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論《單思的世界》這部電影不爆雷很難討論及推薦,畢竟它實際內容與賣點是互相排斥:
【賣點】
- 幕後:《她和他的戀愛花期》導演土井裕泰及編劇坂元裕二再度合作。
- 幕前:日本20代新生代女星名氣與演技最top的廣瀨鈴、杉咲花及清原果耶,還有年輕影帝級人馬橫濱流星。

《單思的世界》海報
加上海報風格設計走小清新路線,衝著以上而來的觀眾自然有既定期望,以為會像《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現實愛情小品,只是電影實際內容違反這些期待,當然會令那些觀眾失望?據說《單思的世界》在日本票房大敗(上映個多月票房僅4.65億円),口碑亦甚為兩極,總之就是成績不如預期。
只是個人無論在HKIFF文化中心場次,或者優先場,還是眼有淚光有被感動。不敢評別人的看法,只覺得一切都是期待管理。【以下含電影雷】
個人首次看之前完全沒有預先收集情報,所以看電影最初廿多分鐘的時候,雖然已覺得怪怪的,但從沒向那方向想像,直到櫻(清原果耶)跑到舞台上,說無論她如何大叫大嚷都無人理會,才驚醒這是個陰陽相隔的故事!
所以重看時,特別留意三位女生與外界的互動,果然全部都是暗示,原來這就是「片思い(單思)」?!觸得到碰不到的互動,是整部電影最有趣味的部分,只是到了交代三位女生的單向思念時,故事推進開始有點比重失衡。

意外一起「生活」的三位女孩,只能互相溝通
兩次看了皆揪心及有淚點的是優花(杉咲花)的部分,難道親情梗最易觸動人心?最吊詭的是這對母女情深,只建基於單方面——女兒9歲被殺,再想念媽媽(西田尚美)都沒辦法跟她撒嬌或鬧脾氣,看到媽媽已經再婚並生下新妹妹,跟別人「母女情深」令她非常妒忌;甚至當妹妹差點出意外,還產生「見死不救」的念頭(當然她也沒能力去救)!
只是後來當優花知道媽媽會為她找殺人犯討回女兒的公道,還留着她念念不忘的月亮餅乾,原來媽媽其實從未忘記曾經當過她9年女兒的女孩!從觀眾角度看是優花的釋懷,只是從戲劇世界來看,應該是媽媽釋懷吧?不過跟這條主線並行的另一條副線——櫻對殺死自己犯人的執念,或者生前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就沒有交代得很清楚,所以顯得她的聲討蒼白無力,最後重頭戲來臨時顯得多餘。

戲中就算同場也沒有交流的三女一男
另一條主線是屬於美咲(廣瀨鈴)的,可能要配合觀眾對《她和他的戀愛花期》幕後組合的想像,就安排她跟典真(橫濱流星)有段無緣的初戀,還「堆砌」了一些小時候的因緣——讓小女孩與小男孩曾經在合唱團交好,再加上小男孩為她買肉包,逃過屠殺而留下陰影放棄彈鋼琴,「長大」後的女孩跟男孩相遇,靈魂如何「單向」地向活人打氣呢?也許設定上最為貼題,但12歲後就斷絕了的「初戀」還是難以令人有共鳴,縱使最後廣瀨鈴與橫濱流星「觸得到/觸不到」的唸劇本「隔空」傳情演得真摯動人,還是讓觀眾出戲。
三位可愛的女孩於9至12歲時慘遭無差別殺害,她們知道自己已經死去,但彷佛仍能像生人的世界一樣,要吃飯、會長大、會唸大學增進知識,或者上班…當然不要深究為何她們能夠「被養大」;只是雖然觀眾看到她們「長大了」,其實她們在最懵懂時就失去了未來,無論愛情與親情都沒有「然後」,觀眾看到她們的所謂「執念」,也只是「生人」對亡者的想像,藉著模擬她們在另一個次元「活著」從而釋懷。
如果觀眾有被感動,應該也是有過生死經驗,試過「單向」的思念無法抒懷的鬱悶,所以能夠包容有點粗疏的「二次元」設定,畢竟情感真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