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子化 × 高齡化下的焦慮:我與理財顧問CFP聊聊「長照險」該怎麼買?
這一年來,每天上班總在路口看著一台戴著年邁奶奶👵爺爺👴的車,最讓我不捨是前座位子小小,卻擠一位司機,及2位老人,怕爺奶不安全,用帶子綁著,那一幕讓我很難過,我不僅在想,在這少子、超高齡社會,未來的我,若也需要照顧,該怎麼辦?要如何做好長照規劃?
於是,我找我的財務顧問蔣竣植CFP聊聊,問出那些我一直搞不懂、但真的很想知道的「長照險問題」。💬 那一天的分享開始:長照險是給老年人買的嗎?
👩💼 我:長照險是不是等到老了再來考慮就好?
👨💼 CFP蔣顧問:這是最常見的誤解。其實愈年輕投保愈划算,因為身體健康、保費低,選擇也多。等到真的年紀大、身體狀況變差時,不但保費高,有時還會被拒保。
🤔 長照險到底是保什麼?跟醫療險一樣嗎?
👩💼 我:那長照險是補助醫療費用嗎?像住院費、看護費?
👨💼 CFP蔣顧問:不太一樣。醫療險通常是住院或手術時賠你醫療費;而長照險是你無法自理生活時,每月給你一筆「照顧金」,不論你是請看護、去安養機構或讓家人照顧,都可以用。
🔍 怎麼判定可以理賠?會不會很難拿到?
👩💼 我:會不會像一些保險那樣,理賠很難?
👨💼 CFP蔣顧問:這就要看保單內容。大多數長照險會用「ADL失能六項」來判定,只要無法自理其中兩項以上(例如穿衣、如廁、洗澡等),就可能啟動給付。
✍️ 給30+的我們一個提醒
👨💼 CFP蔣顧問:如果你現在30幾歲,有一點儲蓄能力,其實是長照險的黃金投保期。不需要一次買到位,但至少可以先做初步規劃,把未來照顧自己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
🧠 我的心得:長照,是給自己的一份安心
這次與蔣竣植顧問的對談,讓我意識到長照險其實不是「老了再說」的事情,而是對未來生活品質的提早布局。
我們無法預測何時會需要被照顧,但可以選擇何時開始為那一天做準備。
雖然我已經中年了,幸好在財顧的全盤財務規劃下,我也買了長照險‼️
記得蔣竣植顧問在理財規劃常說的一話:
過去
我們常會懊惱:
「早知道我就先準備….」
未來
我們可自信說出:
「我早就知道所以有準備….」
相信,我們都能從「被照顧」變成「有準備的人」。
~圖片摘至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