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種甘蔗不孤單!台糖如何用獎勵與補助挺蔗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EP92.種甘蔗不孤單!台糖如何用獎勵與補助挺蔗農?(甜言蜜語話糖史):

Sugar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8zbq7ot04y601wy1lsyfcix

=======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收聽 「甜言蜜語話糖史」 第 22 集。今天我們要聊的主題是——「台糖公司如何透過獎勵與補助制度,支持蔗農發展」。

在前幾集的內容中,我們談到了台灣光復後,台糖公司如何重建糖業,包括修復遭美軍轟炸損毀的糖廠、整修並重新開通糖業鐵路,以及從南非引進 NCO 310 甘蔗品種來解決歉收問題。此外,由於國際糖價影響營收,台糖也開始發展副業,並在美援的協助下興建新的副產品加工廠。

那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台糖與蔗農的關係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台糖公司又採取了哪些獎勵與補助措施來協助蔗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在進入今天的主題之前,我先來回顧一下日治時期蔗農的地位和處境。(音樂)

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獎勵新式糖業發展,於明治35年(1902年)頒布《臺灣糖業獎勵規則》並畫定製糖工場專屬原料區。明治38年(1905年)公布 《製糖所取締規則》,其中規定新式製糖工場必須承諾全數收購區域內的甘蔗,而在區域內種植甘蔗的臺灣蔗農,必須把甘蔗賣給該區域內的製糖工場,以確保制糖工場的原料供應不會匱乏,這就是所謂「原料採收區域制度」。

但實務上製糖工場常因機械故障或因市場價格波動,導致製糖會社無法履約,而且收購價格由糖廠自行任意設定,再加上過磅甘蔗時,常常偷斤減兩,蔗農因而蒙受損失,所以有一句臺諺:「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就是這麼來的。而「原料採收區域制度」實施的結果,雖然在短期內提升製糖效率,但它也是導致大正14年(1925年)「二林蔗農事件」發生的制度(背景)因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一查「二林蔗農事件」,在此我們不贅述。

簡而言之,在日治時期,「原料採取區域制」下的蔗農,其利益是不受保障的,這個制度直到民國34年(1945年)臺灣光復後才廢止,而長達40年剝削蔗農的制度自此結束。

以蔗農利益為依歸的「分糖制度」

民國34年(1945年)戰後臺灣光復初期,臺灣由於經歷戰爭的混亂,市場通貨膨脹,臺幣價值越來越薄,而農民也沒能擺脫日人留下的「第一憨 種甘蔗互會社磅」陰影,紛紛改種稻米。台糖公司為了讓臺灣糖業復甦、讓農民願意種甘蔗,從民國35年(1946年)開始實施「分糖制度」,即蔗農將原料甘蔗送糖廠壓榨後,可分得一定數量的糖,蔗農分得的砂糖,原則上先暫存放在糖廠,糖廠會代為投保火災險,並核發「蔗農糖寄存棧單」作為憑據,等蔗農有用糖需求時,再持棧單至糖廠領用,也可持棧單自行至市面轉讓或出售,或可回售給糖廠。「蔗農糖寄存棧單」不但儲存方便且可待價而沽,頗受蔗農歡迎;因此,蔗農不僅是原料生產者,同時也是砂糖銷售者。

在蔗農與糖廠分糖的分例上,起初自35/36年期訂為48:52,分糖種類以二號砂白為準。36/37年期比例改為50:50。40/42年期,分糖種類變更為特砂。後因製糖技術進步,製造管理成本減輕,台糖復於51/52年期提高蔗農分糖比至55:45,至今仍然持續中。如今演變為約耕蔗農分糖比55%,台糖公司分得45%,以保證糖價每公噸24,878元收購,寄存棧單則廢止,若來年的糖價高於每公噸24878元,再補差額予蔗農;若低於每公噸24878元,則不必補差價。除此之外,台糖公司支持政府「青農返鄉」政策,若青農與台糖約耕種蔗,分糖比例則為 50:50,收購價格比照約耕農。

簡而言之,分糖制度不僅提升了蔗農的地位與經濟收益,同時支持台灣糖業的持續發展。

穩定蔗農收入 從「斤糖斤米」到「保證糖價制度」

民國39年(1950年),政府為維護農民種蔗利益以及掌握砂糖外銷數量,於是台糖公司宣布向農民收購的糖,其價格不會低台北市每公斤蓬萊米的批發價格,如果糖價低於蓬萊米,差額由政府補助,這就是所謂「斤糖斤米」制度的由來,也是我國政府保證農產品價格的創始。

然而在「斤糖斤米」制度實施4年後,由於糖和米的的生產成本、供需關係無法相比,不僅維持困難而且不合理,所以在民國44年(1955年)時,政府命令台糖公司擬定「保證糖價」的計算公式;台糖公司在接到政府的命令後,與「中國農村經濟學會」合作,經一番研調,終於建立了「保證糖價」的計算公式,在奉政府核可後實施。

「保證糖價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對安定台灣糖業,維護蔗農利益有莫大貢獻。不過,保證糖價制度有一個問題,就是國際糖價價格好的話,蔗農和股東蒙受其利;當國際糖價低迷時,台糖公司就貼補蔗農過多而導致虧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於民國55年(1966年)實施「臺灣省砂糖平準基金條例」實施「砂糖平準基金制度」,那,什麼是「砂糖平準基金制度」呢?

市場波動的緩衝器——砂糖平準基金

砂糖平準基金是台糖公司為穩定糖業市場而設計的創新機制。其運作猶如一個經濟調節器:當外銷糖價高於保證糖價及相關費用時,超出部分將被儲存為基金;反之,當外銷糖價低於保證糖價時,基金將彌補台糖公司收購農民糖產時的價格差額,確保蔗農收入不會因市場劇烈波動而受損。

這一制度在運作初期頗為成功,基金及其孳息曾一度高達79億8千500萬餘元。然而,隨著1980年代國際糖價持續低迷,基金的運作逐漸捉襟見肘。到了民國83年(1994年)10月,基金已難以為繼。民國85年(1996年),經濟部原則同意結束平準基金,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基金卻一直延續至今,截至2023年9月,其賸餘金額仍高達1億444萬餘元。

監察院審計部對此基金的存續態度頗為謹慎。他們多次建議重新評估基金的必要性,認為其原有設立目的已不符合當前市場環境,且長期存在的鉅額剩餘資金亟需妥善處理。然而,台糖公司堅持認為這一基金仍是保障蔗農權益的重要法源,主張在目前階段不應倉促裁撤,以維護蔗農生計和市場穩定。

總結:從孤單種蔗到甜蜜共榮:台糖與蔗農攜手前行

總結來說,台糖公司從日治時期的「原料採收區域制度」演變到光復後的「分糖制度」、「保證糖價制度」,再到「砂糖平準基金制度」,無不展現其對蔗農支持的決心。這些措施不僅逐步改善了蔗農的經濟處境,也讓台灣糖業在戰後重建與國際市場波動中屹立不搖。例如「分糖制度」讓蔗農從單純的原料供應者轉變為砂糖銷售者,享有更多自主權與收益;「保證糖價制度」則為蔗農收入築起一道安全網;而「砂糖平準基金」更在國際糖價低迷時,成為台糖與蔗農共渡難關的後盾。

時至今日,台糖仍持續調整政策,例如支持「青農返鄉」計畫,以50:50的分糖比例鼓勵年輕人投入蔗業,顯示其與時俱進的態度。雖然「砂糖平準基金」因市場變化面臨存廢爭議,但其保障蔗農的初衷仍值得肯定。種甘蔗不再是孤單的奮鬥,台糖透過獎勵與補助,與蔗農攜手共創甜蜜未來。

感謝大家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22集,我是軒豪,下次我們將帶來更多糖業背後的故事,別忘了訂閱並分享給朋友,一起探索台灣糖業的甜蜜篇章!(音樂漸出)

參考資料:

1、糖寄存棧單的故事

https://memory.culture.tw/Story/Detail?Id=510&IndexCode=member_story

2、台糖的老照片與老故事-臺灣最早的期票 蔗農糖寄存棧單

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400&p=13385574&s=13385575

3、台糖60週年慶籌備委員會編輯組(2006)。台糖60週年慶紀念專刊—台灣糖業之演進與再生。台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4、 台糖70週年慶籌備委員會、台糖70週年慶紀念專刊編輯委員會(2016)。台糖70週年慶紀念專刊。台南: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糖金時刻
9會員
27內容數
介紹糖業在台灣發展的歷史
糖金時刻的其他內容
2025/06/11
▲圖說:民國38年(1949)台糖公司為解決農場灌溉水源不足,與美國莊士頓國際鑿井公司(Johnston.Co)簽訂開鑿深井合約,民國39年(1950)7月該公司人員30餘人、6架大型鑽井機及鑽具卡車等抵台,台糖公司成立「深井工程委員會」由各廠徵調110名員工,分派在虎尾、屏東,跟美國技術人員學習鑽
Thumbnail
2025/06/11
▲圖說:民國38年(1949)台糖公司為解決農場灌溉水源不足,與美國莊士頓國際鑿井公司(Johnston.Co)簽訂開鑿深井合約,民國39年(1950)7月該公司人員30餘人、6架大型鑽井機及鑽具卡車等抵台,台糖公司成立「深井工程委員會」由各廠徵調110名員工,分派在虎尾、屏東,跟美國技術人員學習鑽
Thumbnail
2025/03/17
台糖在確立朝養豬事業邁向後,在民國42至49年(1953至1960年)間,台糖分別成立種畜場、繁殖場、肥豬場、毛豬待售站等等,並訓練技術員工、選購種豬、籌措飼料來源等,戈福江教授是主要的關鍵人物,自此開啟養豬事業的一段風光史,使台糖成為台灣企業化養豬的始祖。
Thumbnail
2025/03/17
台糖在確立朝養豬事業邁向後,在民國42至49年(1953至1960年)間,台糖分別成立種畜場、繁殖場、肥豬場、毛豬待售站等等,並訓練技術員工、選購種豬、籌措飼料來源等,戈福江教授是主要的關鍵人物,自此開啟養豬事業的一段風光史,使台糖成為台灣企業化養豬的始祖。
Thumbnail
2025/03/17
臺東糖廠鳳梨工場」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生產鳳梨罐頭,對開發東臺灣,增進農村經濟有極大貢獻,它更是臺灣鳳梨罐頭開創歐美市場的先河,其後成為國內最大鳳梨罐頭工場,取代了台鳳的龍頭地位。
2025/03/17
臺東糖廠鳳梨工場」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生產鳳梨罐頭,對開發東臺灣,增進農村經濟有極大貢獻,它更是臺灣鳳梨罐頭開創歐美市場的先河,其後成為國內最大鳳梨罐頭工場,取代了台鳳的龍頭地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68 讓真實的營養回到餐桌,半年銷售百萬的青花椰苗 feat. 一寸鮮 育苗人 許偉哲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68 讓真實的營養回到餐桌,半年銷售百萬的青花椰苗 feat. 一寸鮮 育苗人 許偉哲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戀如半糖飲品甜, 情濃意綣心相牽。 而今恢復單身際, 仿若無糖飲味綿。 往昔回憶仍縈繞, 滋味複雜意萬千。 獨留此心尋寧靜, 淡看風月自安閒。 Kusanan KaoruUnclebigrun 二位老師一起為幸福加油~~~
Thumbnail
戀如半糖飲品甜, 情濃意綣心相牽。 而今恢復單身際, 仿若無糖飲味綿。 往昔回憶仍縈繞, 滋味複雜意萬千。 獨留此心尋寧靜, 淡看風月自安閒。 Kusanan KaoruUnclebigrun 二位老師一起為幸福加油~~~
Thumbnail
僅此紀念|與一杯西瓜汁的故事
Thumbnail
僅此紀念|與一杯西瓜汁的故事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戒糖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精製後的人工新增糖(refined added sugar)已經被科學證實是一種類似酒精 香菸 毒品的成癮(addictio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戒糖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精製後的人工新增糖(refined added sugar)已經被科學證實是一種類似酒精 香菸 毒品的成癮(addicti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