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的觀察是,
電子報真的沒有一個統整的地方,讓人可以shopping。
就像圖書館一樣,有時候是需要一個大量額外資訊的場地,
讓你可以找到目標之餘,看看相關的其他書籍有哪些是也有興趣的。
我認為找書的重要性是不亞於讀書本身的。
因此我做了一個網站來整理電子報。
非常初步,未來會持續更新。
不諱言地這個是用AI生成的,光看網址應該就知道,
所以當中會有有些網頁看起來會有點怪,什麼作者是王大明之類的滑稽資訊。
如果有興趣就來看看吧。
我自己是有個私心,希望這個網站除了可以支持我的興趣之外,
也可以慢慢的支持我的AI月費,如果可以AI自由,那會是多棒的事情!
所以接下來我除了會抽出時間定期更新網站以外,
也會寫寫讀完電子報的心得感想。
我是這樣想的,
現在有非常多直播或youtube影片,都是對於影片作評論,
我想那電子報為何不能如此呢?
而且這還有以下的優點:
1. 督促自己
要評論當然要先讀過才能評論,
(其實也未必,在我讀完《不用讀完一本書》之後眼界大開,非常推薦)
所以我的目標是讓自己每週可以讀完5-10個電子報,然後結合我的背景知識作點評論。
博士班期間讀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書,獲得不少有趣的知識。畢竟那個時間什麼沒有,時間最多。除了自己本身的經濟、統計、AI、歷史、音樂、武術知識以外,也有一些奇怪的東西跑進腦袋過(?)
不管你喜歡我的文字與否,希望都可以提高你的動機去訂閱看那些電子報。
反正要反對我,你也要讀過才能反對的吧?
2.促進讀者分流
如果本身沒有訂閱電子報的習慣,如果文章剛好可以讓演算法推到你的眼前,
那剛剛好可以創造一些殺時間的事情來做。
電子報通常都是作者知識精華的濃縮,是非常好的通勤閱讀內容。
而且我個人認為,做這件事情並不會彼此競爭,反而會變成一種上下游的互補狀態,
我寫的愈多,理論上應該會讓這些電子報作者訂閱的數量增加,相輔相成。
3.持續寫作
由於目前的工作是AI研究員/工程師,平常都是接觸非常大量的程式、數學,
原本前面幾份工作是從事專職研究,最近覺得腦袋有點鈍鈍的,
希望可以藉此活化腦袋一下。
原本是希望可以自己從頭到尾架一個網站出來,即便有ghost這個大社群+工具,
但想了想,最重要的應該是先在短時間做出最精華的prototype,
不要分心在其他的事情上。因此決定先用現有的blog、X開始,
真的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那就再認真花時間來搬家。
大概就這樣。
我很期待自己到底可以寫出什麼來,如果讀到這篇的人,如果也對這有興趣的話,就敬請期待吧!預計下次更新是6月第一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