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不由自主地想起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多麼好的意境,隱含著多無奈的心思。依我記憶,蘇軾這闋詞談的是貶謫,是被優勢集團逼退的無奈與釋懷。對我,詞中的字句卻恰好揪住我別樣的無奈。
近日我一直在想或許是對善人、對奮鬥之士都很重要的詞:心安理得。努力,再努力,為的是什麼?我想是為了一個沉緬心愛之物的正當理由。照理說,現在自由的時代,每個人應該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放縱心裡的欲念才是。但,世俗與周遭的目光時不時竄出,質問說有何資格拋棄世俗欣羨之路,轉而做看似毫無意義的事。嗚呼,人類實在是苦,別的不提,台灣人就相當苦。九○年代解嚴之前固然沒有自由,而之後竟也被傳統觀念束縛,那麼該何時才能遵循自己內心的意志呢?蘇軾的《定風波》,裡頭面對貶謫,面對無法貢獻己力報效國家之心距今已遠,但其中表現的豁達與自在卻是任何時期的人們都能仿效的。這就是我之所以心心念念此闋詞的原因。
另外,讀了一回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再草草讀完《李清照集》待還,接著還有借兩本書,讀完就可以慢慢、慢慢寫出要投稿比賽的文章了。
滿喜歡這種親近好書的生活,如果能以此為生,不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