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又病了,醒來頭暈目眩,連走路都有困難,不上班攤在床上,連帶預想的日記內容也沒記下。恰逢三峽車禍的新聞爆發,讓我不由得又在想資源的事,感嘆時間是最最有限的資源。另外,昨日發現,用眼過度時,腦中便似有鐵錘敲擊,所以又一個有限的資源。
總合起來,時間、金錢、健康,三者便成了人生難題,但如果只有這三個還好,只要分配時間追求後兩者,但偏偏人還有欲望,這最最沉重的負擔。或許可以將這四樣「神聖」的物品疊構成一間房屋,底下三者是時間、金錢、健康,上面是欲望,唯有地基穩固,整座房子才能不倒。值得注意的是,時間、金錢和健康都會隨時間流逝而減少,其中後兩者都能適當補充,唯有時間是一去不返,所有人皆然。
另一方面,撇除欲望這個生物最基本的原素之外,人還有許多萬物之靈的負擔、煩惱、責任。這些和樓頂的欲望揉合在一起,變成了人的一生。本來應該還要闡述這個黏黐物與人生抉擇的關係,但這是我們必經的過程,也甭提。倒是先前購買的二手書可聊一下。
昨日購買的二手書到貨,我買了《培根論人生》和《培根隨筆集》,一翻才知道內容相同惟翻譯不同而已,讓我好氣又好笑。其中一本號稱是教授翻譯,乍讀頗為文雅,但細讀則感覺「雅到膩」,字裡行間皆是成語與之乎者也,讀是可以讀,但難免艱澀,讀本隨筆書還要披荊斬棘,又不是腦袋撞到。而另一本雖然直白,但符合隨筆的語調,也能輕鬆地讀,反倒是佳本。
題外話,晚上和我家阿狐說這件事,阿狐一看前書的字調排列,即咬定是用 AI 翻譯,真是「心地邪惡」的狐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