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很多人看到「買X送X」、「限量」等等詞彙就會手滑敗下去,而能夠挑起我的點是特殊性,看見類似「詩人的第一本散文集」、「小說家的第一本繪本」、「XX周年演唱會」,總覺得這種一生只有一次機會,一定要去(買)的吧!
大概越是對時間的議題難捨,就越是對此著迷,並深深以為25年、1/4世紀、9,125天的意義是如此不同,但那要是什麼樣的不同還有點難以確認,過了某個年紀之後,好像對「年」的概念變得不同以往。例如對25歲的生日仍歷歷在目,卻以為是上一輩子的事了;例如無法平均地看待長我5歲的人、小我5歲的人,與我之間的差距,大5歲感覺很多,小5歲卻覺得距離不遠。
後來發現是因為人生經歷。至少25年是我經歷過的年歲,這究竟有多久,能做完多少事,或遇見多少人。還記得國小畢業作文,學會的愛用開頭是,「在這兩千多個日子裡面...」,那時是第一次體會2,000個日子是多麼漫長的時光。然後人生就過了一個又一個1,000天,花了1,000天在懵懂的幼稚裡面享受痛苦,再花1,000天努力平衡、緩慢長大,學會青春與成熟共存,後來甚至花了2,000多天學會愛,偶爾迷惘、偶爾喪失,最後在沒能走完的路之後,還是拚命想作個好人。再來的2,000天又拿來在「變成真正的大人」的路上匍匐,體驗過的病和深淵,看過的景走過的路,都某種程度成為長大的養分,或是至少,在生命裡狠狠刻劃下許多。我記得自己在25歲那年許下的願是,我要寄出更多信、或送出禮物,告訴在乎的人要繼續長大的話,要好好感受愛。看似平淡普通又簡單,可是卻是當下最真的想望,所以能懂楊大正在台上說,接下來最想完成的就是繼續寫更多歌、演更多場,我想滅火器也正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大家要繼續走下去的話,要感受愛,要做個好人、更要做個臺灣人。
可能就是因為滅火器做音樂的9,125天,正巧和我的人生軌跡是如此重合,所以有那麼強烈的共鳴,從憎世嫉俗恨社會的憤慨,到身為臺灣人的驕傲和盼望,然後回到個人情感層面的愛人家人...他們花了1/4世紀寫下的故事,在我聽來無非就是要好好感受愛。而就是因為心中有愛,所以難免對頹敗的爛世界感到憤恨,但還是要繼續向前走啊!
尤其是這陣子常覺得不快樂,無時不刻地想著生命中過不去的人事,就連在演唱會現場的時候仍是,以為縱使我是那樣喜歡滅火器、那樣喜歡楊大正,縱使我在現場大聲唱著和搖擺、又叫又跳,我仍舊不算真正的快樂吧?看完表演回家的路上,也是沒頭沒尾的和身旁的人說:「為什麼我還是這樣...?」但那天晚上失眠的時候,卻揮之不去大正在安可之前,一個人自彈自唱的畫面,他溫柔地說、溫柔地唱,於是我一首一首回憶這場演唱會的曲目,突然覺得好像又在這種時刻,被滅火器接住了,還好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一萬多天裡面,還有那麼喜歡的事物,也還有他們花了25年,並承諾會繼續寫下去的歌,一直在生命的路上說著很貼近心的故事,「天公伯啊/你若有在看/拜託你保庇」,保庇我在乎的人,也能有這樣被接住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