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方式|「觀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讀懂畫作背後的祕密,就要知道「觀看的方式」。


✨ 我為什麼會讀這本書?

近期特別對展覽感興趣,也看了不少展覽藝術品,但始終覺得可能因為自己的知識面不足,在觀賞藝術品時,無法抓到重點。無意間發現了這本書,而且不會很厚(這是重點嗎?哈),感覺也蠻符合我現在想了解的。

 

🔑 核心內容小劇透

總共七個章節,四章有文+圖,三章(第二、四、六章)只有圖,黑白印刷。

第一章解釋「觀看的方式」可能會因為知識、信仰、生活經驗等會有所不同。而影像也是一種再造,依循著攝影師或畫家的觀看方式,而同時觀賞者也會有自己的觀看方式。接著照相機出現也改變人們的觀看方式。

第三章延續第二章的圖,以女性為主題,說明女性在傳統歐洲的畫作中是怎樣的存在,包含女性實際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權力,同時也呈現在畫作中,如何被畫與被觀看。

第五章延續第四章的圖,以油畫為主題。藉由油畫展現財富,像是畫中穿著、打扮、使用的器物、食物、動物、建築等。

第七章說明廣告的影像,是有目的的提供觀看者/購買者羨慕的想像。同時說明油畫與廣告的關係。

💡 我學到什麼?或讀後想法

「觀看先於語言。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

看到這句話覺得很有趣,瞬間理解。

而我們的知識、信仰、生活經驗也都會影響我們的觀看。同時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著我們的觀看,像是畫作旁邊的一句話或周邊各個因素也都會影響觀看。就像是一個策展人,他今天規劃一個展覽,畫作要怎麼擺放,哪個擺前、擺後,怎麼與展覽環境搭配也都會影響觀看。讓我想到當你喝一杯酒時,可能不一定有太多感覺,當侍酒師說你會喝到花果香,你再喝一口忽然就覺得對,有花果香。哈!

一個畫作或是照片也都是建構出來的。就如同一個導演他今天想表達怎麼,他的鏡頭怎麼拍、怎麼呈現也都是他建構出來的世界。不過觀看者又怎麼看待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這其中是很有意思的。 

書中提到照相機出來後改變了觀看的方式,而現在AI出來,真的是翻轉了世界,是不是該有一本新的觀看的方式。(哈) 

第三章提到女性畫作中存在的方式,原來還有保留一個觀者目光(多以男性為主)的視角。老實說,如果只是女性去看女性身體,不太會注意到這個部分。赤裸和裸體,在字面上也有不同的意義,這也是我沒有思考過的細節。 

整本書我覺得蠻可惜的部分是黑白印刷,有時候搭配畫作閱讀時,會覺得無法看出細節,只有明暗的對比,或是要自己另外上網查出這幅畫搭配看。

 另外有一個好奇的點,如果今天是亞洲的觀點呢?會不會有所不同?整本書多半是討論歐洲畫作發展。 


🧪 實際應用

就像是書名提到的「觀看的方式」,看完這本書後,其實可以從書中提到的幾個部分,下次觀展時就好好的來運用一下。不過覺得這也需要一次次的累積觀看經驗才能體會書中的要點。


 個人喜愛度:3顆星

 總結:畫作怎麼看,原來有跡可循,「觀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 書基本資訊

書名:觀看的方式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譯者:吳莉君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1/07/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陳閱讀筆記
0會員
5內容數
出社會後才開始愛看書的傢伙, 默默變成創業小白, 閱讀筆記輸出中, keep walking !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Thumbnail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各種精簡過的懶人包影音或文章,已經被精心設計,當你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得出「結論」時,可以直接使用它們,這也是現今將知識分子的觀點包裝成商機如此活躍的原因。本書探討作者對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的技巧及看法,指出大部分的人的閱讀程度其實只有小學畢業,若缺乏正確閱讀的認知及技巧,是難以體驗閱讀樂趣的。
Thumbnail
各種精簡過的懶人包影音或文章,已經被精心設計,當你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得出「結論」時,可以直接使用它們,這也是現今將知識分子的觀點包裝成商機如此活躍的原因。本書探討作者對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的技巧及看法,指出大部分的人的閱讀程度其實只有小學畢業,若缺乏正確閱讀的認知及技巧,是難以體驗閱讀樂趣的。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要把「認識」化為「行動」,還有好大一段路要走。閱讀與實踐,著實沒有想像中來得輕鬆、簡單。
Thumbnail
要把「認識」化為「行動」,還有好大一段路要走。閱讀與實踐,著實沒有想像中來得輕鬆、簡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