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怎麼介紹一個人?
「他是台大畢業,現在在跨國公司當高管。」
「她是上市公司董娘,身家幾個億。」「他是醫師、律師、會計師,在那個精華地段有房有車。」
「她是誰誰的女兒,念過常春藤。」
如果沒有這些頭銜和背景,我們好像就不知道怎麼開口介紹對方;
而如果我們自己沒有這些條件,也會不太知道怎麼介紹自己。
你的成就是你嗎?
這題我到現在還沒有標準答案。
但每次在自我介紹的場合,都會有一點點~~~答不太出來。
小王子說,大人介紹一個人,從來不是說他是什麼樣的人,
而是說他擁有什麼、做過什麼、達到了什麼。
像那棟粉紅色的房子,窗台開滿天竺葵,陽光從藍色百葉窗斜斜照進來——
這樣的房子再美,也沒有人聽得懂。
你要說的是:「我看見一棟市值三億的房子。」
大人才會點頭。
我也曾問過自己:
當我說「我是誰」的時候,我到底是在說什麼?
是我念過哪裡、在哪裡上班、賺過多少錢?
還是說,我是一個曾經努力過、跌倒過、療癒過,
也願意繼續溫柔下去的人?
哪一種自我介紹,更接近真正的我?
現實是,這個社會運作的方式,
讓「成就」成了最不需要多說的語言。
它就像名牌的衣服和包包,穿在身上,不言即明。
看得懂的人一眼就懂,看不懂的也不必解釋,反正不是同個圈層。
久了,我們也不再問「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只在意「我看起來像什麼樣的人」。
但我不太想被成就定義。
也不太想用它來定義別人。
我相信有些人,是值得被好好看見的,
就算他沒有什麼華麗的背景,
也值得被介紹、被尊重、被喜歡。
這題,我真的不太會回答。
但你呢?當你說「我是誰」的時候,你是在說什麼?
【金句收藏】
人有價值,不是因為他成就了什麼,
而是他不需要成就什麼,就已經值得被好好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