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賦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前情提要】

這個系列,是青簷讀本國文學的筆記(不有趣,只是記錄所學),歡迎蒞臨,且行且看~

📍古典文學 (一)韻文(可唱):賦、詩、詞、曲 (二)非韻文:散文、駢文、文學批評 (三)古典小說


📍韻文流變簡圖

raw-image


📓筆記開始囉📓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是介於詩、文之間的文體,有自己的流變(約2000年的時間)。劉勰《文心雕龍.詮賦》云:

「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自先秦開始,直到漢代,正式產生賦體並大盛,篇幅宏大華麗,稱為古賦、大賦。而後的漢賦進入轉變期,篇幅縮短,主題由宮殿遊獵,轉為抒情詠物的哲理小賦

魏晉時期,則盛行愈發短小精煉的俳賦、駢賦,題材更為擴充。

唐代因應科舉,出現律賦宋代受古文運動影響,出現散賦(亦稱文賦、散文賦)明清時期,因八股取士,出現股賦

以下會按照賦體的朝代流變來記錄細項。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先秦時代】

✎《詩經》

六義中的「賦」,指文學作法(直述法)。


✎《荀子》

書中的〈賦〉篇,有五篇詠物說理賦:〈禮賦〉、〈知賦〉、〈雲賦〉、〈蠶賦〉、〈箴賦〉。

💡「賦」作為「文體」之始(開賦家風氣之先)

💡採主客問答形式

💡內容:道德教化的義理思想


✎屈原《楚辭》

長篇鉅製、詞藻華美、鋪陳修飾。

💡漢賦繼承、發揚之(又稱「辭賦」)

💡直接影響賦體形成、發展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漢代】

漢時,賦體正式產生,加之上位者提倡,因此達到鼎盛,風行天下,並出現一批御用文士。此時辭賦為主流韻文(受《楚辭》影響)。

開漢賦之先聲的,是漢初賈誼〈弔屈原賦〉、〈鵩鳥賦〉(寫自傷不遇+表達堅毅不屈的情志)。另還有枚乘〈七發〉,藉著問答以諷諭,敘寫具層次。二者的內容格調,都遠遠勝過全盛期鋪張又誇大的漢賦。

賈、枚以後的各家創作,就漸漸由楚辭體轉為散文化了。



✎全盛期的漢賦

✔️「大賦」、「古賦」

💡特色:鋪張宏肆、誇大歌頌、超長篇幅、華麗奢靡

💡主題:多寫宮殿遊獵、讚頌帝王



📍西漢

武帝好辭賦,因此名家名作頗多。


司馬相如(賦聖):〈上林賦〉、〈子虛賦〉、〈大人賦〉、〈美人賦〉、〈長門賦〉

董仲舒:〈士不遇賦〉

東方碩:〈答客難〉、〈非有先生論〉

王褒:〈洞簫賦〉

揚雄:〈長楊賦〉、〈羽獵賦〉、〈甘泉賦〉、〈河東賦〉


📍東漢

班固:〈兩都賦〉(鴻篇鉅製、鋪張華麗)

張衡:〈二京賦〉(鴻篇鉅製、鋪張華麗)


由此,東漢末開始,至魏晉南北朝,詩文、賦體漸漸趨向俳偶化。篇幅縮短,字句變得精煉,主題轉為哲理性、抒情詠物的小賦。名家名作如:

張衡:〈歸田賦〉、〈思玄賦〉

馬融:〈長笛賦〉

王逸:〈荔枝賦〉

蔡邕:〈述行賦〉

趙壹:〈刺世疾邪賦〉

禰衡:〈鸚鵡賦〉

王粲:〈登樓賦〉(登樓而思鄉之作)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魏晉南北朝】

✔️「駢賦」、「小賦」

💡特色:字句清麗,音律和諧,務求精巧、情感真摯

💡主題:登臨、憑弔、悼亡、傷別、遊仙、招隱、艷情、山水、抒情⋯⋯無所不包

💡文體:說理、詠物(佔最多數)、敘事


魏晉南北朝時期,賦體結合駢文,成為「駢賦」,用以抒情,因此文學性更高!


✨️注意✨「駢文」不押韻;「駢賦」有押韻,是韻文。



📍魏

曹植:〈洛神賦〉(想像豐富,文字運用成熟,藝術價值極高!)


📍西晉

左思:〈三都賦〉(繼承漢代古賦的華麗長篇風格)

陸機:〈文賦〉(篇幅較長,以駢儷行文,是文學批評的作品)、〈歎逝賦〉

潘岳:〈秋興賦〉、〈閒居賦〉、〈悼亡賦〉

向秀:〈思舊賦〉(紀念被害的嵇康)


📍東晉

陶淵明:〈歸去來辭〉(書寫歸隱之喜悅,平淡自然、樸實清新)、〈閒情賦〉、〈感士不遇賦〉


📍南北朝時期

✔️「俳賦」、「駢賦」:齊、梁、唐初最盛。

💡特色:講究音律,追求形式技巧,語言技巧成就高!


江淹:〈恨賦〉、〈別賦〉

庾信:〈哀江南賦〉

鮑照:〈蕪城賦〉

謝莊:〈月賦〉


南北朝時期盛行駢儷之風,有許多過度追求形式的作品。可想而知,這些作品只是金玉其外,有漂亮的字句,但沒有兼顧內容,因此顯得空泛虛乏。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唐代】

✔️「律賦」:被律化(受科舉影響)

💡特色:注重音韻協調,對偶精工,限題限韻,忽略內涵


唐代伴隨著聲律說的發展,駢賦轉而成為律賦。一旦淪為應制文章,則文學價值極低。不過,唐人也開始嘗試創作相對自由的作品,文人們將駢、散結合,突破了駢律的限制。這個嘗試,一直到了宋代古文運動,終至成功!


白居易:〈動靜交相養賦〉(類似說理散文)

杜牧:〈阿房宮賦〉(韻、散相間)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宋代】

✔️「散賦」(亦稱「散文賦」、「文賦」):散文化(受古文運動影響)

💡特色:有押韻的散文書寫,具音律,行文通暢,內容主題多元


✨️注意✨️宋代散賦亦稱「文賦」,是文體的名稱;西晉.陸機所作之〈文賦〉,是文章篇名,此文是駢賦形式的文學批評著作。


宋代的古文運動,由文壇領袖歐陽脩領軍,大獲成功,也因此賦體跟著散文化。文章有押韻,但以散文形式寫成,詩文也不再重視精巧的排偶、形式,任何主題、內容幾乎都能入文書寫。自由之風後,出現了頗多佳作,名家如歐陽脩、蘇軾等。


歐陽脩:〈秋聲賦〉(抒寫生命感慨,對人間處事的理解)

蘇軾:〈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明、清兩代】

✔️「股賦」

💡特色:同唐代,應考的工具,忽略內涵,徒有其表


明清兩代以八股文取士。受到科舉的影響,賦體繼唐代之後,再度淪為應制文章,都是為了應考中舉而作,諸多限制及格式,扼殺了文學的純粹、發自肺腑的意趣。



總結來說,賦體的流變自先秦萌芽,獨立一派,也流傳了千年時光。輾轉經歷各朝代的演變,或鋪張華麗,或清淡自然,或引人省思,各種態樣、或長或短的作品都出現過了。無論偏好哪種文字的讀者,也許都能從賦體的眾多作品中,找到自己所喜愛的那一類!



以上就是賦體從先秦到明清的演變。文章標題的「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是出自東晉.陶淵明〈閒情賦〉,也是青簷很喜歡的一篇。魏晉時期,盛行的賦體為駢賦,是結合駢文的賦。(駢賦是有押韻的!)

〈閒情賦〉原文頗長,這裡只節錄兩大段:

夫何瓌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絜,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汎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攘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絃。神儀嫵媚,舉止詳妍。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諐。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髮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粧。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飈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這篇賦的文字清麗,濃淡適中,有種超然脫俗的感覺,情感真摯動人。特別是節錄的第二段落,舉出十種想要化身而成的事物,即使都以受苦、別離作終,可是陶淵明的一往情深,正好由字裡行間展現得淋漓盡致:

寧願成為她衣裳的領襟,去承接她散發的芬芳;寧願化作她秀眉上的翠黛,令她「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又寧願成為夜裡照人的燭光,去輝映那張朝思暮想的臉容。……(有十種,其餘略)情深至此!想想都覺得,古人的浪漫,還真是含蓄又熱切啊(笑)

這一段很巧妙地融入作者的思慕想念,還有不願輕易忘卻的心境。潤飾而不矯作,言情但不濫情,讀來感人頗深,讓人眼光一亮~無論格式、內容、想像,這篇〈閒情賦〉都是值得效仿書寫的典範,別具巧思!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青簷推薦:王粲〈登樓賦〉、曹植〈洛神賦〉、陶淵明〈歸去來辭〉、陶淵明〈閒情賦〉、江淹〈恨賦〉、江淹〈別賦〉、庾信〈哀江南賦〉、歐陽脩〈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是青簷不是青鹽
63會員
24內容數
辛稼軒有云:「尋思人間,只合化,夢中蝶。」不若以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你道山中取甚樂事?自有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是青簷不是青鹽的其他內容
2025/06/23
《楚辭》,主要作者是戰國屈原,以及與屈原並稱屈宋的宋玉,其他如唐勒、景差,還有西漢其餘數家。《楚辭》的作品不同於《詩經》,是浪漫而富想像力的。《楚辭》多用虛詞「兮」、「些」,內容有許多祭神的歌曲,華美又神秘!
Thumbnail
2025/06/23
《楚辭》,主要作者是戰國屈原,以及與屈原並稱屈宋的宋玉,其他如唐勒、景差,還有西漢其餘數家。《楚辭》的作品不同於《詩經》,是浪漫而富想像力的。《楚辭》多用虛詞「兮」、「些」,內容有許多祭神的歌曲,華美又神秘!
Thumbnail
2025/06/16
上古時期可能就出現了歌謠傳唱,由於沒有文字,無法紀錄。 到了先秦時代,《詩經》誕生,就此展開為期數千年的文學之旅吧~
Thumbnail
2025/06/16
上古時期可能就出現了歌謠傳唱,由於沒有文字,無法紀錄。 到了先秦時代,《詩經》誕生,就此展開為期數千年的文學之旅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算是雜言三首的接續吧! 等個靈感,應該會再續寫三首中的另外一首。 其一 最是盛夏落葉時,晴絲隨風卷涼陰。 颯颯婆娑舞輕柔,餘光映出相思人。 幾度夢迴,多少凝神,想念 寄在風中飄搖,何是歸時? 放任一次情思溢流, 放任一次情心動蕩, 光華流淌滿心中,星輝燭燭現波紋, 遮掩滿地
Thumbnail
算是雜言三首的接續吧! 等個靈感,應該會再續寫三首中的另外一首。 其一 最是盛夏落葉時,晴絲隨風卷涼陰。 颯颯婆娑舞輕柔,餘光映出相思人。 幾度夢迴,多少凝神,想念 寄在風中飄搖,何是歸時? 放任一次情思溢流, 放任一次情心動蕩, 光華流淌滿心中,星輝燭燭現波紋, 遮掩滿地
Thumbnail
悠悠浮白雲 萋萋春綠翠 落凡月無眠 但照情人夢 學庸81.12.31
Thumbnail
悠悠浮白雲 萋萋春綠翠 落凡月無眠 但照情人夢 學庸81.12.31
Thumbnail
這算是邁入中年的詩話創作,以詩的韻味,和浪漫的文字,創作的個人心情句子° 將在方格子上架,免費文學愛好者先睹為快喔! 再來免費的言情小說,也會在方格子上架連載,請各位讀者朋友們耐心地等待喔!
Thumbnail
這算是邁入中年的詩話創作,以詩的韻味,和浪漫的文字,創作的個人心情句子° 將在方格子上架,免費文學愛好者先睹為快喔! 再來免費的言情小說,也會在方格子上架連載,請各位讀者朋友們耐心地等待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