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開發總是『做對了』細節,卻『做錯了』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星期五,外面又在暴雨,雖然上班時淋了一身濕,但還是想來聊點輕鬆又很現實的議題,讓腦袋也吹點風。

你有沒有這種時候?

每天一到公司,打開電腦就埋頭寫 code,任務一個接一個解,技術難題也不是沒看過,可下班時總覺得心裡空空的。

你開始懷疑,這樣一直寫、一直改,最後真的有什麼人會記得我做過什麼嗎?

有時候看到團隊裡那些總是能一語道破問題本質、讓整個產品方向瞬間清晰的人,心裡還是忍不住想:「要是我也有那種敏銳度就好了!」,這種「我不只是來寫程式的吧?」的自我質疑…

尤其現在這種 AI 當道的年代,每天都有人在問:「我們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更激起了一種不安…「到底怎樣的工程師才不怕被替代?」

我覺得,這背後其實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期許:我們都希望自己能被團隊、被業主看到,想被認同成『有影響力的人』,不只是螺絲釘。

我自己以前也覺得,把技術練好、功能寫好,就是一切。但這幾年接二手、三手案子的經驗讓我大開眼界。

你會發現,技術門檻真沒想像中高,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沒搞懂真正要解的是什麼。最常見的情境,就是大家照規格做完了,最後流程卻繞三圈、用戶還是卡住。

我最有感的一次,是在做訂單流程那案子。功能做完了,流程也沒錯,但用戶最後就是找不到要按哪裡,因為畫面上根本沒一個引導或提示。

那一刻我才發現,工程師的成就感,真的不是「功能做出來了」這麼簡單,而是當你主動把那個『問題』解開,讓整個產品順了,這種爽感和認同感才是真的。

這些年下來我越來越相信,會寫程式是基本盤,會看懂問題、能想一層、敢多問一句「這樣設計真的合理嗎?」的,才是團隊裡不可被取代的那種人。

技術,AI 終究會學;但你站在現場看到用戶卡住、幫他們少繞一圈的那種同理心,還有那種願意多思考一層的主動,才是我們這一代軟體人最值錢的地方。

我想說,這也是我一直勉勵自己的關鍵點!不要只是把規格寫出來,而是把問題想清楚、把體驗設計順,把團隊帶到對的方向。

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價值,不是嗎?與其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取代,不如問問自己:

今天,我有沒有幫團隊多想一步,有沒有讓產品少繞一圈?

如果有,那你已經比昨天的自己更靠近理想中的樣子了。



看著窗外那狂風暴雨…南部的朋友們下班注意安全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姆士的軟體易開罐
27會員
88內容數
這是一系列以軟體開發為主題的輕鬆分享,內容涵蓋了技術選擇、開發經驗、實戰應用等多方面的議題。無論是如何在眾多框架中做出選擇,還是如何應對技術轉移的挑戰,這裡有幽默、有趣的對話風格,將複雜的技術問題轉化為易懂的故事。
2025/06/10
寫給腦中還有火花、卻仍在觀望的你,現在這個年代,有任何商業想法的人,都該會一點 vibe coding。不管你是不是本科、是不是工程師,只要你有商業構想、有一點點行動力,都該動手試。
Thumbnail
2025/06/10
寫給腦中還有火花、卻仍在觀望的你,現在這個年代,有任何商業想法的人,都該會一點 vibe coding。不管你是不是本科、是不是工程師,只要你有商業構想、有一點點行動力,都該動手試。
Thumbnail
2025/02/28
「你最近在用什麼技術?」 我故作輕鬆地回答,嘴角掛著一抹自信的微笑,生怕哪個細節露了餡。站在技術交流會的角落,我身邊圍繞著一群 Node.js 和 Golang 的信徒,他們談笑間拋出各種高併發、分散式系統的話題,我努力跟
2025/02/28
「你最近在用什麼技術?」 我故作輕鬆地回答,嘴角掛著一抹自信的微笑,生怕哪個細節露了餡。站在技術交流會的角落,我身邊圍繞著一群 Node.js 和 Golang 的信徒,他們談笑間拋出各種高併發、分散式系統的話題,我努力跟
2025/01/14
身為新進資深工程師,先傾聽、再觀察,不冒然大肆改革。以每日筆記、公開分享累積信任,在適當時機推動流程與技術革新。穩紮穩打、緊扣團隊目標,就能在新組織裡真正帶來正面影響,為自己與團隊打造長期成長的基礎。讓努力更有方向,也讓團隊走得更穩更遠。
Thumbnail
2025/01/14
身為新進資深工程師,先傾聽、再觀察,不冒然大肆改革。以每日筆記、公開分享累積信任,在適當時機推動流程與技術革新。穩紮穩打、緊扣團隊目標,就能在新組織裡真正帶來正面影響,為自己與團隊打造長期成長的基礎。讓努力更有方向,也讓團隊走得更穩更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打開 jupyter notebook 寫一段 python 程式,可以完成五花八門的工作,這是玩程式最簡便的方式,其中可以獲得很多快樂,在現今這種資訊發達的時代,幾乎沒有門檻,只要願意,人人可享用。 下一步,希望程式可以隨時待命聽我吩咐,不想每次都要開電腦,啟動開發環境,只為完成一個重複性高
Thumbnail
打開 jupyter notebook 寫一段 python 程式,可以完成五花八門的工作,這是玩程式最簡便的方式,其中可以獲得很多快樂,在現今這種資訊發達的時代,幾乎沒有門檻,只要願意,人人可享用。 下一步,希望程式可以隨時待命聽我吩咐,不想每次都要開電腦,啟動開發環境,只為完成一個重複性高
Thumbnail
事源我有個文檔用了前公司最新版本After Effect保存 帶回家才發現這個版本不兼容。而且第一個版本都不能打開(這也算AE超白癡的地方,2023都就已經不能打開2024的文檔)。
Thumbnail
事源我有個文檔用了前公司最新版本After Effect保存 帶回家才發現這個版本不兼容。而且第一個版本都不能打開(這也算AE超白癡的地方,2023都就已經不能打開2024的文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實際就業後,會發現收集與分析需求,通常都不是工程師在做,會有另一群人,以非工程的角度收集及分析需求,然後在開發過程中蹦出不同的火花,於是很好奇另一群人的想法是什麼?我不敢說這本書能完全代表另一群人的想法,但確實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思維。推薦給所有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實際就業後,會發現收集與分析需求,通常都不是工程師在做,會有另一群人,以非工程的角度收集及分析需求,然後在開發過程中蹦出不同的火花,於是很好奇另一群人的想法是什麼?我不敢說這本書能完全代表另一群人的想法,但確實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思維。推薦給所有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軟體系統的發展歷程大多相似,首重解決基本需求、提供操作介面,進而提升安全性、擴充功能、優化操作。
Thumbnail
軟體系統的發展歷程大多相似,首重解決基本需求、提供操作介面,進而提升安全性、擴充功能、優化操作。
Thumbnail
放鬆的週末,我與幾位同事決定提升我們的後端開發技巧,選擇了「日期範圍生成器」作為我們的小型實作。作為團隊中較有經驗的PHP工程師,我引領著團隊從基礎程式碼的撰寫開始,進而深入到物件導向的結構調整,最後提高程式可擴充性的挑戰。雖然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我們通過不斷的討論和優化,最終成功克服了所有挑戰。
Thumbnail
放鬆的週末,我與幾位同事決定提升我們的後端開發技巧,選擇了「日期範圍生成器」作為我們的小型實作。作為團隊中較有經驗的PHP工程師,我引領著團隊從基礎程式碼的撰寫開始,進而深入到物件導向的結構調整,最後提高程式可擴充性的挑戰。雖然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我們通過不斷的討論和優化,最終成功克服了所有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