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著蟾蜍山聚落蜿蜒而上的石階,穿過紅磚矮牆與鐵皮屋交織的小巷,最終來到山頂的一塊空地。這裡沒有觀光指標,也沒有人工設施,只有幾塊石頭自然錯落、幾叢長得放肆的野草,與一種說不出的開闊感。從這裡遠望,台北城攤開在眼前,像一幅捲開的畫軸。
淡淡的霧靄籠罩著遠方,101大樓在城市線上筆直挺立,冷峻而遙遠;近處則是密密麻麻的老公寓與新建案,一層疊一層,宛如浪濤。城市的喧囂此刻被高差隔離,化作一層遠處低鳴的背景聲,如海浪翻滾後的靜。
腳下,是歷史與抵抗的土地。蟾蜍山曾是軍眷的棲身地,是城市規劃之外的灰色地帶,如今卻成為了俯視城市的高點。站在這裡,讓人想起:不是所有高度都來自權力或建築,有些視角來自堅持與留下。風輕輕吹過,有人坐在水泥邊坡上喝著便利商店的咖啡,有人背著畫板,正捕捉眼前這一抹斜陽。還有居民在一旁曬著衣服,悠閒地聊著天,對於這片風景,他們早已熟稔。但對我來說,這一刻彷彿能看見整座城市的靈魂:壓抑卻不屈、擁擠卻溫暖。
當夕陽漸沉,整個台北染上橘紅色的薄光,我知道,這不是觀光客的城市全景,而是一種被邊緣所俯瞰的溫柔凝視。在蟾蜍山的高處,我望見的不只是建築的輪廓,而是一座城市的內在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