在等技術準備好,每個人都在搶位子。
你可以不寫程式,但你不能不知道「AI 已經改變決策模式、供應鏈主導權,甚至影響你該站在哪一邊。」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