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年,為了孩子,我終於下定決心學會開車。
不是為了什麼壯闊旅程,也不是突然熱愛駕馭感,而是單純地想,在某些需要移動的時刻,不必再倚賴誰,也能一個人,帶著孩子走。說起來有點工具人感沒錯,但當車子順利駛進停車格、孩子在後座睡得安穩的時候,我其實有一點小小的、自豪的驕傲。
這一段學車歷程,其實回頭看也頗值得紀念。2024年2月1日,我到士林監理站體檢、辦理學習駕照;隔天就到大龍港駕訓班報名。從2月6日到3月8日,每天在駕訓場上揮汗如雨,從一開始緊張到手抖,到後來能穩穩地繞完考場路線。
3月11日考駕照,隔天就領到正式駕照。
我記得第一次在宜蘭平面道路開車,是3月16日和17日;那兩天沒有紅綠燈、沒有太多車流,開得膽戰心驚但也成就感滿滿。
然後是3月20日,在老公千交代萬交代下,我在家前院前後移動練習;
3月22日真正開出辦公室後方的社區小巷,被後面車叭得心驚驚,繞過學校、軍營前那條大馬路時,我心裡一直想:「這條路好寬,應該不會怎樣吧……」
3月27日開去民生社區、還順道去修車廠問價;
3月28日載媽媽回家,剛好也陪她去看完醫生,內心一邊開一邊覺得:「我真的可以了耶。」
到了4月2日,我一鼓作氣開去迎風運動公園,雖然路邊停車還是卡卡的;
4月4日載小女兒去看醫生,還成功完成我人生第一次正港的路邊停車——而且完全沒感覺到那天地震!
我慢慢開始相信自己,並不只是某個誰的司機、某個誰的後勤支援。
我會開車,是我送給自己的一份自由。
昨天在工作上,被某位女性長官的語言像刀一樣砍過來,那種不帶情緒卻極具殺傷力的批評,讓我當下有點失神。我不是不知道怎麼回應,只是一瞬間有種:「我這麼努力,難道還不夠嗎?」的委屈冒上來。
但當我坐進駕駛座,打開導航,孩子在後座說:「媽媽開車,我覺得好安心。」我突然就釋懷了。
因為我知道,我會做的,不只是開車。我還會撐住整個日子。我會安排、會處理、會傾聽、會進退。我在職場裡不卑不亢,在家庭裡柔中帶剛——就算有時候真的很像工具人,但我也知道,我不是只有這樣而已。
最近還偷偷在車上放了一些可愛又實用的小飾品,像是收納盒、車香掛飾,讓這個移動的空間也能有我的味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逛的這個小賣場:https://s.shopee.tw/8KdKei6s0P,不一定要買,就當作逛逛,或許也會讓你想為自己準備一個專屬的駕駛角落。
學會開車,不只是技能,更是我向世界說:「我可以自己來。」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