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主動。
主動傳訊息、主動製造話題、主動找他吃飯。連我們第一次見面,都是我先開口搭話的。
那天他穿著一件灰色帽T,低著頭刷手機。我鼓起勇氣問:「這附近有推薦的咖啡店嗎?」
他抬頭,笑了笑,指了對面那家,順勢跟我聊了起來。
那一刻我心裡一動,覺得他是那種慢熱的人,不會太熱情,但會記得你的好。
從那天起,我就這樣一步一步靠近他。他從不主動說想見我,但只要我開口,他幾乎都會答應。我當時以為那是默契,後來才明白,那只是他不拒絕而已。
那段時間,我們的對話總是我說十句,他回一句。
我每天早上都會傳「早安」,他通常中午才回一句「剛起來」,有時甚至已讀不回。但我總會替他找理由,說他可能真的很忙、很累、不是不在乎。
他從來沒主動問過我今天過得怎麼樣,也沒有在我情緒低落時多說一句安慰的話。但只要我約他,他總會答應。雖然話有時說得保留:「再看看」、「最近比較忙」,可當天他還是會出現。我以為,這是他在用行動回應我的心意。
有一次我胃痛得厲害,下班後一個人跑去掛急診。他剛好傳訊息說剛結束加班,我回:「我在醫院打點滴,等等再回你。」他只回兩個字:「辛苦了。」
我握著手機,心裡一陣發涼。我以為他會問我在哪家醫院,會不會一個人太辛苦,有沒有需要陪我……但,什麼都沒有。
那天我打完點滴,自己叫了計程車回家。窗外的街燈一閃一閃,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我不是多脆弱的人,只是心裡那一點點期待,總是不斷落空。
有時他會順路載我回家,但如果要多繞一條街,他就笑著說:「那條很塞耶,妳走這邊比較快啦。」我說好,心裡卻忍不住想,他從沒為我繞過一次路。
我傳限動,他偶爾會按個愛心,但從不留言。我發了一篇小短文,他只回了句:「寫得不錯。」沒了下文。
我以為這些零零碎碎的互動代表他在乎我,但後來才懂,有些人只是禮貌地接住你的熱情,卻從沒打算真正回應。
有一次,我忍不住跟閨蜜說起這些。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個性直率,不拐彎抹角。她聽完後語氣難得嚴肅:「其實,你有沒有發現,從你們認識到現在,他從來沒主動約過你一次?甚至連你的近況,他都沒問過?」
我愣了一下,笑笑地說:「他應該是比較不會表達吧。」
但我回家的路上,卻突然沉默了。
到家後,我打開我們的對話記錄,無意間往上滑了一下。
從最初認識到現在,幾百則訊息裡,每一個開頭,都是我。問候是我、話題是我、關心也是我。他從沒主動問過我今天好不好,也沒有哪怕一次,主動說想見我。
我突然感覺很累,像是醒來後發現自己一直在對著一堵牆傾訴。
那晚,我沒有再傳訊息,也沒點開他的限動。我甚至關掉了那個熟悉的提示音,怕聽到後,還是會習慣性地心跳加快,結果卻只是他回了個「嗯」。
我沒哭,只是沉默了很久。
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我努力回想這一年來他對我的好,可怎麼想,都只是「不拒絕」而已。他沒有推開我,卻也從沒真正往我這裡靠近一步。
我們之間,就像永遠站在門檻上的人。他不跨進來,我也不敢離開。
我突然明白,我靠近他不是因為他真的有多吸引人,而是我把太多渴望被愛的心情投射在他身上。我一直那麼主動,是因為我想證明:我值得被愛。
但真正愛妳的人,不會讓妳這麼累。
後來我再也沒有主動找過他。
也不是刻意斷聯,只是突然之間,沒那麼想說話了,也不再期待那句遲到的回應。他沒來找我,我也沒有失望,反而覺得輕鬆。
那天我路過我們常去的那家咖啡廳,裡頭放著我們第一次見面時聽到的那首歌。我坐下來,點了一杯拿鐵,然後對自己說:
「原來最難放下的,不是那個人,而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執著。」
一場曖昧結束得很安靜,沒有爭吵,沒有告白,沒有結局。但我終於明白,一廂情願不等於兩情相悅,投入了情緒,也不代表你們有關係。
這不是他的錯。
只是我,終於放過了自己。
⚫ 後來才明白的事
在一段沒有明說、沒有承諾的曖昧裡,我們很容易錯把「自己的熱情」誤認為「對方的默許」。
故事中的我,不斷主動、不斷靠近,卻忽略了最關鍵的事實:對方從未真正走向我。
這段反思,不只是關於單戀,更是關於我們在關係裡常犯的一種習慣性自欺:
1. 我們用自己的付出、貼心與堅持,編織出一個對方也有在意的幻想。
2. 我們把曖昧不清的「不拒絕」當成「有可能」,卻忘了愛是需要雙向流動。
3. 最終不是他拒絕我們,而是我們忘了停下來看,這條路上,只有自己一個人。
這一章想傳達的,不是責怪主動的人,而是提醒每個總是太用力愛的我們:
真正的關係,是走向彼此,而不是一個人不斷靠近。
⚫如果你也一樣,我想對你說
1. 當你總是主動,請停下來問自己:他是否也有在往你靠近?
不是所有的冷淡都是慢熟,也不是所有的回應都有愛的成分。你可以主動,但不該永遠是你在維繫關係的存在感。
2. 別再用他的沉默幫他找藉口,因為你早就知道答案,只是不願承認。
當你開始幫他說話、替他辯解,其實你已經不是在等他回應,而是在說服自己不要離開。
3. 不回應,不代表曖昧;有互動,不代表有未來。
很多人會停在關係邊緣,是因為他們習慣被喜歡,但從不打算負責。別把一點點的溫柔誤認為對等的情感。
4. 你不是沒價值,只是你把自己的價值投在了一個無意回收的人身上。
你值得的,是那種不需要你費力追趕,也願意主動靠近你的人,而不是總讓你低頭示好的模糊存在。
這些提醒是寫給每個「總是太努力」卻沒得到回應的我們。
它們既是清醒的開始,也是自我修復的第一步。
「你以為他在靠近,其實是你一個人往前走。」
「你不是被他吸引,而是你太想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有些人給你空間,從來不是為了讓你靠近,而是方便他隨時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