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齊亞‧德利‧烏巴爾迪尼(Marzia degli Ubaldini),於1317年出生於托斯卡納-羅馬涅交界地區的貴族家庭。父親蘇西納納領主喬瓦尼‧迪‧塔諾‧達‧卡斯特羅(Giovanni di Tano da Castello,又稱萬尼‧烏巴爾迪尼[Vanni Ubaldini])為烏巴爾迪尼家族成員,母親安德烈亞‧帕加尼(Andrea Pagani)為法恩扎與伊莫拉領主馬吉納多‧帕加尼‧達‧蘇西納納(Maghinardo Pagani da Susinana)之女。不論其父系的烏巴爾迪尼家族,還是母系的帕加尼家族,都是吉伯林派的重要成員,因此瑪齊亞‧德利‧烏巴爾迪尼自幼便深受薰陶,因此深深影響他的政治與軍事傾向。

由於史料的缺乏,我們對瑪齊亞‧德利‧烏巴爾迪尼的早年生活所知十分有限。瑪齊亞‧德利‧烏巴爾迪尼的父親蘇西納納領主喬瓦尼‧迪‧塔諾‧達‧卡斯特羅出於共同對抗支持教皇的圭爾夫派,因此安排瑪齊亞‧德利‧烏巴爾迪尼與羅馬涅地區最為重要的首領,吉伯林派弗利領主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Francesco II Ordelaffi)的婚姻,以鞏固羅馬涅地區的吉伯林同盟。
1334年,瑪齊亞‧德利‧烏巴爾迪尼與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完婚,自此他便以其夫之姓,被稱為瑪齊亞‧奧爾德拉菲(Marzia Ordelaffi),此後更以其暱稱西婭‧奧爾德拉菲(Cia Ordelaffi)知名於世。此後,西婭‧奧爾德拉菲便以弗利領主夫人的身分,積極參與城市的管理與防禦。西婭‧奧爾德拉菲的活躍,顯然超出同時代貴族婦女的典型職責,不過他憑藉著個人的智慧與政治敏銳度,忠誠替協助丈夫推進吉伯林派的志業。隨著西婭‧奧爾德拉菲的影響力逐漸增大,他也得以日益頻繁地參與和其他義大利城邦之間的外交談判與策略決策。
在1351年5月的多瓦多拉戰役中,西婭‧奧爾德拉菲首次披甲上陣,為了支援兒子盧多維科‧奧爾德拉菲(Ludovico Ordelaffi),他親自領軍參戰,並成功協助吉伯林派軍隊擊退敵軍。
西婭‧奧爾德拉菲最為知名的事蹟,莫過於他在1357年親自指揮了切塞納保衛戰。當時,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正領軍攻打弗洛里韋西家族,為了逼迫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屈服,教皇下令對奧爾德拉菲家族發起進攻,紅衣主教埃吉迪奧‧阿爾博諾茲(Egidio Albornoz)於是率領的教皇軍隊圍攻弗利與切塞納。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因親自率軍保衛根據地弗利,因此無暇分身救援,於是指派妻子西婭‧奧爾德拉菲負責指揮切塞納的防務。
儘管當時切塞納的守軍處處於劣勢,同時教皇軍隊擁有精良的裝備,但西婭‧奧爾德拉菲並不因此膽怯,反而沉著地組織切塞納的防禦。在圍城期間,西婭‧奧爾德拉菲以超凡的意志力與組織能力,指揮守軍修築防禦工事、分配糧秣、激勵士氣,並親自出現在城牆上鼓舞士兵士氣,同時還動員婦女參與後勤工作,甚至擲石助戰。
西婭‧奧爾德拉菲堅定不移的態度與從容不迫的領導,使教皇軍隊圍城超過一個月,始終沒能突破防線一步,他也因此贏得盟友與敵人的一致尊敬。不過,艱困而漫長的圍城戰仍在持續,切塞納的物資與兵力也接近極限。最終,西婭‧奧爾德拉菲於1357年6月21日接受父親喬瓦尼‧迪‧塔諾‧達‧卡斯特羅的建議,向埃吉迪奧‧阿爾博諾茲談判,以赦免全體守軍與居民的性命為條件,換取切塞納的易主,西婭‧奧爾德拉菲在談判時,並未替自己的未來有所請求。紅衣主教埃吉迪奧‧阿爾博諾茲出於敬重,同意他的請求,保障守軍與居民的安全,而將西婭‧奧爾德拉菲及其親屬帶到安科納的監獄關押。經過大約兩年的監禁生涯,由於弗利為教皇軍隊所陷,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宣布放棄對弗利的統治權,以換取免於絕罰與使其親族重獲自由,西婭‧奧爾德拉菲因此於1359年7月得以獲得釋放。
重獲自由後,西婭‧奧爾德拉菲並未因此沉寂,而是繼續參與羅馬涅地區的政治活動,並積極地發揮作用,即使隨著吉伯林派日益衰弱,導致他的影響力也逐漸減弱,他仍持續奮鬥不懈。直到1374年,西婭‧奧爾德拉菲的丈夫弗朗切斯科二世‧奧爾德拉菲去世後,他才退出公眾生活,默默無聞度過餘生,並最終於1381年以63歲高齡去世。西婭‧奧爾德拉菲身故後,與其丈夫長眠於弗利的聖弗朗西斯大教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