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人到推動者:資深工程師在新環境的五段進階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恭喜你成為我們團隊的一員,期待你能帶來新的想法和衝擊。」

這是我的新主管在我第一天報到時對我所說的話。然而,身為新來的資深工程師(Senior Engineer),我深知自己並不是單單只要接下原本的工作,而是要以自己的經驗與能力,在不干擾團隊原有運作的前提下,協助他們更好地達成目標。

在過去的幾份工作中,我還真看過新進同仁帶著想法衝得太快、嘗試改善流程或重構系統,但因為沒有充分理解團隊的現況及人際關係,最後反而造成反效果。這一次,我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新進同仁,希望能憑藉過往的經驗,更有計畫、更有意識地踏出每一步。

第一階段:傾聽與觀察

「有資深工程師來了,就能馬上把老舊系統推翻重來嗎?」

這是大多數人對「新人帶來新思維」的想像,但現實往往沒這麼美好。尤其在商業專案中,「歷史包袱」——不管是舊程式碼、既定流程,或是既有團隊文化——都可能是公司維持收益運轉的重要基石。某位前輩曾提醒我:「不要不尊重現有流程,你認為的『legacy code』,也許是養活了這間公司多年的關鍵。」

因此,剛進入一個新環境時,我更傾向先觀察、傾聽,而不是急著推翻或評論。

  • 了解產品或專案的價值:我會跟銷售或產品經理聊聊,請他們像對客戶推銷時一樣告訴我「為什麼這產品重要?哪裡能解決用戶痛點?」,以建立最核心的產品脈絡。
  • 找到組織中的意見領袖:正式的組織結構並不一定代表真正的「影響力」分布。某位工程師或許沒有管理職稱,但他卻是團隊最關鍵的知識庫。花時間和每個同事一對一聊聊,問問他們在做什麼、痛點在哪裡、希望改善什麼,也能幫助我掌握團隊文化、政治角力和隱形規則。
  • 多嘗試小任務:若時間允許,我會先從小的功能修復或 Bug 修正入手,一方面熟悉開發流程與代碼架構,一方面透過解小問題搭起信任,讓團隊知道我不是只會「空談」。

Tips: 有人建議觀察的黃金時間至少 90 天。雖然並非絕對,但在此期間,盡可能避免提出大刀闊斧的改革,先把現行做法理解透徹,再考慮改進策略。

第二階段:筆記與知識管理

不少工程師(包含我以前)都有個習慣:覺得自己記性不錯,很多事就沒做特別紀錄。但當整個系統知識和人脈資訊堆積越來越多,必然有遺漏。當我開始嘗試每日做筆記時,才發現它不僅能記錄我的學習軌跡,更能成為日後溝通或自評的佐證。

  • Lab Notes / Daily Notes:為自己準備一個 Markdown 或筆記系統,每天把學到的、看到的問題,以及解決過程寫下來。不僅能在季度考核時回顧表現,也能幫助新人或同事更快上手。
  • 公開分享:當我採訪完不同部門或資深同事之後,如果能整理出一份「新人工具&流程指南」、或是一篇內部 Blog 文章,發表在公司 Wiki 或知識庫,往往能展現出「幫助團隊」的意圖。這樣的主動行為也能為自己建立口碑,讓團隊知道我不是只懂技術,而是樂於分享。

第三階段:穩紮穩打,建立信任

在新的組織裡,儘管我擁有「Senior」的頭銜,也不會馬上得到信任。有同事曾經分享:「大家不會馬上把你當資深,尤其如果你冒冒失失地批判現有做法。」對於長期以來的專案,若我不先理解前因後果,就拿現有程式碼大肆開刀,很可能破壞信任,甚至讓老團隊產生排斥。

  • 觀察人事動態:透過接觸部門同事、跨部門協作,我會留意哪些關鍵人員影響決策、誰擁有歷史上下文、誰對流程特別熟悉。並注意哪些同事對技術改革較開放,哪些同事偏保守。
  • 謙虛求教:很多時候,我是「新來」的,至少在組織文化與商業脈絡方面可能相對陌生。所以,我會保持尊重與提問:「為什麼之前會這樣設計?是基於哪些商業考量嗎?」這麼一問,常能得到更多資訊,也能讓團隊覺得我在意他們的想法,而不是一上來就頒布新規。

第四階段:提出建議前的準備工作

當我逐漸熟悉公司產品、技術堆疊和人際環境後,就會進入所謂「提出建議或改革」的階段。但在正式開啟某個大型改善計畫之前,我會先做POC(Proof of Concept)或小範圍試驗,並且先與主要利害關係人「預溝通」。有人稱之為Pre-wiring:也就是先和那些可能持反對意見或最需要被說服的人聊天,收集他們的疑慮並調整方案。當正式會議開始,支持者就不只我一人,而是有多人背書。

  • 先從小處著手:先解決一兩個大家都覺得痛的點,或者能立刻帶來好處的功能改進,讓團隊看到成效,提升改革意願。
  • 預先對焦:一旦我掌握了團隊常見反彈點,比如「過去開發過程、測試流程、系統相容性顧慮」等,就會在提案前做足準備,避免把會議變成辯論大會。
  • 與主管對齊:事先問清楚主管或老闆對我在未來一季、半年或一年的期待目標,確認「我對團隊帶來何種影響」才是他們想要的。這樣才能保持工作方向與公司策略一致,也避免好不容易做完一個專案,卻發現這不是老闆在乎的事情。

第五階段:維持協作與長期影響力

除了技術專業以外,溝通協作與帶領能力也是資深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在初期建立起的信任基礎上,接下來就能逐步擴大自己在團隊的影響力,幫助同事解決難題,或帶領更複雜的專案。但切記,維持合作關係需要持續努力,一時的成功不代表永遠的順利。

  • 願意做「基礎工作」:有些雜事或細瑣的工程維運,仍可能是團隊缺少人力的痛處。適時承擔這些工作,不但能更快熟悉系統,也能展現「就算是資深,也能放下身段做基礎」。
  • 持續回饋與調整:如同在技術上做迭代一樣,與同事的相處也需要不斷調整。若在某件事情上出現爭議或失敗,不要逃避,應該持續檢討與溝通,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推責。

讓「新」真的帶來「新」

對我而言,跳槽到新公司或新專案,挑戰絕對不只有技術層面,而是更全面的「人」和「流程」。和我一樣的新進資深工程師,不妨把前 90 天當作對環境的探索期,多觀察、多提問、多累積信任。在大家開始認可你之後,再適度推動更大的技術改革或流程改善。

有時候,慢就是快。先穩住基礎,才能讓資深工程師的優勢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裡真正發揮出來。帶著耐心、謙虛與主動,我們才能在新環境裡既做出好成績,也為整個團隊帶來正面的改變。讓我們一起成為在新組織中,真正能影響並提升全局的推動者。


(本文結合了多位資深工程師的親身經驗與建議,並參考了個人過往對於技術導入與人際互動的思考。若你正在新工作的適應期,希望以上內容能給你一些啟發,協助你在團隊裡穩健前行!)


參考資料:

原Hacker News 討論串 How to approach first days on a new job as a senior engineer?

過往經驗 從技術選擇到技術債:選擇框架的隱藏成本


這是一系列以軟體開發為主題的輕鬆分享,內容涵蓋了技術選擇、開發經驗、實戰應用等多方面的議題。無論是如何在眾多框架中做出選擇,還是如何應對技術轉移的挑戰,這裡有幽默、有趣的對話風格,將複雜的技術問題轉化為易懂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eter Lu-avatar-img
2025/01/14
2
大家都希望有規格文件可以看,但自己都不想寫文件XD
2
Rewrit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5
1
Peter Lu +1,最後都不得不,自己上比較快XD
1
B2C 與 B2B 軟體開發在需求、時程、成本及專業需求上有明顯差異。B2C 軟體偏重通用性與快速迭代,以滿足大量個體用戶,開發周期較短、成本低;相較下,B2B 軟體強調穩定與安全,需針對企業需求與合規要求,開發周期長、資源投入大。
最近不是在看黑白大廚,就是準備在看黑白大廚! 目前看到第九集,真的忍不住想分享。可能對劇情會有劇透,如果還沒看到第九集的朋友,歡迎點進來收藏,有設避雷區,可以先考慮先收藏,晚點看喔。
4/5黑白大廚:黑白交鋒!大廚們的料理生死戰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所以,你想要用A框架,但又覺得B框架也不錯?」David挑眉問道,一臉的疑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 David神秘地笑了笑,「技術選擇可不是簡單的喜好問題,它牽扯到技術轉移的成本、技術負債的累積,還有整個團隊的長期發展。先來聽聽我的想法吧。」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B2C 與 B2B 軟體開發在需求、時程、成本及專業需求上有明顯差異。B2C 軟體偏重通用性與快速迭代,以滿足大量個體用戶,開發周期較短、成本低;相較下,B2B 軟體強調穩定與安全,需針對企業需求與合規要求,開發周期長、資源投入大。
最近不是在看黑白大廚,就是準備在看黑白大廚! 目前看到第九集,真的忍不住想分享。可能對劇情會有劇透,如果還沒看到第九集的朋友,歡迎點進來收藏,有設避雷區,可以先考慮先收藏,晚點看喔。
4/5黑白大廚:黑白交鋒!大廚們的料理生死戰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所以,你想要用A框架,但又覺得B框架也不錯?」David挑眉問道,一臉的疑惑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 David神秘地笑了笑,「技術選擇可不是簡單的喜好問題,它牽扯到技術轉移的成本、技術負債的累積,還有整個團隊的長期發展。先來聽聽我的想法吧。」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週! 第一週實習生活結束啦,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機會與挑戰,像是我這一週協助 HRBP 進行履歷撈選,下一週也要開始跟著企業面試求職者的流程,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像是教育訓練、實習生計畫的內容在運作,這次的暑期實習應該會是一個很豐富的體驗!之後再詳細跟大家介紹我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Thumbnail
恭喜你!如果你正在考慮成為一名初階軟體工程師,那麼你即將踏上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黃金大道。這條路上既有高山峻嶺,也有美麗風光。作為初階軟體工程師,你將體驗到程式設計的奇妙世界,並學會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這篇文章將為你揭開這個職業的神秘面紗,帶你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想轉職工程師嗎?這篇文章整理了5個關鍵建議,包括物色職缺、在Github上累積Side Project、刷題、刷經歷或學歷、自學或上線上課程。在這些建議中,你可以找到一個適合的起點以便開始你的轉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職場故事 #網頁設計 #前端工程師 #轉職 #跨領域 一、為什麼想轉職? 初次踏入網頁設計這一行,是在我26歲時。 為什麼想轉行呢? 在這之前,我是個畢業於化學工程學系,每天在實驗室中跟檢體搏鬥的化驗員。你以為實驗室化驗員薪水很高嗎?並沒有,起薪23k而已,你做好幾年把考核...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週! 第一週實習生活結束啦,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機會與挑戰,像是我這一週協助 HRBP 進行履歷撈選,下一週也要開始跟著企業面試求職者的流程,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像是教育訓練、實習生計畫的內容在運作,這次的暑期實習應該會是一個很豐富的體驗!之後再詳細跟大家介紹我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Thumbnail
恭喜你!如果你正在考慮成為一名初階軟體工程師,那麼你即將踏上一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黃金大道。這條路上既有高山峻嶺,也有美麗風光。作為初階軟體工程師,你將體驗到程式設計的奇妙世界,並學會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這篇文章將為你揭開這個職業的神秘面紗,帶你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想轉職工程師嗎?這篇文章整理了5個關鍵建議,包括物色職缺、在Github上累積Side Project、刷題、刷經歷或學歷、自學或上線上課程。在這些建議中,你可以找到一個適合的起點以便開始你的轉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職場故事 #網頁設計 #前端工程師 #轉職 #跨領域 一、為什麼想轉職? 初次踏入網頁設計這一行,是在我26歲時。 為什麼想轉行呢? 在這之前,我是個畢業於化學工程學系,每天在實驗室中跟檢體搏鬥的化驗員。你以為實驗室化驗員薪水很高嗎?並沒有,起薪23k而已,你做好幾年把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