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著迷的生與死》─思考死亡是身為活著的人的義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總之,我相信有一個完美的世界存在於非物質世界,那裡有絕對的正義、絕對的美、絕對的良善、或絕對的關於建築本質的看法等等,如同我們能夠想像完美的圓形,但是物質世界卻不存在完美的圓形,而那是柏拉圖稱之為「理型」的世界。


但是,我看完這本書後被說服了,我變成了一個「唯物論者」。什麼是唯物論者,就是相信世界萬物都是由物質所構成的,任何現象都能夠用物質去做解釋。簡單說,目前科學所能夠解釋的一切,都是物質性的(能夠被觀察、被感知)。回到人有沒有靈魂的問題,本書通過精采的推演,最後導出我們並沒有好理由去相信這世上有靈魂的存在,或者說,相信靈魂並不能讓死亡這件事情得到更佳的解釋(最佳解釋推論)。


那麼,難道我們現在能夠用科學解釋靈魂嗎?能夠用科學解釋為什麼我會思考、有自由意志、有愛別人的能力等等這些現象嗎?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是物理學家,也不是心理學家或生物學家,不過現在看來還不清楚,如果真的清楚的話,也許我們就能夠藉由傳輸意識到不同肉體了,但那似乎還是屬於科幻片的範疇。


不充分能夠解釋或者說沒有唯一的答案這件事,以科學的角度來看,的確存在沒有真理的部分(例如:量子力學),但是我相信,科學會不斷進步、不斷有新發現、新發明,然後有更好的理論能夠解釋更多的問題,就像愛因斯坦的理論推翻了牛頓的理論,讓我們有更好的「理由」去了解物質世界。


有句話說,構成現在世界的一切物質,早在幾百萬年前,那些元素就都存在了。就像五千年前沒有蘋果電腦,但是那時候早就存在一切能夠製造蘋果電腦的元素了,只是還沒有人知道怎麼製造蘋果電腦而已。我認為科學沒辦法解釋一切,因為科學有其極限,屬於歸納法而非演繹法,我們很難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說什麼就一定「永遠」是什麼,例如:烏鴉一定是黑的嗎?你確定你看過世界上所有的烏鴉了嗎?所以,我認為不一定非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世界,而是選擇一個有比較好的「理由」去相信這個解釋。


同樣的,站在唯物論的立場,我認為現在所有思想所具備的元素(民主、自由、資本主義、恐怖主義等等價值),也早在幾百萬年前就存在了,只是我們沒有人想到而已。就像關於死亡的議題,我們很像知道自己對死亡的看法是什麼,但是當很全面的去檢視什麼是死亡?怎樣活會比較有價值?靈魂是否不滅?人是否有自殺的權利等等,我們才真的靜下心來去思考這些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客題。這本書我認為之所以很難得就是因為,它提供了我們一段時間;閱讀的時間,跟著這位耶魯哲學系的雪萊‧卡根(Shelly Kagan)教授,去思考生與死的議題,事實上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能夠理直氣壯的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活、怎麼面對死亡、永生不死一定很好嗎?怎樣算活得夠呢?但是,我們能夠藉由思考生死議題的過程,得到我們更有理由相信的關於思考生死議題的解釋,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最珍貴的地方。


例如,在「生命的價值」一章中談到,有三種理論解釋生命的價值。第一種認為:綜合生命帶來快樂與痛苦的結果,假設是快樂比痛苦多一點,那麼活著就有價值,而生命本身是中性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人生當中發生了什麼事,稱為「中性容器理論」。第二種認為:不管人生發生了什麼事情,多好或多壞,還必須加上「生命本身」的價值,主張我活著這件事實本身就為人生賦予了額外的價值,其價值雖然是正值(好的),但是還是有可能受到極糟糕的事情後被抵銷,稱為「珍貴容器理論」。第三種則認為:活著本身就具有級高的價值,不論生命內容多麼糟糕,最後加上生命本身的價值都一定是正值,稱為「絕妙容器理論」。


書中因為談及自不自殺或者永生是否是「好的」等問題,而傾向認為生命本身沒有極高絕對的價值,高到只要是活著,生命就一定是好的。先撇開價值如何量化、如何分好壞的問題,我認為在有限的、不確定的生命裡,生命價值是會成長的,生命存在著一種只有時間才能夠體驗的「歷史感」。例如:電影《進擊的鼓手》中,主角能夠為了成為頂尖的鼓手而放棄一切,認為人生是站得多高(質),而不是走得多遠(量)。但是我認為,第一,人生不是只有打鼓。第二,就因為時間的不確定性會對我產生意想不到的改變,所以人生還有很多可能,等者我們去體驗、去成長、去感知的,或許量變會產生質變,而這些是需要時間的,有些事情就是要到了那個年紀或是遇到了才能夠真正體會。


關於人生的好壞,我的看法偏向「絕妙容器理論」,認為生命「本身」就有絕對的價值,其價值來自於生命本身的有限性、不確定性與可能性,而不是外在事物的好壞。因為我認為我們很難評斷外在事物的好壞,而且好壞通常是一種比較的概念,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時刻的話,也許是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我們才能夠有把握對自己說,這一生整體而言好或不好、值不值得,但其基礎還是在於,我有生命、我活過了一回。

2016/3/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1會員
614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這一主題是因「萬物皆有靈」,以及前陣子看的韓劇“死期將至”(我死了又死)所引發的靈感。 死後的世界在部分著作裡有著描述,但生死終究是兩隔,死亡之後,沒有人可以給出絕對的答案。 電腦程式運行有可能因bug影響產生當機,那……死亡遇到bug……
Thumbnail
這一主題是因「萬物皆有靈」,以及前陣子看的韓劇“死期將至”(我死了又死)所引發的靈感。 死後的世界在部分著作裡有著描述,但生死終究是兩隔,死亡之後,沒有人可以給出絕對的答案。 電腦程式運行有可能因bug影響產生當機,那……死亡遇到bug……
Thumbnail
“輪迴”就是你們為自己設置的,讓你們明白"死亡”並不是"結束”的詞語,換句話說,在你們星球上的某個時間內,輪迴這個詞被帶入,讓你們了解:當你死亡後,並不是永遠死掉了,這是一種聽起來”舒服”的說法,為了讓你們在物質層理解,當你的身體死後,那個真正的你並不會死亡。
Thumbnail
“輪迴”就是你們為自己設置的,讓你們明白"死亡”並不是"結束”的詞語,換句話說,在你們星球上的某個時間內,輪迴這個詞被帶入,讓你們了解:當你死亡後,並不是永遠死掉了,這是一種聽起來”舒服”的說法,為了讓你們在物質層理解,當你的身體死後,那個真正的你並不會死亡。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死,從來就不是結束,卻永遠都是開始。死,是打開門,而不是關起來。 當你了解生命是永恆的,你就了解死是你的幻象,是為了讓你非常關切你的肉體,因而幫助你相信你是你的肉體。然而你不是你的肉體,因此,肉體的毀滅對你沒有關係。 死應該教你的是,生命才是真的;而生命應當教你的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死,而是無常(
Thumbnail
在你「死」後,你可以選擇讓你所曾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得到答案——並接受你從未夢想過的問題。你可以選擇跟「一切萬有」合一。你有機會去決定你下一步要的是什麼和做什麼。 你會選擇回到你最近的一個肉體嗎?你會選擇再以人的形象——但另一種不同的人——來體驗生命嗎? 你會選擇留在「靈界」——在你那時正經驗著的境
Thumbnail
在你「死」後,你可以選擇讓你所曾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得到答案——並接受你從未夢想過的問題。你可以選擇跟「一切萬有」合一。你有機會去決定你下一步要的是什麼和做什麼。 你會選擇回到你最近的一個肉體嗎?你會選擇再以人的形象——但另一種不同的人——來體驗生命嗎? 你會選擇留在「靈界」——在你那時正經驗著的境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地藏經》云:「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Thumbnail
你對雙生靈魂合一的理解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更是一個常被誤解的概念。最常見的誤解是,人們將雙生靈魂的合一僅視為兩個人在物理層面上的結合,例如生活在一起,共享一切。然而,這其實並不是雙生靈魂合一的真正含義。 事實上,雙生靈魂的合一超越了物理層面的結合,它包含的是到更深層次的靈
Thumbnail
你對雙生靈魂合一的理解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話題,更是一個常被誤解的概念。最常見的誤解是,人們將雙生靈魂的合一僅視為兩個人在物理層面上的結合,例如生活在一起,共享一切。然而,這其實並不是雙生靈魂合一的真正含義。 事實上,雙生靈魂的合一超越了物理層面的結合,它包含的是到更深層次的靈
Thumbnail
是的,即使我們死後,變化仍然存在。 從物質層面來看,我們的身體會在死亡後分解,成為其他生物的養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不再存在,我們的物質仍然會繼續在宇宙中循環,並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
Thumbnail
是的,即使我們死後,變化仍然存在。 從物質層面來看,我們的身體會在死亡後分解,成為其他生物的養分。這就意味著,即使我們不再存在,我們的物質仍然會繼續在宇宙中循環,並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從精神層面來看,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也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