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率市場
- 現代投資理論
- 磐石理論
- 空中樓閣理論
1. 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核心觀念: 市場上的資產價格已充分反映所有可得資訊,因此沒有人能穩定地擊敗市場,除非靠運氣。
三種形式:
- **弱式效率市場:**價格已反映所有歷史資訊(如股價走勢),技術分析無效。
- **半強式效率市場:**價格已反映所有公開資訊,基本面分析無效。
- **強式效率市場:**價格已反映所有公開與內部資訊,連內線交易都無利可圖。
2.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PT)
核心觀念: 由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提出,認為應透過資產配置與分散投資,在既定風險下達成最大報酬。
重點概念:
- 投資組合分散化可降低非系統風險。
- 投資人關注兩件事:期望報酬率與波動風險(標準差)
- 存在一條有效前緣(Efficient Frontier),代表在各種風險水準下可達成的最優報酬。
-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用來衡量風險調整後報酬。
延伸概念:
- 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 三因子模型、五因子模型
意涵:選股不如選組合,核心在於資產配置、風險控制。
3. 磐石理論(Firm Foundation Theory)
核心觀念: 每一項投資都有一個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這個價值可透過合理的基本分析來估算(例如:股利、盈餘、利率、成長率等)。
**代表人物:**本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假設:
- 市場雖會短期偏離內在價值,但長期會回歸。
- 投資應建立在堅實的「磐石」基礎上,而非投機心理。
意涵:強調價值投資,買入被低估的資產並長期持有。
4. 空中樓閣理論(Castle-in-the-Air Theory)
核心觀念: 投資人的行為多數建立在他人心理與預期上,而非資產的基本價值。價格是投機心理的產物,就像在建「空中樓閣」。
**代表人物:**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柏頓·馬爾基爾(Burton Malkiel)
典型行為:
- 「我不一定相信這股票值這麼多,但我認為其他人會相信,所以我先買。」
- 群眾心理、瘋狂追漲殺跌。
意涵:此理論認為市場非理性、受群眾情緒驅動,與磐石理論相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